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生成模具,所述生成模具包括保温管外表面模具和保温管内表面模具,所述工作台侧边设有由两侧定位生成模具的侧边夹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由上方压紧所述保温管外表面模具的上端夹紧装置,所述保温管内表面模具下端设有控制其支撑和拆卸的拆卸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结构简单,可生产便于安装更换的发泡保温管,使用便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Foam insulation pipe produc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
本技术属于管路
,更具体地说,涉及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聚氨酯保温管都是用高压发泡机在管与外护层之间形成的空腔中一次性注入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而成,即俗称的“管中管发泡工艺”。水管外部保温管均为一体式,此种结构局限于只能在管子未经出厂投入使用才能进行安装,若要在已投入使用的管子上加上保温管,需将管子切割重新加工安装,这样安装和拆卸均有不便。此外,当保温管处于室外环境时,其使用寿命有限,很难轻易拆卸更换。目前市场上发泡保温管成型模具多数结构复杂,生产出的保温管安装使用不便,有待进一步改进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生产便于安装更换的发泡保温管道上,便于成型和安装的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生成模具,所述生成模具包括保温管外表面模具和保温管内表面模具,所述工作台侧边设有由两侧定位生成模具的侧边夹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由上方压紧所述保温管外表面模具的上端夹紧装置,所述保温管内表面模具下端设有控制其支撑和拆卸的拆卸装置。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所述保温管外表面模具和保温管内表面模具的端部设有排气端口。所述保温管内表面模具上设有贯通的冷却水道,所述保温管外表面模具中部设有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的注入口。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侧边固定底座,两侧的所述侧边固定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一侧边夹紧块和第二侧边夹紧块的侧边固定座限位槽,所述第一侧边夹紧块和第二侧边夹紧块可通过调距螺杆和调距螺母调节控制其夹紧或是松开。所述调距螺杆由两侧穿过侧边固定底座上的台阶边缘分别连接至第一侧边夹紧块和第二侧边夹紧块,所述调距螺杆上位于所述台阶边缘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调距螺母和第三调距螺母。所述第一侧边夹紧块和第二侧边夹紧块上分别设有与保温管外表面模具上连接凹槽配合的卡接凸槽和与保温管外表面模具上连接凸槽配合的卡接凹槽。在第一侧边夹紧块和第二侧边夹紧块的内侧下端的拐角处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半槽和第二限位半槽,所述保温管内表面模具下方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半槽和第二限位半槽相对配合实现限位夹紧的定位台。所述上端夹紧装置包括作用在所述保温管外表面模具上的半圆夹紧块,所述半圆夹紧块可调节的连接在压紧杆上,所述压紧杆与手持操作手柄连接。所述压紧杆设计成中部空心,所述半圆夹紧块上端连接穿过所述压紧杆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有调节控制所述半圆夹紧块位置的调节螺母。所述拆卸装置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中部连接至设于工作台上的固定件上,所述操作杆与操作端相对的端部通过连接销与设于保温管内表面下方的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结构简单,可生产便于安装更换的发泡保温管道上,便于成型和安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边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边压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保温管模具与侧边夹紧装置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发泡保温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发泡保温管半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发泡保温管生成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上端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附图中标记分别为:a、侧边夹紧装置;b、生成模具;c、上端夹紧装置;d、拆卸装置。a-1、工作台;a-2、侧边固定底座;a-3、第一侧边夹紧块;a-4、调距螺母;a-5、调距螺杆;a-6、第二侧边压紧块。