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87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时标签,其包括基材、封装隔绝膜、变色材料及保护膜;所述封装隔绝膜与基材密封结合形成至少一封装空间,所述变色材料分布于所述封装空间内,所述变色材料在与空气接触后能够变色;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分布有一个以上微通道,所述保护膜覆设在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并将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封闭;当将所述保护膜从封装隔绝膜上移除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能够由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进入所述封装空间并与所述变色材料接触,即,开始进行计时。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计时标签可以方便、准确的实现计时,且其成本低廉,在生物、医药、日用品等众多领域均有广阔应用前景。

Timing lab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时标签
本技术涉及一种标签,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计时功能的平面印刷标签。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远,网络购物及点餐已经逐渐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中,食品安全在网络购物中是人们最关心问题之一。就餐饮和生鲜的快递输运而言,消费者希望可以对食品的生产和运输时间有所掌握。对这些关键信息,消费者仅能通过检查食品外包装箱上喷印的出厂日期来获得。一方面,这些日期和有效期信息仅能用于体现时效期较长(如两天及以上)的产品,对于如餐馆配送的外卖等时效性较短的产品,目前尚无适当的标记物。另一方面,上述在外包装箱上打印出厂或制作日期的方法,由于其是批量化的生产方式,人为因素会对其时效可信度的影响十分严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诟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时标签,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时标签,其包括基材、封装隔绝膜、变色材料及保护膜;所述封装隔绝膜与基材密封结合形成至少一封装空间,所述变色材料分布于所述封装空间内,所述变色材料在与空气接触后能够变色;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分布有一个以上微通道,所述保护膜覆设在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并将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封闭;当将所述保护膜从封装隔绝膜上移除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能够由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进入所述封装空间并与所述变色材料接触。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作所述计时标签的方法,其包括:将变色材料施加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变色层;在基材第一表面上设置封装隔绝膜,并使所述封装隔绝膜与基材密封结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变色层的封装空间,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分布有一个以上微通道,所述微通道能够将所述封装空间与外部环境连通,以使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进入所述封装空间且与所述变色材料接触,从而使所述变色材料的颜色改变;在所述封装隔绝膜上覆设可移除的保护膜,从而将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封闭。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时方法,其包括:提供所述计时标签;将保护膜从封装隔绝膜上移除,使外部环境中的空气由微通道进入封装空间并与变色材料接触,从而使变色材料的颜色改变;以及观察所述变色材料的颜色改变情况,实现计时。在前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变色材料的颜色变化程度与时间线性相关。较之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计时标签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廉,并可以实现方便、直观、准确的计时,在生物、医药、日用品等众多领域均有广阔应用前景。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图1a为根据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的一种计时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计时标签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的一种计时标签的制作工艺流程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变色材料的晶体结构;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变色材料的晶体结构;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变色材料的晶体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技术,并且本技术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时标签,其包括基材、封装隔绝膜、变色材料及保护膜;所述封装隔绝膜与基材密封结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变色材料的封装空间;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分布有一个以上微通道,所述保护膜覆设在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并将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封闭;当将所述保护膜从封装隔绝膜上移除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能够由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进入所述封装空间并与所述变色材料接触,从而使所述变色材料的颜色改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变色材料被覆设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变色层,所述封装隔绝膜覆设在所述变色层上。其中,所述变色材料可以被通过化学和/或物理沉积法沉积在基材表面而形成变色层。或者,也可以将预先制备好的、由变色材料组成的薄膜转移到基材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变色层的厚度为30nm-1.5μ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所述基材、封装隔绝膜与变色层组成变色功能膜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计时标签的整体厚度为0.2-1.2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分布有多个微通道,所述微通道为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封装隔绝膜的孔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通道的直径为20μm-800μ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隔绝膜上的微通道分布密度为大于0而小于或等于3000个/cm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隔绝膜本身的水氧阻隔率大于5.0x10-1g/m2-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膜本身的水氧阻隔率大于1.0x10-1g/m2-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膜包括由铝箔、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膜,且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底包括由铝箔、聚酰亚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者纸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膜,且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变色材料优选采用在大气环境中及在空气中水或氧元素作用下会发生分解或者相分离等变化,从而导致自身颜色随时间发生光色变化的一类材料,例如可以选自钙钛矿、量子点或有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且不限于此。例如,所述钙钛矿包括Cs0.05FA0.85MA0.15Pb(I0.85Br0.15)3、CsPbI2Br、CsPbIBr2、CsPbBr3等。所述量子点材料包括CsPbBr3量子点等。这些变色材料均是可以是通过公众途径获取的。进一步的,所述变色材料的颜色变化程度与时间线性相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膜与由所述基材、封装隔绝膜及变色材料组成的变色功能膜层热压结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隔绝膜与基材热压结合、光固化结合或热固化结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有粘胶层,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对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封装隔绝膜及保护膜均选用柔性薄膜。请参阅图1a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为典型实施的方案中提供的一种计时标签,其包括基材1、封装隔绝膜3及保护膜4,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11上形成有主要由变色材料组成的变色层2,所述封装隔绝膜覆盖在变色层上并与基材密封结合,从而在封装隔绝膜与基材之间形成将所述变色层封装的封装空间;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分布有一个或多个微通道6,所述微通道能够将所述封装空间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保护膜覆设在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微通道封闭。所述基材的与第一表面相背对的第二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时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封装隔绝膜、变色材料及保护膜;所述封装隔绝膜与基材密封结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变色材料的封装空间,所述变色材料在与空气接触后能够变色;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分布有一个以上微通道,所述保护膜覆设在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并将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封闭;当将所述保护膜从封装隔绝膜上移除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能够由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进入所述封装空间并与所述变色材料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时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封装隔绝膜、变色材料及保护膜;所述封装隔绝膜与基材密封结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变色材料的封装空间,所述变色材料在与空气接触后能够变色;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分布有一个以上微通道,所述保护膜覆设在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并将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封闭;当将所述保护膜从封装隔绝膜上移除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能够由所述一个以上微通道进入所述封装空间并与所述变色材料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材料被覆设在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变色层,所述封装隔绝膜覆设在所述变色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时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的厚度为30nm-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标签的整体厚度为0.3-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隔绝膜上分布有多个微通道,所述微通道为沿厚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张东煜马昌期龚超宋晓晓周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