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箱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412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既使用简单的构造也可确保板的接头的密封性。外箱(20)的背面形成为左右背面板(30L、30R)的端缘(31、32)重合连接的状态。在表里的重合端缘(31、32)上相对地形成了朝向相对侧并以钝角弯曲的弯曲部(33)。在两背面板的接头处,表侧的背面板(30L)的重合端缘(31)按压到里侧的背面板(30R)的重合端缘(32)上,并通过在与内箱(40)之间设置的垫块(42)来承受该按压,成为使两弯曲部(33)变形而紧密接触的状态,在注入发泡液时,可防止发泡液从接头漏出。在发泡时,承受发泡压力且在两弯曲部(33)扁平地变形的同时两重合端缘(31、32)进一步紧密接触,从而确保隔热箱体(10)完成后的两背面板(30L、30R)的接头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成冰柜主体等的。
技术介绍
作为构成冰柜主体的隔热箱体,已知有通过在安装多张板而形成的外箱内容纳有隔开预定间隔的内箱而构成外壳体,并通过在放置于发泡夹具上的状态下在内外箱之间填充泡沫隔热材料而形成的隔热箱体(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平6-300429号公报)。这里,已知在例如成为商业用大型冰柜时,特别是由于外箱背面成为大面积,所以通过重叠连接两个板的端缘而形成同一背面的冰柜。而且,作为紧密接触两板的接头的措施,采取在两板的重合端缘之间夹入海绵,并以适当间隔射入铆钉的方法。但是,在现有方法中,由于需要贴海绵及射入铆钉因而作业烦杂,此外,由于在远离射入铆钉的位置的地点海绵没有充分压缩,所以在填充液状的发泡材料时海绵吸入液状发泡材料,并可能通过二次发泡而使间隙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问题而研制,其目的是即使用简单的构造也能确保板的接头的密封性。一种隔热箱体,其通过将内箱留有间隔地容纳于外箱内而形成的外壳体放置于发泡夹具上,并在上述内外箱之间填充泡沫隔热材料而形成,在上述外箱或者/以及内箱的至少一面通过将多张板的端缘重叠连接而形成的隔热箱体中,其特征在于,采取的构成为两板中位于表侧的板的重合端缘相对于位于里侧的重合端缘,通过进行变形以使上述两板的重合端缘中的至少一个朝向相对板侧而预先弯曲形成的弯曲部成为扁平,从而以弹性地按压的状态来安装上述两板,同时,在与里侧板的重合端缘附近相对的箱之间设有垫块。一种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将内箱留有间隔地容纳于外箱内而形成的外壳体放置于发泡夹具上,并在上述内外箱之间填充泡沫隔热材料而形成,在上述外箱或者/以及内箱的至少一面通过将多张板的端缘重叠连接而形成的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两板的重合端缘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朝向相对板侧而预先弯曲形成的弯曲部,两板安装成使位于表侧的板的重合端缘压入位于里侧的板的重合端缘,在将上述内箱容纳于上述外箱内时在上述里侧的板的重合端缘附近和相对的箱之间设有垫块。根据本专利技术,发泡作业的状态为将内箱留有间隔地容纳于外箱内的外壳体放置于发泡夹具上,特别是使外箱的外面和内箱的内面接触发泡夹具。在该状态下将发泡液注入到内外箱之间。这时,在连接外箱或者/以及内箱中的多个板面上,相邻板中的表侧板的重合端缘按压到里侧板的重合端缘上,通过由垫块来承受按压而成为使弯曲部变形并使两重合端缘紧密接触的状态,因此能防止发泡液从接头漏出。然后,泡沫隔热材料在内外箱内发泡,由于用发泡夹具按压,所以承受发泡压力,并在使弯曲部进一步弯曲的同时使两重合端缘进一步紧密接触。因此,可确保隔热箱体制造后的板的接头的密封性。即,即使不另外使用密封材料和铆钉等连接工具,也可确保板的接头处的密封性,在制造隔热箱体时,能以低成本实现。再有,可采用在表里板的重合端缘上相对地形成了前端朝向相对板侧并以钝角弯曲的弯曲部,且在各弯曲部前端与相对板弹性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安装的构成。根据该构成,在两板的接头,在各重合端缘形成的弯曲部的前端处于与相对板弹性紧密接触的状态,在注入发泡液时,可防止发泡液从接头漏出。在发泡时,承受发泡压力并在两弯曲部扁平地变形的同时两重合端缘紧密接触,且确保隔热箱体完成后的板的接头的密封性。能以仅将板的重合端缘弯曲为钝角的极简单构造实现。此外,也可采用表里板的重合端缘上形成呈钩形状的紧密接触面的构成。根据该构成,由于两重合端缘之间能以钩形状紧密接触,所以可同时进一步提高板接头处的发泡液漏出的防止功能和隔热箱体完成后的接头的紧密接触功能。