a-2-1、侧边固定座限位槽;a-3-1、卡接凹槽;a-3-2、第一限位半槽;a-4-1、第一调距螺母;a-4-2、第二调距螺母;a-4-3、第三调距螺母;a-4-4、第四调距螺母;a-6-1、卡接凸槽;a-6-2、第二限位半槽。b-1、冷却水道;b-2、保温管内表面模具;b-3、排气端口;b-4、保温管外表面模具;b-5、连接件。b-1-1、连接凹槽;b-1-2、连接凸槽;b-1-3、保温层;b-1-4、保温管空腔。b-2-1、第一定位台;b-2-2、第二定位台。c-1、半圆夹紧块;c-2、调节螺杆;c-3、调节螺母;c-4、压紧杆;c-5、手持操作手柄;c-6、操作手柄支撑块;c-7、上端底座。d-1、操作杆;d-2、固定件;d-3、连接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这种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于工作台a-1上的生成模具b,生成模具b包括保温管外表面模具b-4和保温管内表面模具b-2,工作台a-1侧边设有由两侧定位生成模具的侧边夹紧装置a,工作台a-1上还设有由上方压紧保温管外表面模具的上端夹紧装置c,保温管内表面模具b-2下端设有控制其支撑和拆卸的拆卸装置d。保温管外表面模具b-4和保温管内表面模具b-2的端部设有排气端口b-3。保温管内表面模具b-2上设有贯通的冷却水道b-1。保温管外表面模具b-2中部设有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的注入口b-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覆聚氨酯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装置包括侧边夹紧装置a、保温管的生成模具b、上端夹紧装置c、拆卸装置d四个组成部分。本技术中,工作台a-1上设有侧边固定底座a-2,两侧的侧边固定底座a-2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一侧边夹紧块a-3和第二侧边夹紧块a-6的侧边固定座限位槽a-2-1,第一侧边夹紧块a-3和第二侧边夹紧块a-6可通过调距螺杆a-5和调距螺母a-4调节控制其夹紧或是松开。如图2和图3所示,侧边夹紧装置a由第一侧边压紧块a-3、第二侧边压紧块a-6、调距螺母a-4、调距螺杆a-5、工作台a-1和侧边固定底座a-2组成。工作台a-1主要用来支撑和固定侧边固定底座a-2,侧边固定底座a-2上设有侧边固定座限位槽a-2-1,第一侧边夹紧块a-3和第二侧边压紧块a-6置于侧边固定底座a-2的上的侧边固定座限位槽a-2-1内。侧边固定座对第一侧边夹紧块a-3和第二侧边压紧块a-6传递压力主要通过调距螺母a-4和调距螺杆a-5来实现的,以控制两侧的压紧块夹紧或是松开保温管内表面模具b-2。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每个调距螺杆a-5上有四个调距螺母a-4,调距螺杆a-5与第一侧边夹紧块a-3和第二侧边压紧块a-6连接没有采用焊接,是通过第四调距螺母a-4-4直接与第一侧边夹紧块a-3和第二侧边压紧块a-6连接,调距螺杆a-5连接在第四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生成模具,所述生成模具包括保温管外表面模具和保温管内表面模具,所述工作台侧边设有由两侧定位生成模具的侧边夹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由上方压紧所述保温管外表面模具的上端夹紧装置,所述保温管内表面模具下端设有控制其支撑和拆卸的拆卸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生成模具,所述生成模具包括保温管外表面模具和保温管内表面模具,所述工作台侧边设有由两侧定位生成模具的侧边夹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由上方压紧所述保温管外表面模具的上端夹紧装置,所述保温管内表面模具下端设有控制其支撑和拆卸的拆卸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外表面模具和保温管内表面模具的端部设有排气端口。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内表面模具上设有贯通的冷却水道,所述保温管外表面模具中部设有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的注入口。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侧边固定底座,两侧的所述侧边固定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一侧边夹紧块和第二侧边夹紧块的侧边固定座限位槽,所述第一侧边夹紧块和第二侧边夹紧块可通过调距螺杆和调距螺母调节控制其夹紧或是松开。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保温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螺杆由两侧穿过侧边固定底座上的台阶边缘分别连接至第一侧边夹紧块和第二侧边夹紧块,所述调距螺杆上位于所述台阶边缘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调距螺母和第三调距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仙阳,时培成,艾莉,唐红晶,洪金,史克航,杨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