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353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旨在通过把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使得螺杆沿轴向移动,进而带动螺杆尾端固定在一起的驱动装置前后移动,并通过驱动装置上后支撑架上螺栓孔与底座上后支撑架连接孔连接的螺栓旋紧和旋松,来固定夹紧方形岩石以及松开取出岩石试件,实现了方形岩石的钻孔固定,减小了钻孔过程中的振动幅度,克服了传统岩石钻孔固定过程中用手扶住固定试件时费力、易使人受伤等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固定夹紧试件来保证钻孔的稳定进行,而且制备过程更加省力、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装置、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实验室内方形岩石的钻孔固定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A fixed device for drilling square r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孔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水利、采矿、交通、石油等行业的洞室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岩体力学性能的研究也是当下众多学者的一个研究领域。由于真实岩样取样难度大、可操作性差等条件的限制,但为了更好的研究不同岩体的力学性能,在实验室内通常采用岩石试件钻孔装置来获取所需的岩石试件。传统的钻孔装置在操作时,因方形岩石试件不能很好的固定受到震动易发生偏移而造成钻孔出来的圆柱型试件存在误差,以及操作过程中用手扶住试件易使人受伤等缺点,因此设计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不仅可以固定方形试件钻孔获取实验所需圆柱形试件,而且可以使操作过程更加方便、省力、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旨在通过把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使得螺杆沿轴向移动,进而带动螺杆尾端固定在一起的驱动装置前后移动,并通过驱动装置上后支撑架上螺栓孔与底座上后支撑架连接孔连接的螺栓旋紧和旋松,来固定夹紧方形岩石试件以及松开取出试件,实现了方形岩石试件的钻孔固定,减小了钻孔过程中的振动幅度,克服了传统岩石试件钻孔固定过程中用手扶住固定试件时费力、易使人受伤等缺点,本技术不仅可以固定夹紧试件来保证钻孔的稳定进行,而且制备过程更加省力、安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包括底座装置、驱动装置、螺杆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包括底座钢板、钻孔机连接孔、岩石试件放置槽、挡板、前支撑架、前夹板、后支撑架连接孔、导轨,所述底座钢板上开有4个螺纹孔即钻孔机连接孔用来固定安装钻孔机,所述前夹板固定在底座钢板上,所述前支撑架采用螺纹配合固定于前夹板上,所述前支撑架采用螺纹配合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前支撑架与底座成45°固定配合,所述岩石试件放置槽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挡板位于岩石试件放置槽的对称的两侧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后支撑架连接孔为螺纹孔有2个,开在底座钢板上,所述导轨分别固定在两侧挡板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导轨为驱动装置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所述前夹板和前支撑架实现了试件固定时的定位和固定。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后夹板、连接柱、连接板、后支撑架、螺纹孔、滑动柱,螺栓Ⅰ、螺栓孔,所述后夹板和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栓Ⅰ与后支撑架采用螺纹配合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螺栓孔与所述后支撑架采用螺栓连接与底座相配合,所述滑动柱与导轨配合并可沿着导轨滑动。所述丝杠装置包括旋转手柄和丝杠螺杆,丝杠螺杆前段与旋转手柄通过焊接连接。丝杠螺杆后端与所述螺纹孔采用螺纹连接,从而是所述驱动装置做直线运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螺杆和连接板采用焊接配合组成丝杠,丝杠的旋转运动可以转化为直线运动使得螺杆沿轴向移动,从而带动螺杆尾端的驱动装置的后夹板的移动来固定夹紧岩石试件以及松动取出试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底座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驱动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丝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在图1中,所述底座装置包括底座钢板1、钻孔机连接孔2、前支撑架3、前夹板4、挡板5、后支撑架连接孔6、导轨7、岩石试件放置槽8,所述前夹板4、挡板5和岩石试件放置槽8固定在底座钢板1上,所述钻孔机连接孔2共4个,与传统岩石钻孔机底座、底座钢板1采用螺栓连接。