再有,可采用在表里板的重合端缘形成了形成曲折构造的凹凸嵌合部的构成。根据该构成,通过两重合端缘凹凸嵌合来形成曲折构造,可同时进一步提高板接头处的发泡液漏出的防止功能和隔热箱体完成后的接头的紧密接触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隔热箱体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外箱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外箱主体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外壳体的图1中X-X线剖视图。图5是外壳体的图1中Y-Y线剖视图。图6是图1中X-X线剖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2的外壳体背面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Z-Z线剖视图。图9是实施方式3的外壳体背面部分的剖视图。图中10-隔热箱体,15-外壳体,20-外箱,26-铆钉,28-外箱主体,29-后面开口,30L、30R-背面板,31、32-重合端缘,33-弯曲部,40-内箱,42-垫块,45-泡沫隔热材料,50L、50R-背面板,51、52-重合端缘,53、54-钩部,55-弯曲部,60L、60R-背面板,61、62-重合端缘,63-插入片,64-插入槽,65-弯曲部,HJ-发泡夹具。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根据图1到图6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在该实施方式中,举例表示了商业用的四门冰柜。在图1中,标记10是构成冰柜主体的前面开口的隔热箱体,由在其底面四角所设的腿11支撑。隔热箱体10的前面开口虽然未图示但却分隔为四个出入口,各隔热门12可开关地安装,同时,在隔热箱体10上面通过安装多个板而形成机械室14以容纳冷冻装置等。接着,说明隔热箱体10的构造及制造步骤。本实施方式的隔热箱体10大体通过在外箱20内留有预定间隔地容纳内箱40而形成由前面开口的二重箱构成的外壳体15,并在将该外壳体15放置于发泡夹具HJ上后,通过在内外箱20、40内填充泡沫尿烷树脂等泡沫隔热材料45而形成。如图2及图3所示,外箱20分别由以不锈钢板构成的顶面板21、底面板22、左右侧面板23、上下框体24及分割成两个的背面板30L和30R构成。顶面板21和底面板22为平板状,在各后边缘上形成向下或向上的法兰21A、22A。左右侧面板23形成为浅碟状,且各前缘部23A侧向内直角弯曲。上下框体24形成为在后面侧开口的横向上呈细长的箱状。如图3所示,左右侧面板23的前缘部23A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框体24,同时,顶面板21与左右侧面板23的上面板23B和上侧框体24的上面侧接触,而且,底面板22与左右侧面板23的下面板23C和下侧的框体24的下面侧接触,通过在各重合部分留有适当间隔地射入铆钉26,如图2所示,形成了前后两面呈开口的箱状的外箱主体28。在该外箱主体28的后面(图2的前侧),由顶面板21和底面板22的法兰21A、22A、左右侧面板23的后面板23D构成后面开口29的开口缘部29A。而且,为封闭该外箱主体28的后面开口29而设有左右两个背面板30L、30R。两背面板30L、30R呈方形,长度尺寸与上述外箱主体28的后面的高度大体相同,宽度尺寸比该外箱主体28的后面的宽度14的一半长预定尺寸。因此,如果将两背面板30L、30R与外箱主体28的后面的开口缘部29A相符合地设置,则左侧背面板30L的右侧缘部和右侧背面板30R的左侧缘部以预定尺寸表里重合。在该实施方式中,左侧的背面板30L的右侧缘部的里侧与右侧背面板30R的左侧缘部重合。以后,将左侧的背面板30L的右侧缘部称为重合端缘31,将右侧背面板30R的左侧缘部成为重合端缘32。而且,在左右背面板30L、30R的重合端缘31、32相对地形成了前端朝向相对背面板30R、30L且以钝角弯曲的弯曲部33。此外,在除去两背面板30L、30R的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热箱体,其通过将内箱留有间隔地容纳于外箱内而形成的外壳体放置于发泡夹具上,并在所述内外箱之间填充泡沫隔热材料而形成,在所述外箱或者/以及内箱的至少一面通过将多张板的端缘彼此重合连接而形成的隔热箱体中,其特征在于:两板中位于表侧 的板的重合端缘相对于位于里侧的重合端缘,通过进行变形以使所述两板的重合端缘中的至少一个朝向相对板侧而预先弯曲形成的弯曲部成为扁平,从而以弹性地按压的状态来安装所述两板,同时,在里侧板的重合端缘附近与相对的箱之间设有垫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冈光幸
申请(专利权)人:星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