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上端外侧设置有三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内部中空的凹槽结构,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上方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方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测试平台底部中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内部设置有滑动块、转动杆、转动横杆、转动连接块、滑槽、转动块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三组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上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滑动块的底部。
A rigidity testing device of high polymer rubber damping bush f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衬套是用于机械部件外,以达到密封、磨损保护等作用的配套件,是指起衬垫作用的环套。在运动部件中,因为长期的磨擦而造成零件的磨损,当轴和孔的间隙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要更换零件,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选用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好的材料为轴套或衬套,这样可以减少轴和座的磨损,当轴套或衬套磨损到一定程度进行更换,这样可以节约因更换轴或座的成本,在机械尤其是汽车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由于衬套需要进行替代磨损,要求精度高,需要对衬套的力学指标进行控制,尤其是刚度,但是,现有的刚度测试装置对于衬套的圆形结构测试较为不便,需要进行额外的切割,操作繁杂,另外单词只能进行单一的测量,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上端外侧设置有三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内部中空的凹槽结构,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上方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方设置有定位杆,通过定位杆对滑动块的安装进行导向,便于后续的固定和安装,所述滑动块通过中心对称的三角结构设计,可以均衡的对需要测试的衬套进行挤压测试,同时测试内侧三个点位的刚度后在进行计算,提升刚度测试的准确性;所述测试平台底部中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内部设置有滑动块、转动杆、转动横杆、转动连接块、滑槽、转动块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三组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上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滑动块的底部,当调节装置的直线往下运动时,斜支撑杆绕着上支撑杆向上进行转动,所述下支撑杆拉动上方的滑动块向内滑动,从而完成对于滑动块在支撑架内向中心方向的收缩,之后根据衬套的尺寸套在滑动块外侧进行安装,反之当调节装置的直线往上运动时,从而完成对于滑动块在支撑架内向中心相反方向进行扩张,从而完成对于衬套的反向刚度测试。优选的,每组支撑架的间隔夹角为°,所述开口槽为工字型结构,保证良好的导向性的同时可以承受纵向的载荷。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包括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和刚度测试头,所述第一台阶固定安装在开口槽上方,所述第二台阶固定安装在第一台阶上方,所述第三台阶固定安装在第二台阶上方,所述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为阶梯式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直径衬套的测试需求,适应能力强,可以进行多尺寸的衬套的刚度测试,所述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外侧均设置有刚度测试头,刚度测试头内部设置有传感装置,将刚度测试头的位移量和承受的压力进行测量,对衬套的刚度进行测试。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为方形的空槽结构,所述滑动块底部中间设置有转动连接块,所述转动连接块内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部下端焊接安装有转动横杆,所述转动横杆外侧包裹有橡胶垫套,具有良好的防滑特性,提升使用的便捷性。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上方内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为V型滑槽,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所述滑槽内侧滑动安装由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转动块下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顶端,所述转动块上部为凸出的圆盘结构,转动块转动安装在支撑块内部的凹槽中,将转动杆的转动转化为竖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优选的,所述测试平台为内部掏空的结构设计,底部框架结构采用铸铝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定位杆对滑动块的安装进行导向,便于后续的固定和安装,所述滑动块通过中心对称的三角结构设计,可以均衡的对需要测试的衬套进行挤压测试,同时测试内侧三个点位的刚度后在进行计算,提升刚度测试的准确性,所述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为阶梯式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直径衬套的测试需求,适应能力强,可以进行多尺寸的衬套的刚度测试。2、首先通过转动转动横杆带动转动杆在转动连接块内进行转动,通过转动块将转动杆的转动转化为支撑块沿着滑槽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支撑块进行向下的运动,当调节装置的直线往下运动时,斜支撑杆绕着上支撑杆向上进行转动,所述下支撑杆拉动上方的滑动块向内滑动,从而完成对于滑动块在支撑架内向中心方向的收缩,之后根据衬套的尺寸套在滑动块外侧进行安装;安装后,反向旋转转动横杆,带动支撑块向上进行移动,当支撑块的直线往上运动时,从而完成对于滑动块在支撑架内向中心相反方向进行扩张,通过刚度测试头对衬套的刚度进行测试,操作简单,结构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的侧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的俯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中调节装置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中滑动块的侧视结构图。图中:1、测试平台;2、调节装置;21、滑动块;22、转动杆;23、转动横杆;24、转动连接块;25、滑槽;26、转动块;27、支撑块;3、上支撑杆;4、斜支撑杆;5、下支撑杆;6、支撑架;7、滑动块;71、第一台阶;72、第二台阶;73、第三台阶;74、刚度测试头;8、定位杆;9、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1、调节装置2、支撑架6、滑动块7和定位杆8,所述测试平台1为内部掏空的结构设计,底部框架结构采用铸铝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所述测试平台1上端外侧设置有三组支撑架6,每组支撑架6的间隔夹角为120°,综合图4所示,所述支撑架6为内部中空的凹槽结构,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开口槽9,所述开口槽9为工字型结构,保证良好的导向性的同时可以承受纵向的载荷,所述开口槽9上方固定安装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包括有第一台阶71、第二台阶72、第三台阶73和刚度测试头74,所述第一台阶71固定安装在开口槽9上方,所述第二台阶72固定安装在第一台阶71上方,所述第三台阶73固定安装在第二台阶72上方,所述第一台阶71、第二台阶72和第三台阶73为阶梯式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直径衬套的测试需求,适应能力强,可以进行多尺寸的衬套的刚度测试,所述第一台阶71、第二台阶72和第三台阶73外侧均设置有刚度测试头74,刚度测试头74内部设置有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1)上端外侧设置有三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为内部中空的凹槽结构,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开口槽(9),所述开口槽(9)上方固定安装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上方设置有定位杆(8);/n所述测试平台(1)底部中间设置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内部设置有滑动块(21)、转动杆(22)、转动横杆(23)、转动连接块(24)、滑槽(25)、转动块(26)和支撑块(27),所述支撑块(27)上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三组上支撑杆(3),所述上支撑杆(3)上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斜支撑杆(4),所述斜支撑杆(4)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支撑杆(5),所述下支撑杆(5)固定安装在滑动块(7)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1)上端外侧设置有三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为内部中空的凹槽结构,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开口槽(9),所述开口槽(9)上方固定安装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上方设置有定位杆(8);
所述测试平台(1)底部中间设置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内部设置有滑动块(21)、转动杆(22)、转动横杆(23)、转动连接块(24)、滑槽(25)、转动块(26)和支撑块(27),所述支撑块(27)上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三组上支撑杆(3),所述上支撑杆(3)上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斜支撑杆(4),所述斜支撑杆(4)上端固定安装有下支撑杆(5),所述下支撑杆(5)固定安装在滑动块(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支撑架(6)的间隔夹角为120°,所述开口槽(9)为工字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高分子橡胶减震衬套刚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7)包括有第一台阶(71)、第二台阶(72)、第三台阶(73)和刚度测试头(74),所述第一台阶(71)固定安装在开口槽(9)上方,所述第二台阶(72)固定安装在第一台阶(71)上方,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昌权,薛春喜,梁继才,王凤彬,王宏扬,彭龙涛,卢婷婷,刘洋,站中明,郭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实发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