在图2中,所述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包括驱动装置9,丝杠螺杆10,旋转手柄11,丝杠螺杆10与驱动装置9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丝杠螺杆10前段与旋转手柄11通过焊接连接。在图3中,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后夹板12、连接柱13、连接板14、后支撑架15、螺纹孔16、滑动柱17,螺栓Ⅰ18、螺栓孔19,所述后夹板12和连接柱1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13和连接板1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17和所述导轨7相配合,所述滑动柱17可沿导轨7滑动,所述螺栓Ⅰ18把连接板14和后支撑架15固定连接,所述螺栓孔19共2个,当加紧试件时,所述两个螺栓孔19通过螺栓使后支撑架15与后支撑架连接孔6相配合,从而把后支撑架15、底座钢板1固定连接,起到支撑加紧作用,当松开试件时,则旋开螺栓,使后支撑架15、底座钢板1相分离。在图4中,丝杠的具体图示,其中包括所述丝杠螺杆10和旋转手柄11。所述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首先将底座装置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将传统钻孔机底座与底座钢板1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将滑动柱17和导轨7相配合,使滑动柱17可沿导轨7滑动,之后将丝杠螺杆10,旋转手柄11与螺纹孔16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将螺栓孔19与后支撑架连接孔6固定连接的螺栓松开,通过旋转手柄11把丝杠螺杆10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带动驱动装置9向后移动,此时将方形岩石试件放入岩石试件放置槽,再通过旋转手柄11使丝杠螺杆10沿轴向移动并带动驱动装置9向前移动,将螺栓孔19与后支撑架连接孔6固定连接的螺栓旋紧,固定夹紧岩石试件,最后启动钻孔机,垂直于方形试件钻出符合实验所需的圆柱形岩石试件,钻孔结束后关闭钻孔机,将螺栓孔19与后支撑架连接孔6固定连接的螺栓松开,转动旋转手柄11使丝杠螺杆10沿轴向移动并带动驱动装置9向后移动,取出圆柱形试件,完成钻孔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钢板(1)、钻孔机连接孔(2)、前支撑架(3)、前夹板(4)、挡板(5)、后支撑架连接孔(6)、导轨(7)、岩石试件放置槽(8)、驱动装置(9)、丝杠螺杆(10)、旋转手柄(11),所述前夹板(4)、挡板(5)和岩石试件放置槽(8)固定在底座钢板(1)上,所述钻孔机连接孔(2)共4个,与传统岩石钻孔机底座、底座钢板(1)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前夹板(4)固定在底座钢板(1)上,所述前支撑架(3)上端焊接固定于前夹板(4)上,所述前支撑架(3)下端采用螺纹配合固定于底座钢板(1)上,所述岩石试件放置槽(8)固定在底座钢板(1)上,所述挡板(5)位于岩石试件放置槽(8)对称的两侧并焊接于底座钢板(1)上,所述导轨(7)分别固定在两侧挡板(5)上,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后夹板(12)、连接柱(13)、连接板(14)、后支撑架(15)、螺纹孔(16)、滑动柱(17),螺栓Ⅰ(18)、螺栓孔(19),所述后夹板(12)和连接柱(1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13)和连接板(1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17)和所述导轨(7)相配合,所述滑动柱(17)可沿导轨(7)来回滑动,所述螺栓Ⅰ(18)共2个,把连接板(14)和后支撑架(15)固定连接,所述螺栓孔(19)共2个,当加紧试件时,所述螺栓孔(19)通过螺栓与后支撑架连接孔(6)相配合,从而把后支撑架(15)、底座钢板(1)固定连接,起到支撑加紧作用,当松开试件时,则旋开螺栓,使后支撑架(15)、底座钢板(1)相分离,所述丝杠螺杆(10)与所述螺纹孔(16)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旋转手柄(11)焊接固定在所述丝杠螺杆(10)上,从而控制所述驱动装置(9)的直线运动,起到旋紧和旋松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岩石钻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钢板(1)、钻孔机连接孔(2)、前支撑架(3)、前夹板(4)、挡板(5)、后支撑架连接孔(6)、导轨(7)、岩石试件放置槽(8)、驱动装置(9)、丝杠螺杆(10)、旋转手柄(11),所述前夹板(4)、挡板(5)和岩石试件放置槽(8)固定在底座钢板(1)上,所述钻孔机连接孔(2)共4个,与传统岩石钻孔机底座、底座钢板(1)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前夹板(4)固定在底座钢板(1)上,所述前支撑架(3)上端焊接固定于前夹板(4)上,所述前支撑架(3)下端采用螺纹配合固定于底座钢板(1)上,所述岩石试件放置槽(8)固定在底座钢板(1)上,所述挡板(5)位于岩石试件放置槽(8)对称的两侧并焊接于底座钢板(1)上,所述导轨(7)分别固定在两侧挡板(5)上,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后夹板(12)、连接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学志刘亚琦王永岩胡艺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