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265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折合机构,所述第一折合机构位于所述机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折合机构包括位于两侧的滑块轨道和套接在所述滑块轨道上的第一折合部;第二折合机构,所述第二折合机构位于所述机架的内部,所述第二折合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柱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托板,以及位于托板上方的第二折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折合部和第二折合部对折勺的折合操作,实现了全程无需手动操作,节省了人力资源,有效的降低了折勺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An automatic folding device for folding spo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勺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折勺的过程中,在将折勺成型完成后,需要将成型好的勺子进行折叠。但生产完成后勺子的勺柄并不会折叠在一起,勺柄的折弯处会有一个角度,需要人工将成型好的勺子拿出成型机再将勺子一个个对折,使勺柄与勺子处于平行状态,增加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两排通孔,每排分为两个组,其中,每组中靠两侧的通孔上表面设有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机架的限位块;第一折合机构,所述第一折合机构位于所述机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折合机构包括位于两侧的滑块轨道和套接在所述滑块轨道上的第一折合部,所述第一折合部包括位于所述滑块轨道垂直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气缸,所述气缸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表面,每个气缸活塞杆通过螺丝固定接有长条板,所述长条板套接在所述滑块轨道上,所述长条板靠所述气缸的一侧设有两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长条板上,所述长条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大小相同的定位孔,当所述第一折合机构工作时,所述定位孔与通孔上下对齐,所述长条板的两端设有带小孔的固定块,所述长条板上设有穿过所述固定块上的小孔的横杆,在位于所述横杆穿过小孔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横杆位置的卡箍;第二折合机构,所述第二折合机构位于所述机架(101)的内部,所述第二折合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柱固定于所述机架(401)上的托板(301),以及位于托板(301)上方的第二折合部,所述第二折合部包括位于所述托板上方的两个推动气缸,每个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推板,每个所述通孔下方均设有一个可穿过所述通孔的推杆,其中,第一组的推杆固定于所述一个推板上,第二组的推杆固定于另一个推板上,所述推杆用于将折勺柄推至与勺体平行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折合部与所述第二折合部的驱动方向垂直。抓取装置,设有两排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抓取气口,用于将所述折勺取出,所述抓取装置的两侧设有与所述限位柱一一对应的限位孔;所述抓取装置将折勺移送到所述机架上方,至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柱对齐位置,所述气缸通过活塞杆向外推动,使所述长条板向中心位置移动,直到所述限位柱抵至所述限位孔底部,在此过程中,所述横杆将折勺柄向勺体方向弯折,所述推动气缸通过活塞杆的向上推动,将所述推板上的推杆向上推动,所述推杆将折勺柄弯折至与折勺勺体平行,完成折勺自动折合。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折合部和第二折合部对折勺的折合操作,实现了全程无需手动操作,节省了人力资源,有效的降低了折勺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的折合治具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的折勺治具的横杆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的折勺治具的推杆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01,机架;201,滑块轨道、202,通孔、203,限位块、204,气缸、205,连接板,206,长条板、207,定位孔、208,横杆、209,限位柱、210,固定板、211,固定块、212,卡箍;301,托板、302,固定柱、303,推动气缸、304,推板、305,推杆;401,抓取装置、402,折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包括:机架101,所述机架10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两排通孔202,每排分为两个组,其中,每组中靠两侧的通孔202上表面设有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机架101的限位块203;第一折合机构2,所述第一折合机构2位于所述机架10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