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风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44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调节风门装置具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驱动部,驱动部具有可正逆旋转的驱动源、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驱动齿轮具有第一送进部,第二送进部和第三送进部。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送进部接合被旋转驱动,旋转驱动第一挡板。第二从动齿轮在驱动齿轮正旋转时,与第二送进部接合被旋转驱动,当驱动齿轮反向旋转时,与第三送进部接合旋转被驱动,旋转驱动第二挡板。另外,可利用驱动源旋转控制驱动齿轮,开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利用这种结构可提供动作可靠、可靠性高的调节风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挡板(flap)开闭开口部的调节风门装置,特别是涉及开闭冷藏库内部的冷风风路、调节温度的调节风门装置(damper)。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挡板、开闭从冷却器通向各冷藏室的冷风的风路控制流入各冷藏室的冷风量的调节风门装置,作为控制在冷藏库库内的多个冷藏室温度的部件而被采用。调节风门装置大致可分为使用一个驱动源,使一个挡板动作的方式和使用一个驱动源,使两个挡板动作的方式。使用一个驱动源,使两个挡板动作的方式是利用电动机旋转控制,控制挡板动作,使两个开口部各自成为开—开、开—闭、闭—开、闭—闭的状态。在日本专利的特开平10-306970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中,说明了这种方式的调节风门装置的代表结构。图10~图13表示专利文献1所述的在现有技术中的调节风门装置。图10为在现有技术中的调节风门装置的侧视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的正视图,图12为图10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部的平面图。图13为图12所示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说明图。如图10~图13所示,调节风门装置100由驱动部101、两个框架102、103,两个开口部104、105,和两片挡板106、107构成。框架102、103配置在驱动部101的两侧。开口部104、105分别形成在框架102、103上。挡板106、107分别开闭开口部104、105。驱动部101由壳体108、可正反转动的电动机109、减速齿轮组110、第一驱动齿轮111、第一从动齿轮112、第二驱动齿轮113和第二从动齿轮114构成。小齿轮(pinion)109a安装在电动机109的旋转轴上。减速齿轮组110为了给小齿轮109a的旋转减速而设置,由四个齿轮构成。第一驱动齿轮111传递由减速齿轮组110减速的电动机109的旋转。第一从动齿轮112只在规定的区间与第一驱动齿轮111啮合。第二驱动齿轮113配置在与第一驱动齿轮111相同的轴上,只在规定的区域从动于第一驱动齿轮111,进行转动。第二从动齿轮114只在规定的区间与第二驱动齿轮113啮合。另外,在与第二驱动齿轮113相对的第一驱动齿轮111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接合凸部111a。并且,在与第一驱动齿轮111相对的第二驱动齿轮113的侧面的、第一接合凸部111a的旋转轨迹上,设置有第二接合凸部113a。通过第一接合凸部111a和第二接合凸部113a接合,第二驱动齿轮113只在规定区域,从动于第一驱动齿轮111,进行旋转。以下,说明在以上这样构成的调节风门装置100中的动作。首先,电动机109从两个挡板106、107都关闭着的状态开始正旋转。第一驱动齿轮111和第一从动齿轮112啮合,第一从动齿轮112转动。这样,第一挡板106成为打开状态。再者,如果电动机109正旋转,则第一接合凸部111a和第二接合凸部113a抵接,第二驱动齿轮113从动于第一驱动齿轮111进行旋转。另外,通过第二从动齿轮114和第二驱动齿轮113啮合,第二从动齿轮114转动。这样,第二挡板107也变为打开状态。随后,电动机109从两个挡板106、107都为打开的状态开始,反向转动。第一驱动齿轮111和第一从动齿轮112啮合,第一从动齿轮112转动。这样,第一挡板106成为关闭状态。另外,如果电动机109反向转动,则第一接合凸部111a和第二接合凸部113a抵接,第二驱动齿轮113从动于第一驱动齿轮111转动。再者,通过第二从动齿轮114和第二驱动齿轮113啮合,第二从动齿轮114转动。这样,第二挡板107也变为关闭状态。如上所述,通过电动机109的旋转方向和旋转时间控制两个挡板106、107的开闭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作可靠、可靠性高的调节风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调节风门装置包括开闭第一开口部的第一挡板;开闭第二开口部的第二挡板;和驱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驱动部。再者,驱动部具有可正逆旋转的驱动源、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驱动齿轮具有分别配置在轴向高度不同并且圆周方向上角度不同的位置上的第一送进部、第二送进部和第三送进部。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送进部接合被旋转驱动,与第一挡板连结旋转驱动第一挡板。第二从动齿轮在驱动齿轮正旋转时,与第二送进部接合被旋转驱动,当驱动齿轮反向旋转时,与第三送进部接合被旋转驱动,与第二挡板连结旋转驱动第二挡板。