一体式布控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46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视频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布控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壳体、主机箱以及底座;所述壳体上部为“U”形结构,壳体下部为圆柱形结构,在“U”形结构内连接有定位轴,定位轴上转动安装有摄像机,所述圆柱形结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组件,主机箱上端设有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底座设于主机箱下端,底座内开设有电池安装孔,电池安装孔下端设有电池保护盖,电池保护盖下端设有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布控球,通过将壳体、主机箱以及底座设置成可便于拆卸的一体式结构,解决了现有布控球体积较大、结构零散且不易组装和拆卸的技术问题。

One piec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布控球
本技术涉及视频监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布控球。
技术介绍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集摄像、监控、通信等功能为一体的布控球,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可以根据现场安全管理的需要,对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作业、设备装置状态异常进行实时智能化监督,故它集成有图像识别和分析计算处理功能,整合了计算机视觉识别处理的硬件设备,为此,现有的布控球组合有摄像组件、主机箱体以及电池组,摄像组件用于图像拍摄与监控,主机箱体内装载有存储器、控制器以及图像处理软硬件等,而电池组则为布控球提供电力支撑,这种设计导致布控球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摄像组件、主机箱体以及电池组三者各为独立的结构单元,仅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也极不便于组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布控球,通过将安装有摄像机的壳体、主机箱以及安装有电池的底座设置成可便于拆卸的一体式结构,用于解决现有布控球体积较大、结构零散且不易组装和拆卸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布控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壳体、主机箱以及底座;所述壳体的上部为“U”形结构,壳体的下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内可拆卸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转动安装有摄像机,所述圆柱形结构的下端固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主机箱的上端固设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固定设于主机箱的下端,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电池安装孔,所述电池安装孔的下端滑动设有电池保护盖,所述电池保护盖的下端设有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并用于防止电池保护盖脱落的限位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固定设于圆柱形结构的下端,所述第一凸台的下端固设有第一卡座,所述第一卡座的下端固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凸台和转动设于第二凸台外侧的套筒,所述第二凸台的上端固设有第二卡座,所述第二卡座与第一卡座贴合,且所述第二卡座内开设有与定位柱间隙配合的圆形槽,所述第二凸台的下端通过定位销与主机箱固接,所述套筒的上端与第一凸台螺纹连接,套筒的下端设于主机箱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座的下端开设有沿定位柱的中心轴环形分布的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深度为0.5~1mm,且所述第二卡座的上端对应设有与所述齿轮槽卡合的轮齿。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活动设于第一卡座与套筒、第二卡座与套筒围成的间隙内。进一步地,所述“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轴的两端设于通孔内,且“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外均安装有弧形罩,所述弧形罩、“U”形结构以及定位轴三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金属板和永磁铁,所述金属板滑动设于底座内,且所述金属板与电池保护盖贴合,所述永磁铁位于底座内并分设于电池安装孔的两侧,所述永磁铁设于金属板的上方,且所述永磁铁与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导磁件,所述导磁件与底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的一侧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用于驱动金属板沿底座内部来回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倒“凹”形结构,所述电池安装孔以及电池保护盖设于倒“凹”形结构的中间部位,所述永磁铁以及导磁件均分布于倒“凹”形结构的两端内部,且倒“凹”形结构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金属板滑动设于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第一卡座以及第一凸台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二卡座以及第二凸台一体化成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壳体设置成上部为“U”形、下部为圆柱形的结构,便于将摄像机竖向转动安装在壳体的上部,从而尽可能地扩大摄像机在竖向维度上的拍摄和监控范围。2).