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14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内壁靠近其底部处同体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换热器本体内壁的一端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内壁插接有换热管,换热管的顶部设置有可与换热管顶端相对转动的水阀,水阀远离换热管的一端固定在换热器本体顶侧的内壁,水阀靠近换热管一端的内壁固定有第二轴承,换热管顶端的外壁与第二轴承的内壁焊接,换热管顶端的内壁设置涡轮扇,涡轮扇的外侧与换热管的内壁贴合并焊接。通过以上各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不更改换热管结构以及换热管已经安装固定的情况下,增加换热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率,降低换热的成本。

A fixed structure of heat exchange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相关
,具体为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换热管在换热器内部只是单纯的进行固定,然而增加换热效率一是增加温差,二是增加换热接触面积,在换热管固定以后,换热接触面积就被固定,并且增加温差就意味着成本的提高,所以急需一种能够在不增加相应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换热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的换热器的换热管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换热管固定以后难以增加换热接触面积,使换热效率难以提高,并且增加温差提高换热效率会增加较多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壁靠近其底部处同体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换热器本体内壁的一端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插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顶部设置有可与换热管顶端相对转动的水阀,所述水阀远离换热管的一端固定在换热器本体顶侧的内壁。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顶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水阀的底端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板。优选的,所述卡板的顶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安装有可在其内部自由转动的钢珠,所述钢珠伸出活动孔的一侧与卡槽顶侧内壁贴合。优选的,所述水阀靠近换热管一端的内壁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换热管顶端的外壁与第二轴承的内壁焊接,所述换热管顶端的内壁设置涡轮扇,所述涡轮扇的外侧与换热管的内壁贴合并焊接。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为波浪形,且换热管的顶端和底端均处于同一竖直方向,所述换热管为铝或铜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均可,所述换热管与换热器本体内壁的最小距离为2cm。优选的,所述水阀远离换热管的一端延伸至换热器本体的外侧,且与外接水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涡轮扇能够将水阀向换热管内部供水所产生的压力转换为换热管旋转的动力,能够在不改变换热管结构以及增加温差的情况下,扩大换热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率。2.本技术,通过钢珠在活动孔内部和卡槽的内壁之间的滚动,能够减少卡槽与卡板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并且通过轴承和第二轴承能够将换热管与水阀之间的滑动摩擦,以及换热管与固定杆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可以使换热管旋转的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换热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换热管与水阀连接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换热管顶端结构俯视图。图中:1、换热器本体;2、固定杆;3、轴承;4、换热管;41、卡槽;42、涡轮扇;5、水阀;51、卡板;52、活动孔;53、钢珠;54、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在不更改换热管结构的情况下,并且在固定管固定以后可以增加换热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率,降低成本,特提出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包括换热器本体1,换热器本体1内壁靠近其底部处同体设置有固定杆2,固定杆2远离换热器本体1内壁的一端固定有轴承3,轴承3的内壁插接有换热管4,换热管4的顶部设置有可与换热管4顶端相对转动的水阀5,水阀5远离换热管4的一端固定在换热器本体1顶侧的内壁。换热管4的顶端设置有卡槽41,水阀5的底端设置有与卡槽41相匹配的卡板51。卡板51的顶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活动孔52,活动孔52的内部安装有可在其内部自由转动的钢珠53,钢珠53伸出活动孔52的一侧与卡槽41顶侧内壁贴合。水阀5靠近换热管4一端的内壁固定有第二轴承54,换热管4顶端的外壁与第二轴承54的内壁焊接,换热管4顶端的内壁设置涡轮扇42,涡轮扇42的外侧与换热管4的内壁贴合并焊接。换热管4为波浪形,且换热管4的顶端和底端均处于同一竖直方向,换热管4为铝或铜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均可,换热管4与换热器本体1内壁的最小距离为2cm。水阀5远离换热管4的一端延伸至换热器本体1的外侧,且与外接水管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时,先将换热管4在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竖直放置,再将固定杆2以及水阀5分别与换热管4的底端和顶端连接,在换热管4的顶端与水阀5连接时,将卡槽41分成两部分,先将其中一个卡槽41的底部与换热管4顶端的外壁焊接,再将水阀5沿着未设置卡槽41的换热管4顶部的一侧滑入,并将卡槽41与卡板51卡合,最后将另一块卡槽41沿着水阀5的方向竖直向下,并将卡槽41与卡板51卡合,然后将卡槽41的底端与换热管4顶端的外壁焊接,完整的卡槽41为圆环形,当换热水在冲击换热管4时,卡槽41会受到沿着换热管4远离水阀5的力,可以使得卡槽41与卡板51连接的更加紧密。当向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灌注换热水时,从水阀5流至换热管4的换热水会首先冲击涡轮扇42,涡轮扇42为泄力会受到一个沿着自身外侧切线方向的分力,并将此分力传递至换热管4,换热管4将跟随涡轮扇42泄力的方向旋转,波浪形的换热管4在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旋转,并实现增加换热接触面积的效果,提升换热效率。换热管4在旋转时,位于活动孔52内部的钢珠53将会被带动并旋转,钢珠53能够减小卡槽41与卡板51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并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换热管4旋转时所克服的摩擦力减小,换热管4得以旋转地更加顺畅。通过以上各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不更改换热管4结构以及换热管4已经安装固定的情况下,增加换热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率,降低换热的成本。实施例2请参阅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换热管4为波浪形,且换热管4的顶端和底端均处于同一竖直方向,换热管4为铝或铜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均可,换热管4与换热器本体1内壁的最小距离为2cm,这样既能够增加换热管4在旋转时的离心力,使其获得更大的动能,又能够增加换热管4与换热器本体1内部液体的换热接触面积。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包括换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1)内壁靠近其底部处同体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远离换热器本体(1)内壁的一端固定有轴承(3),所述轴承(3)的内壁插接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的顶部设置有可与换热管(4)顶端相对转动的水阀(5),所述水阀(5)远离换热管(4)的一端固定在换热器本体(1)顶侧的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包括换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1)内壁靠近其底部处同体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远离换热器本体(1)内壁的一端固定有轴承(3),所述轴承(3)的内壁插接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的顶部设置有可与换热管(4)顶端相对转动的水阀(5),所述水阀(5)远离换热管(4)的一端固定在换热器本体(1)顶侧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4)的顶端设置有卡槽(41),所述水阀(5)的底端设置有与卡槽(41)相匹配的卡板(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换热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51)的顶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活动孔(52),所述活动孔(52)的内部安装有可在其内部自由转动的钢珠(53),所述钢珠(53)伸出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跃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