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及其自动喂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251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及其自动喂料装置,所述加料结构包括料筒、动力装置以及挤料杆,所述料筒上端设有加料口,料筒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料筒的上侧,所述挤料杆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并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以从所述加料口进出所述料筒,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于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动力装置可绕所述旋转机构旋转至所述料筒的加料口旁侧或所述料筒的加料口上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料筒的加料结构可旋转避开动力装置对加料口的阻挡,从而方便向料筒内加料。

A kind of feeding structure and its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及其自动喂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及应用该加料结构的自动喂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胶料挤出成型工艺中,开炼过后的胶料需要投喂到挤出机中进行加工,对于特殊胶料如冷缩硅橡胶,其通常开炼完成后为圆筒状或者板状且重量在25Kg左右,目前多采用人工喂料的方式进出操作。由于挤出机喂料口开口尺寸有限,这就要求在喂料时需要把硅橡胶切割拉升成一定宽度和厚度的条状物进行喂料,这样使得人工喂料操作非常不便,需要操作人工多,操作人员工作繁重,且有安全隐患。为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自动喂料装置,通过机器喂料以取代人工喂料操作,以减少人工,杜绝安全隐患。但是,自动喂料装置的料筒一般采取后端加料方式,而用于给料筒推出料的动力装置也设置在料筒后端,会对加料形成阻挡,造成加料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及其自动喂料装置,可旋转避开动力装置对加料口的阻挡,从而方便向料筒内加料。本技术的一方面涉及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包括料筒、动力装置以及挤料杆,所述料筒上端设有加料口,料筒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料筒的上侧,所述挤料杆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并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以从所述加料口进出所述料筒,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于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动力装置可绕所述旋转机构旋转至所述料筒的加料口旁侧或所述料筒的加料口上侧。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和旋转固定块,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料筒旁侧,所述旋转固定块水平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于所述旋转固定块上。进一步地,所述料筒的径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左支座和一个右支座,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左支座或所述右支座上。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右支座上,所述右支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块,所述卡扣块上设有轴套孔,所述轴套孔内设有轴承座,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套孔并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左支座和/或所述右支座上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个向一侧开口设置的限位卡槽,当所述旋转固定块旋转抵靠至限位卡槽底部时,所述挤料杆处于与料筒轴向同心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固定块与所述限位卡槽之间设有磁性结构,通过所述磁性结构将旋转固定块与限位卡槽磁性吸附固定。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设于左支座上朝向所述限位卡槽的位置,当所述旋转固定块旋转至所述限位卡槽内时,所述限位开关闭合。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自动喂料装置,包括挤出机、喂料系统和电气辅助控制系统,所述喂料系统设于所述挤出机的上方用于给挤出机提供胶料,所述电气辅助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喂料系统或/和所述挤出机,所述喂料系统设有如上所述的加料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挤出机设于料筒下侧,且挤出机的喂料口对应所述出料口。进一步地,还包括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用于检测出料口与喂料口之间垂线以外区域是否存在胶料。本技术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料筒的加料结构及其自动喂料装置,其料筒的加料结构采用可旋转的动力装置设计,通过将动力装置移至所述料筒的加料口旁侧,以避开动力装置对加料口的阻挡,从而方便向料筒内加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喂料装置的喂料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喂料装置的喂料系统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所述的一种自动喂料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案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参照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喂料装置,包括挤出机18、喂料系统及电气辅助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喂料系统设于所述挤出机18的上方用于给挤出机18提供胶料,所述电气辅助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喂料系统或/和所述挤出机18。所述喂料系统包括用于装待挤出的胶料的料筒1和用于将胶料从料筒1中挤出时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2及由动力装置2驱动用于推挤胶料的挤料杆3,料筒1的上端设有加料口9,料筒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2。所述挤出机18设于料筒1下侧,且挤出机18的喂料口19对应所述出料口12,以方便料筒1中从出料口12出来的胶料直接落入挤出机18的喂料口19中,实现自动喂料。所述动力装置2位于所述料筒1的上侧,所述挤料杆3连接所述动力装置2,且所述挤料杆3与所述料筒1同轴时,通过动力装置2驱动挤料杆3的伸缩,可使挤料杆3从料筒1上端的加料口9进出以进行推挤料筒1中的胶料,达到料筒1出料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2设为液压装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2也可以选用驱动电机等。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动力装置2连接于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动力装置2可绕所述旋转机构旋转至所述料筒1的加料口9旁侧或所述料筒1的加料口9上侧。具体的,所述料筒1的径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左支座8和一个右支座7,在其中一个支座上设置用于安装所述动力装置2的安装结构。比如,在所述右支座7上设有一转轴4,所述动力装置2连接于所述转轴4上,旋转该转轴4时,可使所述动力装置2移至所述料筒1的加料口9上侧或移至所述料筒1的加料口9旁侧,当动力装置2移至所述料筒1的加料口9旁侧时,方便向料筒1内加料。由于挤料杆3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2上,故当所述动力装置2移动时,所述挤料杆3跟随所述动力装置2一起移动,且当所述动力装置2移至所述料筒1的加料口9上侧时,所述挤料杆3正好移动至与料筒1同轴的位置,从而实现挤料杆3从料筒1的加料口9进入进行推挤胶料。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右支座7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块5,所述卡扣块5上设有轴套孔,所述轴套孔内设有轴承座17,所述转轴4穿过所述轴套孔并安装于所述轴承座17上。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4上的旋转固定块6,所述动力装置2固定设于所述旋转固定块6上实现与所述转轴4的连接,从而实现动力装置2随转轴4旋转功能。所述旋转机构由转轴4和旋转固定块6组成。所述左支座8和所述右支座7上在对应的位置上均设有一个向一侧开口设置的限位卡槽10,所述限位卡槽10设计为特定的深度以使得所述旋转固定块6旋转抵靠至该限位卡槽10底部时,所述挤料杆3正好达到与料筒1轴向同心的位置。另外,在所述旋转固定块6与所述限位卡槽10之间还可以设置磁性结构,通过磁性结构将旋转固定块6与限位卡槽10磁性吸附进行固定,以确保旋转到位后的旋转固定块6不会自动地从限位卡槽10中脱离。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在所述限位卡槽10的附近还可以设置一限位开关,比如限位开关设于左支座8上朝向所述限位卡槽10的位置,当所述旋转固定块6旋转至所述限位卡槽10内时,所述限位开关闭合,此时电气辅助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动力装置2驱动挤料杆3工作以及系统其它工位才能通过启动按钮启动工作。所述料筒1包括料筒主体,所述料筒主体由外套筒14和内套筒16组成,所述外套筒14与所述内套筒16之间隔开形成冷却环套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套筒16采用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动力装置以及挤料杆,所述料筒上端设有加料口,料筒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料筒的上侧,所述挤料杆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并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以从所述加料口进出所述料筒,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于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动力装置可绕所述旋转机构旋转至所述料筒的加料口旁侧或所述料筒的加料口上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动力装置以及挤料杆,所述料筒上端设有加料口,料筒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料筒的上侧,所述挤料杆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并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以从所述加料口进出所述料筒,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于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动力装置可绕所述旋转机构旋转至所述料筒的加料口旁侧或所述料筒的加料口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和旋转固定块,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料筒旁侧,所述旋转固定块水平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于所述旋转固定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的径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左支座和一个右支座,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左支座或所述右支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右支座上,所述右支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块,所述卡扣块上设有轴套孔,所述轴套孔内设有轴承座,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套孔并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料筒的加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和/或所述右支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山龙玉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