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灯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87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灯框,包括第一中框、第一面框、第二面框,第一中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面框、第二面框转轴连接,第一中框靠近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在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靠近第一中框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容置槽,当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沿转轴旋进第一中框时,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对,在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两者之一固定设置有第一磁性材料,另一者固定设置有第一可磁吸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水灯框具有结构较为稳定的优点。

Waterproof light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灯框
本技术涉及灯具
,特别涉及一种防水灯框。
技术介绍
铝型材灯箱以其在照明的同时还可播放商业广告、公益新闻、栏目告示等优点,深受广大人士的喜爱。市面上大多数的铝型材灯箱虽然具备照明、播放广告等优点,但结构不稳定,较为容易将灯箱内部结构暴露出,增加了被污染的风险。因此,如何解决铝型材灯箱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便成了解决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灯框。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水灯框,包括第一中框、第一面框、第二面框,第一中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面框、第二面框转轴连接,第一中框靠近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在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靠近第一中框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容置槽,当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沿转轴旋进第一中框时,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对,在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两者之一固定设置有第一磁性材料,另一者固定设置有第一可磁吸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槽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容置槽具有第二开口,当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对时,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对,所述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一可磁吸材料两者中至少一者呈T形,呈T形的第一磁性材料和/或第一可磁吸材料从对应的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中伸出。优选地,所述第一中框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沿第一面框、第二面框旋转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加强第一面框的强度。优选地,所述第一中框包括主框结构,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主框结构的一端,所述加强筋设置在主框结构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主框结构为空心框体结构,所述主框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主框结构的第一端面,所述加强筋设置在第二端面和/或第二端面所处主框结构内的端面上。优选地,所述防水灯框还包括第二中框、第三面框与第四面框,所述第二中框与第一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面框与第一面框固定连接,第四面框与第二面框固定连接,在第二中框靠近第三面框与第四面框的两端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三面框与第四面框靠近第二中框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四凹槽,在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两者中一者设置有第二磁性材料,另一者中设置有第二可磁吸材料,当第一面框及第二面框分别带动第三面框、第四面框旋近第二中框时,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相对且第二磁性材料与第二可磁吸材料磁性吸附。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三面框与第四面框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一中框呈20°-60°的角度,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二中框呈20°-60°的角度,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为反光材质或其上铺设有反光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呈30-150°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分别设置有导水键,所述第一面框、第二面框、第三面框、第四面框上分别设置有导水槽,当第一面框、第二面框与第一中框连接,第三面框、第四面框与第二中框连接时,导水键位于导水槽中,以引导液体的流动。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可磁吸材料与第二可磁吸材料涂覆有或电镀有抗氧化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防水灯框具有如下优点:(1)、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两者之一中设置有第一磁性材料,另一者中设置有第一可磁吸材料,当第一面框、第二面框旋近第一中框时,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一可磁吸材料磁性吸附,以使第一面框、第二面框固定在第一中框上,增加了防水灯框结构的稳固程度,工作人员也可稍微用力即可解除第一面框、第二面框与第一中框的磁性吸附,以进行安装或拆卸作业;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一可磁吸材料分别固定在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中,也即第一磁性材料、第一可磁吸材料不会相对滑动,进一步增加了防水灯框结构的稳固程度。(2)、第一磁性材料、第一可磁吸材料中至少一者呈T形,在第一面框、第二面框旋近第一中框时,且呈T形的结构从所对应的容置槽中伸出,相比于两者均位于对应的容置槽的情形,加大了第一磁性材料、第一可磁吸材料连接的磁性吸附力,使第一面框、第二面框与第一中框连接的程度更稳固。(3)、加强筋的设置,在不增加第一中框的厚度情况下,加强了第一中框的结构的强度与刚性,也有利于节约用料、减轻防水灯框的重量、降低成本。(4)、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一中框呈20°-60°的角度,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二中框呈20°-60°的角度,可较好地将位于防水灯框中的光线反射出。(5)、导水键与导水槽的设置,可引导液体如雨水等的流动,减少液体在防水灯框结构连接处停留的时间,进而降低液体进入防水灯框内部的可能性,增加了防水灯框防水的效果。(6)、第一可磁吸材料、第二可磁吸材料的表面通过涂覆、电镀的方式覆盖有抗氧化材料,可有效减少其被腐蚀、污染的概率,增加了其使用寿命,进而增加了防水灯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水灯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防水灯框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防水灯框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防水灯框的第一中框、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防水灯框的第二中框、第三面框与第四面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5、防水灯箱;6、透光板;7、电源结构;8、开关;9、发光结构;10、防水灯框;11、第一中框;12、第一面框;13、第二面框;14、第二中框;15、第三面框;16、第四面框;17、第三中框;18、第五面框;19、第六面框;20、第四中框;21、第七面框;22、第八面框;121、第一斜面;151、第二斜面;181、第三斜面;211、第四斜面;111、主框结构;112、旋转柱;113、连接板;122、旋转槽;114、第一容置槽;115、第一开口;123、第二容置槽;124、第二开口;116、第一磁性材料;125、第一可磁吸材料;117、加强筋;118、第一端面;119、第二端面;141、第三凹槽;152、第四凹槽;142、第二磁性材料;153、第二可磁吸材料;120、安装位;143、导水键;154、导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灯箱5,用于照明、播放广告、公益新闻、张贴栏目告示等,包括防水灯框10、透光板6、电源结构7、开关8、发光结构9,所述透光板6与防水灯框10可拆卸式连接形成一相对封闭的收容空间,所述电源结构7、开关8及发光结构9设置在收容空间中,所述电源结构7分别与开关8、发光结构9电性连接,所述发光结构9与开关8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结构7用于提供电源,所述开关8用于控制发光结构9的开启及关闭。透光板6用于将发光结构9所发出的光透出,以供照明、指示。优选地,透光板6为石英玻璃、亚克力板或聚碳酸酯板。具体地,在本技术中,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灯框包括第一中框、第一面框、第二面框,第一中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面框、第二面框转轴连接,第一中框靠近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在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靠近第一中框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容置槽,当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沿转轴旋进第一中框时,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对,在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两者之一固定设置有第一磁性材料,另一者固定设置有第一可磁吸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灯框包括第一中框、第一面框、第二面框,第一中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面框、第二面框转轴连接,第一中框靠近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在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靠近第一中框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容置槽,当第一面框与第二面框沿转轴旋进第一中框时,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对,在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两者之一固定设置有第一磁性材料,另一者固定设置有第一可磁吸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容置槽具有第二开口,当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对时,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对,所述第一磁性材料与第一可磁吸材料两者中至少一者呈T形,呈T形的第一磁性材料和/或第一可磁吸材料从对应的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中伸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沿第一面框、第二面框旋转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加强第一面框的强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包括主框结构,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主框结构的一端,所述加强筋设置在主框结构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结构为空心框体结构,所述主框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主框结构的第一端面,所述加强筋设置在第二端面和/或第二端面所处主框结构内的端面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朝霞邹时雨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柯赛标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