折合机构2包括位于两侧的滑块轨道201和套接在所述滑块轨道201上的第一折合部,所述第一折合部包括位于所述滑块轨道201垂直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气缸204,所述气缸204通过连接板205固定于所述机架101上表面,每个气缸活塞杆通过螺丝固定接有长条板206,所述长条板206套接在所述滑块轨道201上,所述长条板206靠所述气缸204的一侧设有两个限位柱209,所述限位柱209通过固定板210固定于所述长条板206上,所述长条板206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通孔202一一对应且大小相同的定位孔207,当所述第一折合机构2工作时,所述定位孔207与通孔202上下对齐,所述长条板206的两端设有带小孔的固定块211,所述长条板206上设有穿过所述固定块211上的小孔的横杆208,在位于所述横杆208穿过小孔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横杆208位置的卡箍212;抓取装置401,设有两排与所述通孔202一一对应的抓取气口,用于将所述折勺402取出,所述抓取装置40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限位柱209一一对应的限位孔;所述抓取装置401将折勺402移送到所述机架101上方,至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柱209对齐位置,所述气缸204通过活塞杆向外推动,使所述长条板206向中心位置移动,直到所述限位柱209抵至所述限位孔底部,在此过程中,所述横杆208被所述长条板206带动向中心方向移动,将折勺柄向勺体方向弯折;第二折合机构3,所述第二折合机构3位于所述机架101的内部,所述第二折合机构3包括通过固定柱302固定于所述机架101上的托板301,以及位于托板301上方的第二折合部,所述第二折合部包括位于所述托板301上方的两个推动气缸303,每个所述推动气缸303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推板304,每个所述通孔202下方均设有一个可穿过所述通孔202的推杆305,其中,第一组的推杆305固定于所述一个推板304上,第二组的推杆305固定于另一个推板304上,所述推杆305用于将所述折勺402柄推至与勺体平行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折合部与所述第二折合部的驱动方向垂直。所述推动气缸303通过活塞杆的向上推动,将所述推板304上的推杆305向上推动,所述推杆305将所述折勺402柄弯折至与折勺勺体平行,完成折勺自动折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所述抓取装置401将折勺移送到所述机架101上方,至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柱209对齐位置,所述气缸204通过活塞杆向外推动,使所述长条板206向中心位置移动,直到所述限位柱209抵至所述限位孔底部,在此过程中,所述横杆208将所述折勺402柄向勺体方向弯折,所述推动气缸303通过活塞杆的向上推动,将所述推板304上的推杆305向上推动,所述推杆305将所述折勺402柄弯折至与折勺勺体平行,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1);/n第一折合机构(2),所述第一折合机构(2)位于所述机架(10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折合机构(2)包括位于两侧的滑块轨道(201)和套接在所述滑块轨道(201)上的第一折合部;/n第二折合机构(3),所述第二折合机构(3)位于所述机架(101)的内部,所述第二折合机构(3)包括通过固定柱(302)固定于所述机架(101)上的托板(301),以及位于托板(301)上方的第二折合部;/n抓取装置(401)将折勺(402)移送到所述机架(101)上方,所述第一折合部沿所述滑块轨道(201)滑动至于所述第二折合部的正上方,实现对所述折勺(402)的折合,然后所述第二折合部对折勺(402)折合至折勺柄弯折至与折勺勺体平行,完成折勺自动折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1);
第一折合机构(2),所述第一折合机构(2)位于所述机架(10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折合机构(2)包括位于两侧的滑块轨道(201)和套接在所述滑块轨道(201)上的第一折合部;
第二折合机构(3),所述第二折合机构(3)位于所述机架(101)的内部,所述第二折合机构(3)包括通过固定柱(302)固定于所述机架(101)上的托板(301),以及位于托板(301)上方的第二折合部;
抓取装置(401)将折勺(402)移送到所述机架(101)上方,所述第一折合部沿所述滑块轨道(201)滑动至于所述第二折合部的正上方,实现对所述折勺(402)的折合,然后所述第二折合部对折勺(402)折合至折勺柄弯折至与折勺勺体平行,完成折勺自动折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两排通孔(202),每排分为两个组,其中,每组中靠两侧的通孔(202)上表面设有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机架(101)的限位块(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勺自动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合部包括位于所述滑块轨道(201)垂直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气缸(204),所述气缸(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岭李连慧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鑫东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