通过在壳体的下端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在主机箱的上端设置第二连接组件,可有效实现摄像机与主机箱的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将第一连接组件设置成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凸台、第一卡座和定位柱,将第二连接组件设置成第二凸台以及可在第二凸台转动的套筒,且在第二凸台的上端设置第二卡座与第一卡座卡接,在第二卡座内设置用于安装定位柱的圆形槽,并将第二凸台的下端与主机箱固定连接,用以实现壳体与主机箱的预连接,继续将套筒与第一凸台的外侧螺纹连接,并将套筒的下端设置在靠近主机箱上端的位置,从而在达到壳体与主机箱上下连接的同时还能确保壳体与套筒沿横向进行转动,由此扩大摄像机在横向维度上的拍摄和监控范围。3).通过在主机箱的下端固定连接底座,并在底座上设置电池安装孔和电池保护盖,由此确保在一体化的结构基础上为布控球提供应有的电力支撑。4).通过在底座设置限位组件,可进一步地防止电池保护盖脱落,进而预防布控球因电力中断而导致监控失效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布控球的组装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布控球局部拆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布控球中第一卡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布控球中第二卡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体式布控球中底座局部拆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壳体1、主机箱2、底座3、定位轴4、摄像机5、第一连接组件6、第一凸台601、第一卡座602、定位柱603、第二连接组件7、第二凸台701、套筒702、第二卡座703、圆形槽704、定位销705、电池安装孔8、电池保护盖9、限位组件10、金属板1001、永磁铁1002、导磁件1003、齿轮槽11、轮齿12、弹簧13、弧形罩14、拉手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所述专利技术的限定。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一体式布控球,包括从上至依次分布的壳体1、主机箱2以及底座3,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摄像机5,所述主机箱2内安装有风扇、音响、内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等相关硬件,所述底座3内则安装有为整个布控球供电的锂电池,为了方便布控球的组装和拆卸,如图1和图2所示,将壳体1设置为上部为“U”形结构、下部为圆柱形结构的形状,在“U”形结构内转动安装有摄像机5,具体安装方式为,在“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开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在两个通孔内安装有定位轴4,在定位轴4上套设有摄像机5,为避免摄像机5在定位轴4上来回移动,在定位轴4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座,两个限位座分别贴于摄像机5的两侧,且为了保护壳体1上部的“U”形结构,使得布控球外形较为美观,在“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外侧均安装有弧形罩14,从而使得弧形罩14、壳体1与摄像头整体形成一个上端为半球形、下端为圆柱体的耐看的结构,所述弧形罩14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U”形结构的两个竖向端固定连接,而为了防止定位轴4在通孔内转动,将弧形罩14与“U”形结构两个竖向端连接的其中两颗螺钉竖向设置,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壳体(1)、主机箱(2)以及底座(3);所述壳体(1)的上部为“U”形结构,壳体(1)的下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内可拆卸连接有定位轴(4),所述定位轴(4)上转动安装有摄像机(5),所述圆柱形结构的下端固设有第一连接组件(6),所述主机箱(2)的上端固设有第二连接组件(7),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与第二连接组件(7)转动连接,所述底座(3)固定设于主机箱(2)的下端,所述底座(3)内开设有电池安装孔(8),所述电池安装孔(8)的下端滑动设有电池保护盖(9),所述电池保护盖(9)的下端设有与底座(3)可拆卸连接并用于防止电池保护盖(9)脱落的限位组件(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壳体(1)、主机箱(2)以及底座(3);所述壳体(1)的上部为“U”形结构,壳体(1)的下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内可拆卸连接有定位轴(4),所述定位轴(4)上转动安装有摄像机(5),所述圆柱形结构的下端固设有第一连接组件(6),所述主机箱(2)的上端固设有第二连接组件(7),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与第二连接组件(7)转动连接,所述底座(3)固定设于主机箱(2)的下端,所述底座(3)内开设有电池安装孔(8),所述电池安装孔(8)的下端滑动设有电池保护盖(9),所述电池保护盖(9)的下端设有与底座(3)可拆卸连接并用于防止电池保护盖(9)脱落的限位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凸台(601),所述第一凸台(601)固定设于圆柱形结构的下端,所述第一凸台(601)的下端固设有第一卡座(602),所述第一卡座(602)的下端固设有定位柱(603);所述第二连接组件(7)包括第二凸台(701)和转动设于第二凸台(701)外侧的套筒(702),所述第二凸台(701)的上端固设有第二卡座(703),所述第二卡座(703)与第一卡座(602)贴合,且所述第二卡座(703)内开设有与定位柱(603)间隙配合的圆形槽(704),所述第二凸台(701)的下端通过定位销(705)与主机箱(2)固接,所述套筒(702)的上端与第一凸台(601)螺纹连接,套筒(702)的下端设于主机箱(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布控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602)的下端开设有沿定位柱(603)的中心轴环形分布的齿轮槽(11),所述齿轮槽(11)的深度为0.5~1mm,且所述第二卡座(703)的上端对应设有与所述齿轮槽(11)卡合的轮齿(12)。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