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粗精抛光一体的抛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88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粗精抛光一体的抛光机构,它包括:旋转驱动部件、连接座,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座两端的两个抛光装置和两个抛光驱动部件;所述抛光装置包括连接盘、集尘盘、滑槽盘、若干滑动连接在滑槽盘上的呈扇形的抛光组件、变径轴、变径压轴和弹性件,所述集尘盘与滑槽盘之间配合设置有压电微动片,所述压电微动片用于调整抛光组件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抛光装置共用一个旋转驱动部件,使两个抛光装置分别实现粗、精抛光工作,通过在集尘盘与滑槽盘之间配合设置压电微动片,微调两个抛光组件之间的高度,从而实现粗、精抛光工作的切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无需中途更换抛光组件,节省时间和成本。

A polishing mechanism that can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rough and fine poli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粗精抛光一体的抛光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粗精抛光一体的抛光机构。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往往是先进行粗抛光,然后进行精抛光处理,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中途更换抛光片来实现不同的抛光效果,从而影响工作效率,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实现粗精抛光一体的抛光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实现粗精抛光一体的抛光机构,包括:旋转驱动部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电机安装板、内齿圈、花键轴,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板上,所述电机安装板通过多个支撑杆与内齿圈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的一端与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外壁套设有集电环;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中部与花键轴的另一端啮合连接并通过第一轴承件与电机安装板配合,所述连接座的两端分别凸设有凸管;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座两端的两个抛光装置和两个抛光驱动部件;所述抛光驱动部件包括驱动支架、抛光驱动电机和凸轮,所述驱动支架设于连接座上,所述抛光驱动电机固定在驱动支架上,所述凸轮与抛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抛光装置包括连接盘、集尘盘、滑槽盘、若干滑动连接在滑槽盘上的呈扇形的抛光组件、变径轴、变径压轴和弹性件,所述连接盘的上端呈圆周设置有齿牙,该齿牙与内齿圈啮合,所述连接盘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件与凸管的外壁配合,所述集尘盘固定在连接盘的底面,所述滑槽盘固定在集尘盘的底面,所述集尘盘与滑槽盘之间配合设置有压电微动片,所述压电微动片用于调整抛光组件的高度,所述变径轴位于凸管内,所述变径轴的一端通过杠杆与每个抛光组件铰接,若干所述抛光组件呈圆周阵列间隔设置在滑槽盘上,所述变径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件与变径压轴的一端配合,所述变径压轴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座后与凸轮顶靠,所述弹性件套设于变径压轴上,且其两端分别与变径压轴、连接座顶靠,所述集尘盘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连接盘配合形成一个集尘腔室,在所述环形凹槽上间隔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滑槽盘上对应条形孔位置设有吸尘孔,所述吸尘孔位于相邻的抛光组件之间。其中,所述抛光组件包括变径滑块、防撞胶和抛光片,所述变径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盘上,所述变径滑块的一端杠杆铰接,所述防撞胶设于变径滑块的底面,所述抛光片设于防撞胶的底面。其中,所述滑槽盘的中央设置有粗糙度检测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抛光装置共用一个旋转驱动部件,使两个抛光装置分别实现粗、精抛光工作,通过在集尘盘与滑槽盘之间配合设置压电微动片,微调两个抛光组件之间的高度,从而实现粗、精抛光工作的切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无需中途更换抛光组件,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在抛光的过程中,抛光组件的活动半径可调,从而解决打磨死角比较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驱动部件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光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槽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槽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驱动部件;11-旋转驱动电机;12-电机安装板;13-内齿圈;14-花键轴;15-集电环;2-连接座;21-凸管;3-抛光装置;31-连接盘;32-集尘盘;33-滑槽盘;34-变径轴;35-变径压轴;36-弹性件;37-抛光组件;371-变径滑块;372-防撞胶;373-抛光片;38-压电微动片;39-杠杆;4-抛光驱动部件;41-驱动支架;42-抛光驱动电机;43-凸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粗精抛光一体的抛光机构,包括:旋转驱动部件1,包括旋转驱动电机11、电机安装板12、内齿圈13、花键轴14,所述旋转驱动电机11固定在电机安装板12上,所述电机安装板12通过多个支撑杆与内齿圈13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14的一端与旋转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板12的外壁套设有集电环15,避免导线在旋转过程中造成扭伤;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中部与花键轴14的另一端啮合连接并通过第一轴承件与电机安装板12配合,所述连接座2的两端分别凸设有凸管21;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座2两端的两个抛光装置3和两个抛光驱动部件4;所述抛光驱动部件4包括驱动支架41、抛光驱动电机42和凸轮43,所述驱动支架41设于连接座2上,所述抛光驱动电机42固定在驱动支架41上,所述凸轮43与抛光驱动电机4