另外,可利用驱动源旋转控制驱动齿轮,开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利用这种结构可提供动作可靠、可靠性高的调节风门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调节风门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调节风门装置的包含一部分截面结构的正视图。图3A表示图1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部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为关闭状态的平面图。图3B表示图1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部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都为打开状态的平面图。图4A为图1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齿轮的平面图。图4B为图4A所示的驱动齿轮的侧视图。图5A为图1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第一从动齿轮的平面图。图5B为图5A所示的第一从动齿轮的侧视图。图6A为图1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第二从动齿轮的平面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第二从动齿轮的侧视图。图7A为图1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保持部件的平面图。图7B为图7A所示的保持部件的侧视图。图8A为图1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部正旋转时的动作说明图。图8B为图1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部逆旋转时的动作说明图。图9为表示图1所示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电动机和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动作关系的时间图。图10为在现有技术中的调节风门装置的侧视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在现有技术中的调节风门装置的正视图。图12为在图10所示的在现有技术中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部的平面图。图13为在图10所示的在现有技术中的调节风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部的主要部分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调节风门装置1的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调节风门装置1的包含一部分截面结构的正视图。图3A为表示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都为关闭状态的驱动部8的平面图。图3B为表示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都为打开状态的驱动部8的平面图。图4A为驱动齿轮11的平面图。图4B为驱动齿轮11的侧视图。图5A为第一从动齿轮12的平面图。图5B为第一从动齿轮12的侧视图。图6A为第二从动齿轮13的平面图。图6B为第二从动齿轮13的侧视图。图7A为保持部件14的平面图。图7B为保持部件14的侧视图。图8A为驱动部8正旋转时的动作说明图。图8B为驱动部8反向旋转时的动作说明图。图9为表示相对于电动机9的旋转的驱动齿轮11的旋转和第一挡板6的动作与第二挡板7的动作的关系的时间图。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风门装置1具有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第一缓冲部件6a、第二缓冲部件7a和驱动部8。第一框架3有第一开口部2。第二框架5有第二开口部4。第一挡板6开闭第一开口部2,第二挡板7开闭第二开口部4。第一缓冲部件6a设置在第一挡板6的与第一开口部2相对的面上。第二缓冲部件7a设置在第二挡板7的与第二开口部4相对的面上。驱动部8驱动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调节风门装置1设置在冷藏库等的具有流体通路(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闭第一开口部的第一挡板;开闭第二开口部的第二挡板;和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驱动部,其中,所述驱动部具有,可正反旋转的驱动源;驱动齿轮,具有分别配 置在轴向上的高度不同并且圆周方向上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上的第一送进部、第二送进部和第三送进部;第一从动齿轮,其与所述第一送进部接合被驱动旋转,并与所述第一挡板连结,旋转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从动齿轮,其在所述驱动源正旋转时,与 所述第二送进部接合被旋转驱动,并在所述驱动源反向旋转时,与所述第三送进部接合被旋转驱动,并与所述第二挡板连结,旋转驱动所述第二挡板,利用所述驱动源旋转控制所述驱动齿轮,开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田修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