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接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292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气余热回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接接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锅炉上设置有烟道,锅炉与用户之间设置有供热板换,供热板换与用户之间设置有二次供水管和二次回水管,二次供水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锅炉与供热板换之间设置有对二次供水管内部水流温度进行调节的调节件,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集水箱以及喷淋组件,烟道远离锅炉的一端与集水箱内部连通,喷淋组件设置在集水箱内部并且向集水箱内部喷洒冷水,喷淋组件位于烟道靠近集水箱的端头的上方,在集水箱上端面上开设有排烟口,集水箱在排烟口的位置通过管道连通到大气中,达到了对高温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的效果。

A direct contact flue gas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接接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烟气余热回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接接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达到150~250℃,排烟热损失20%以上,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国内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是在燃气锅炉尾部加装烟气余热利用回收装置来回收高温烟气余热,由于受被加热介质的温度限制,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主要回收烟气中的显热,烟气大部分的冷凝潜热未被回收利用,近一半的排烟余热被浪费。可见,若仅用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来回收烟气余热,其节能潜力是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接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达到了对高温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直接接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锅炉上设置有烟道,锅炉与用户之间设置有供热板换,供热板换与用户之间设置有二次供水管和二次回水管,二次供水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锅炉与供热板换之间设置有对二次供水管内部水流温度进行调节的调节件,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集水箱以及喷淋组件,烟道远离锅炉的一端与集水箱内部连通,喷淋组件设置在集水箱内部并且向集水箱内部喷洒冷水,喷淋组件位于烟道靠近集水箱的端头的上方,在集水箱上端面上开设有排烟口,集水箱在排烟口的位置通过管道连通到大气中。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锅炉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会经过烟道进入到集水箱内部,集水箱内部的喷淋组件会向集水箱内部喷洒出冷水,冷水下落的过程中会与集水箱内部正在上升的高温烟气直接接触,这样冷水就会吸收高温烟气中的大量的热量,并且冷水能够将高温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溶解在水中,这样工作人员可以对集水箱箱底的温度较高的水溶液进行利用,达到了对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减少资源浪费的效果;与冷水接触之后的烟气会从集水箱的排烟口的位置经过管道排放到空气中,达到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喷淋组件包括设置在集水箱内部的喷淋供水管,喷淋供水管上设有喷嘴,喷淋供水管的一端延伸到集水箱的外侧并且连接有喷淋板换,喷淋供水管连接在喷淋板换的高温出水口的位置,喷淋板换的高温进水口连接有喷淋回水管,喷淋回水管远离喷淋板换的一端在集水箱的底面与集水箱内部连通,喷淋回水管上设置有喷淋水泵,喷淋板换上还连接有换热进水管和换热出水管,换热进水管一端与喷淋板换上的低温进水口相连接,换热出水管与喷淋板换上的低温出水口相连接,换热进水管远离喷淋板换的端头与二次回水管连通,换热出水管远离喷淋板换的一端在温度传感器远离用户的一侧与二次供水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喷淋组件工作的过程中,喷淋水泵将集水箱内部的水溶液经过喷淋回水管送到喷淋板换内部,经喷淋板换换热后再经过喷淋供水管上的喷嘴喷洒到集水箱内部,这样就完成了喷淋过程。二次回水管内部为温度较低的水溶液,二次回水管内部的水溶液进入到换热进水管内部,经喷淋板换时,温度升高,完成换热,最后经换热出水管进入到二次供水管内部;二次供水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并且锅炉与供热板换之间设置有对二次供水管内部水流温度进行调节的调节件,通过调节调节件可以使流经用户的水溶液温度保持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喷淋回水管上开设有加药口,加药口的位置设置有加药斗,加药斗上设置有用于使加药斗与喷淋回水管内部连通或者关断的开关阀。