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43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和车辆,所述连接支架用于连接动力总成和压缩机,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连接体具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穿孔;动力总成连接孔和压缩机连接孔,所述动力总成连接孔和所述压缩机连接孔错位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支架,通过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连接体连接构成,满足动力总成连接孔和压缩机连接孔的错位设计,又通过在连接体上设计多个贯穿其厚度的穿孔,有效降低连接支架的重量。

Connecting bracket and vehicle f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连接动力总成和压缩机的连接支架的体积较大、重量大于1.241Kg,整体结构设计较为笨重,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对零部件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结构设计合理且重量轻。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连接支架的车辆,该车辆结构设计合理、满足轻量化要求。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用于连接动力总成和压缩机,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连接体具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穿孔;动力总成连接孔和压缩机连接孔,所述动力总成连接孔和所述压缩机连接孔错位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支架,通过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连接体连接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用于连接动力总成和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n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连接体具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穿孔;/n动力总成连接孔和压缩机连接孔,所述动力总成连接孔和所述压缩机连接孔错位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用于连接动力总成和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连接体具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穿孔;
动力总成连接孔和压缩机连接孔,所述动力总成连接孔和所述压缩机连接孔错位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穿孔将所述连接体分隔形成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设有第一动力总成连接孔,所述第一动力连接孔的孔轴沿前后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端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形成有错位的第一压缩机连接孔和第二动力总成连接孔,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动力总成连接孔的孔轴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柱的纵向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纵向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连接处设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设有第二压缩机连接孔,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孔的孔轴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在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