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抛光装置3包括连接盘31、集尘盘32、滑槽盘33、若干滑动连接在滑槽盘33上的呈扇形的抛光组件37、变径轴34、变径压轴35和弹性件36,所述连接盘31的上端呈圆周设置有齿牙,该齿牙与内齿圈13啮合,所述连接盘31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件与凸管21的外壁配合,所述集尘盘32固定在连接盘31的底面,所述滑槽盘33固定在集尘盘32的底面,所述集尘盘32与滑槽盘33之间配合设置有压电微动片38,所述压电微动片38用于调整抛光组件37的高度,所述变径轴34位于凸管21内,所述变径轴34的一端通过杠杆39与每个抛光组件37铰接,若干所述抛光组件37呈圆周阵列间隔设置在滑槽盘33上,所述变径轴3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件与变径压轴35的一端配合,所述变径压轴35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座2后与凸轮43顶靠,所述弹性件36套设于变径压轴35上,且其两端分别与变径压轴35、连接座2顶靠,所述集尘盘32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连接盘31配合形成一个集尘腔室,在所述环形凹槽上间隔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滑槽盘33上对应条形孔位置设有吸尘孔,所述吸尘孔位于相邻的抛光组件37之间。优选地,抛光组件37的数量为12个;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是:设置其中一个抛光装置3进行粗抛光,另一个抛光装置3进行精抛光,在粗抛光时,另一个抛光装置3中的压电微动片38工作,带动抛光组件37微调上升,使两个抛光组件37存在高度差,然后旋转驱动电机11工作,进行粗抛光工作,粗抛光完成后,精抛光的抛光装置3中的压电微动片38工作使抛光组件37下降,而粗抛光的抛光装置3中的压电微动片38使抛光组件37上升,从而进行精抛光工作,避免了在抛光过程中需要中途更换抛光组件37的步骤,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时,旋转驱动电机11带动花键轴14转动,花键轴14带动连接座2转动,连接座2带动两个抛光装置3中的连接盘31旋转,连接盘31带动集尘盘32、滑槽盘33转动,从而带动抛光组件37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粗精抛光一体的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旋转驱动部件(1),包括旋转驱动电机(11)、电机安装板(12)、内齿圈(13)、花键轴(14),所述旋转驱动电机(11)固定在电机安装板(12)上,所述电机安装板(12)通过多个支撑杆与内齿圈(13)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14)的一端与旋转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板(12)的外壁套设有集电环(15);/n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中部与花键轴(14)的另一端啮合连接并通过第一轴承件与电机安装板(12)配合,所述连接座(2)的两端分别凸设有凸管(21);/n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座(2)两端的两个抛光装置(3)和两个抛光驱动部件(4);所述抛光驱动部件(4)包括驱动支架(41)、抛光驱动电机(42)和凸轮(43),所述驱动支架(41)设于连接座(2)上,所述抛光驱动电机(42)固定在驱动支架(41)上,所述凸轮(43)与抛光驱动电机(4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抛光装置(3)包括连接盘(31)、集尘盘(32)、滑槽盘(33)、变径轴(34)、变径压轴(35)、弹性件(36)以及若干滑动连接在滑槽盘(33)上呈扇形的抛光组件(37),所述连接盘(31)的上端呈圆周设置有齿牙,该齿牙与内齿圈(13)啮合,所述连接盘(31)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件与凸管(21)的外壁配合,所述集尘盘(32)固定在连接盘(31)的底面,所述滑槽盘(33)固定在集尘盘(32)的底面,所述集尘盘(32)与滑槽盘(33)之间配合设置有压电微动片(38),所述压电微动片(38)用于调整抛光组件(37)的高度,所述变径轴(34)位于凸管(21)内,所述变径轴(34)的一端通过杠杆(39)与每个抛光组件(37)铰接,若干所述抛光组件(37)呈圆周阵列间隔设置在滑槽盘(33)上,所述变径轴(3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件与变径压轴(35)的一端配合,所述变径压轴(35)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座(2)后与凸轮(43)顶靠,所述弹性件(36)套设于变径压轴(35)上,且其两端分别与变径压轴(35)、连接座(2)顶靠,所述集尘盘(32)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连接盘(31)配合形成一个集尘腔室,在所述环形凹槽上间隔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滑槽盘(33)上对应条形孔位置设有吸尘孔,所述吸尘孔位于相邻的抛光组件(3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粗精抛光一体的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驱动部件(1),包括旋转驱动电机(11)、电机安装板(12)、内齿圈(13)、花键轴(14),所述旋转驱动电机(11)固定在电机安装板(12)上,所述电机安装板(12)通过多个支撑杆与内齿圈(13)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14)的一端与旋转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板(12)的外壁套设有集电环(15);
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中部与花键轴(14)的另一端啮合连接并通过第一轴承件与电机安装板(12)配合,所述连接座(2)的两端分别凸设有凸管(21);
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座(2)两端的两个抛光装置(3)和两个抛光驱动部件(4);所述抛光驱动部件(4)包括驱动支架(41)、抛光驱动电机(42)和凸轮(43),所述驱动支架(41)设于连接座(2)上,所述抛光驱动电机(42)固定在驱动支架(41)上,所述凸轮(43)与抛光驱动电机(4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抛光装置(3)包括连接盘(31)、集尘盘(32)、滑槽盘(33)、变径轴(34)、变径压轴(35)、弹性件(36)以及若干滑动连接在滑槽盘(33)上呈扇形的抛光组件(37),所述连接盘(31)的上端呈圆周设置有齿牙,该齿牙与内齿圈(13)啮合,所述连接盘(31)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件与凸管(21)的外壁配合,所述集尘盘(32)固定在连接盘(31)的底面,所述滑槽盘(33)固定在集尘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维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新恒隆抛光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