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喷淋供水管喷洒出的水溶液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混合之后呈酸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开关阀向喷淋回水管内部的加入药品使水溶液呈现出碱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余热回收系统的一侧设置有对喷淋水泵运行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锅炉在不同的时间工作负荷不相同,工作负荷不同产生烟气量也就不同,通过调节喷淋水泵的运行频率能够对喷淋回水管内部的水流速度进行控制,进而改变喷淋供水管喷淋流量,进而使产生的烟气能够将水溶液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装置包括锅炉内部的控制器,控制器与喷淋水泵耦接,控制器根据锅炉实时工作负荷的变化输出执行信号,喷淋水泵为变频的喷淋水泵,喷淋水泵接收到执行信号之后改变运行频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锅炉工作的过程中如果锅炉的工作负荷发生了变化,锅炉内部的控制器能够发出执行信号,喷淋水泵接收到执行信号之后改变运行频率,进而改变喷淋回水管内部的水流的流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集水箱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高度低于烟道靠近集水箱的端头最低点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集水箱内部的水溶液过多时能够经过溢流口流动到集水箱的外侧,这样可以避免集水箱内部的水溶液过多经过烟道回流到锅炉内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了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在锅炉对水溶液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对高温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并且在回收余热的过程中,能够除去高温烟气中的酸性气体,达到了对高温烟气进行回收,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的效果;2.通过设置了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根据锅炉的工作负荷改变喷淋组件的喷水量,达到了能够对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充分的回收,使喷洒出的水溶液能够得到充足的加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使用新型的系统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流程图。图中,1、锅炉;11、一次回水管;12、一次供水管;2、烟道;3、用户;4、供热板换;41、二次供水管;42、二次回水管;43、温度传感器;44、控制阀;5、余热回收系统;51、集水箱;511、溢流口;52、管道;53、喷淋组件;531、喷淋供水管;532、喷淋回水管;533、喷淋水泵;54、喷淋板换;535、换热进水管;536、换热出水管;537、加药斗;538、开关阀;6、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接接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锅炉1上设置有烟道2,锅炉1与用户3之间设置有供热板换4,锅炉1与供热板换4之间设置有一次供水管12和一次回水管11,一次回水管11上设置有一次循环泵,供热板换4与用户3之间设置有二次供水管41和二次回水管42,二次供水管4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3,一次供水管12上设置有能够对二次供水管41内部的水溶液温度进行调节的调节件,余热回收系统5能够对烟道2内部的高温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锅炉1工作时对水进行加热,加热之后的水溶液依次经过一次供水管12、供热板换4以及一次回水管11回流到锅炉1内部,用户3位置处的水溶液依次经过二次回水管42、供热板换4以及二次供水管41之后回流到用户3,两个回流管道内部的水溶液经过供热板换4时实现换热;调节件能够根据需要对二次供水管41内部的水溶液温度进行调节;锅炉1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5能够对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达到了减少资源浪费的效果。参照图1,余热回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接接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锅炉(1)上设置有烟道(2),锅炉(1)与用户(3)之间设置有供热板换(4),供热板换(4)与用户(3)之间设置有二次供水管(41)和二次回水管(42),二次供水管(4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3),锅炉(1)与供热板换(4)之间设置有对二次供水管(41)内部水流温度进行调节的调节件,其特征在于:余热回收系统(5)包括集水箱(51)以及喷淋组件(53),烟道(2)远离锅炉(1)的一端与集水箱(51)内部连通,喷淋组件(53)设置在集水箱(51)内部并且向集水箱(51)内部喷洒冷水,喷淋组件(53)位于烟道(2)靠近集水箱(51)的端头的上方,在集水箱(51)上端面上开设有排烟口,集水箱(51)在排烟口的位置通过管道(52)连通到大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接接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锅炉(1)上设置有烟道(2),锅炉(1)与用户(3)之间设置有供热板换(4),供热板换(4)与用户(3)之间设置有二次供水管(41)和二次回水管(42),二次供水管(4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3),锅炉(1)与供热板换(4)之间设置有对二次供水管(41)内部水流温度进行调节的调节件,其特征在于:余热回收系统(5)包括集水箱(51)以及喷淋组件(53),烟道(2)远离锅炉(1)的一端与集水箱(51)内部连通,喷淋组件(53)设置在集水箱(51)内部并且向集水箱(51)内部喷洒冷水,喷淋组件(53)位于烟道(2)靠近集水箱(51)的端头的上方,在集水箱(51)上端面上开设有排烟口,集水箱(51)在排烟口的位置通过管道(52)连通到大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接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喷淋组件(53)包括设置在集水箱(51)内部的喷淋供水管(531),喷淋供水管(531)上设有喷嘴,喷淋供水管(531)的一端延伸到集水箱(51)的外侧并且连接有喷淋板换(54),喷淋供水管(531)连接在喷淋板换(54)的高温出水口的位置,喷淋板换(54)的高温进水口连接有喷淋回水管(532),喷淋回水管(532)远离喷淋板换(54)的一端在集水箱(51)的底面与集水箱(51)内部连通,喷淋回水管(532)上设置有喷淋水泵(533),喷淋板换(54)上还连接有换热进水管(535)和换热出水管(536),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