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用于将PE板固定在防冲板上,所述PE板上开设有第一PE板连接孔,所述防冲板上开设有配套孔,所述第一PE板连接孔与所述配套孔半径相同且均为通孔,所述第一PE板连接孔与配套孔上下对应贯通形成孔洞,第一螺柱贯穿所述孔洞,所述第一螺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压紧PE板固定在防冲板的正面,所述第一螺柱的另一端螺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固定连接于防冲板的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得防止裸露的螺柱容易损坏船体,并且更换螺柱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的降低了成本。
A new type of fixed connection device for PE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PE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自润滑的特性,非常适合使用在防冲板表面降低船舶与防护系统的摩擦力。PE板是消耗品,必须便于更换,因此多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现有技术是在防冲板的表面焊接螺柱,通过螺柱将PE板固定在防冲板上。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螺柱易损坏,海上作业更换螺柱十分不易;当PE板磨损到一定程度后,裸露的螺柱容易损坏船体;采用螺柱连接,降低了PE板的有效使用厚度,使PE板更换频繁,致使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用于将PE板固定在防冲板上,所述PE板上开设有第一PE板连接孔,所述防冲板上开设有配套孔,所述第一PE板连接孔与所述配套孔均为通孔,所述第一PE板连接孔与配套孔上下对应贯通形成孔洞,第一螺柱贯穿所述孔洞,所述第一螺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压紧PE板固定在防冲板的正面,所述第一螺柱的另一端螺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固定连接于防冲板的背面。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螺母通过双道焊焊接于防冲板的背面。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螺母的外端面低于PE板的外端面。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螺柱与第一螺母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螺母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开口的一端螺接于第一螺柱。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螺柱与第一螺母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第一螺母外端面封闭。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螺母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螺母。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螺母与PE板之间的第一垫圈。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所述第一垫圈的半径大于第一PE板连接孔的半径。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所述第一垫圈为耐磨、耐压材质的弹性件。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所述PE板采用高分子聚乙烯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第一PE板连接孔与配套孔上下贯通形成孔洞,第一螺柱贯穿所述孔洞,第一螺柱的一端螺接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压紧PE板固定在防冲板的正面,第一螺柱的另一端螺接有第二螺母,采用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两端结合的连接方式能实现PE板紧贴防冲板,减少了两者之间的间隙,提高固定连接的稳定性。2、由于第二螺母固定连接于防冲板的背面,即便第一螺柱损坏,第二螺母也不会损坏,海上作业更换第一螺柱时,第二螺母起到限位及固定第一螺柱的作用,使得更换第一螺柱更加方便快捷。3、所述第一螺母的外端面低于PE板的外端面,使得PE板不易损坏,也使得第一螺母不容易被撞倒而破坏,进一步的增加了PE板的有效使用厚度,降低船舶与防护系统的摩擦力,更好的保护了防冲板;另外使得PE板不易损坏,不会频繁更换,降低了成本。4、即使PE板磨损到一定程度,由于第一螺母为外端面封闭的螺母,第一螺柱不会裸露在外而损坏船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传统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PE板,2-防冲板,301-第一螺母,302-第一垫圈,303-第一螺柱,304-第二螺母,305-第一PE板连接孔,306-配套孔,401-第二螺柱,402-第三螺母,403-第二垫圈,404-第二PE板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者“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请参见图1,传统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在防冲板2的外表面,防冲板2的外表面也就是防冲板2的正面,焊接第二螺柱401,采用第三螺母402螺接于穿过第二PE板连接孔404的第二螺柱401,将PE板1固定在防冲板2上,第二螺柱401与PE板1齐平;优选的第二垫圈403位于第三螺母402与PE板1之间。传统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中第二螺柱401螺接第三螺母402,而第三螺母402为非封闭螺母,这样的结构使得容易第二螺柱401容易被撞而损坏,一旦第二螺柱401被撞断,海上作业更换第二螺柱401十分不易;由于第二螺柱401与PE板1齐平,当PE板1磨损到一定程度后,裸露的第二螺柱401也容易划伤船体;另外,PE板1的有效使用厚度降低,使PE板1更换频繁,增加了成本。因此,图1所示的传统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在后期使用与维护中存在的隐患较多。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用于将PE板1固定在防冲板2上,所述PE板1上开设有第一PE板连接孔305,所述防冲板2上开设有配套孔306,所述第一PE板连接孔305与所述配套孔306半径相同且均为通孔,所述第一PE板连接孔305与配套孔306上下对应贯通形成孔洞,第一螺柱303贯穿所述孔洞并延伸至防冲板2的背面,所述第一螺柱3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母301,所述第一螺母301压紧PE板1固定在防冲板2的正面,所述第一螺柱303的另一端螺接有第二螺母304,所述第二螺母304固定连接于防冲板2的背面。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的缺陷,采用第一螺母301、第二螺母304结合的连接方式能实现PE板1紧贴防冲板2,减少了两者之间的间隙,提高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加工第一螺母301、第二螺母304及其配套的第一螺柱303,在防冲板2上钻与第一螺柱303尺寸合适的配套孔306,第一螺柱303穿过第一PE板连接孔305将PE板1固定在防冲板2上;由于第二螺母304固定连接于防冲板2的背面,即便第一螺柱303损坏,第二螺母304也不会损坏,海上作业更换第一螺柱303和第一螺母301时,第二螺母304起到限位及固定第一螺柱303的作用,使得更换第一螺柱303更加方便快捷。为了增加第二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用于将PE板(1)固定在防冲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PE板(1)上开设有第一PE板连接孔(305),所述防冲板(2)上开设有配套孔(306),所述第一PE板连接孔(305)与所述配套孔(306)半径相同且均为通孔,所述第一PE板连接孔(305)与配套孔(306)上下对应贯通形成孔洞,第一螺柱(303)贯穿所述孔洞,所述第一螺柱(3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母(301),所述第一螺母(301)压紧PE板(1)固定在防冲板(2)的正面,所述第一螺柱(303)的另一端螺接有第二螺母(304),所述第二螺母(304)固定连接于防冲板(2)的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用于将PE板(1)固定在防冲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PE板(1)上开设有第一PE板连接孔(305),所述防冲板(2)上开设有配套孔(306),所述第一PE板连接孔(305)与所述配套孔(306)半径相同且均为通孔,所述第一PE板连接孔(305)与配套孔(306)上下对应贯通形成孔洞,第一螺柱(303)贯穿所述孔洞,所述第一螺柱(3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母(301),所述第一螺母(301)压紧PE板(1)固定在防冲板(2)的正面,所述第一螺柱(303)的另一端螺接有第二螺母(304),所述第二螺母(304)固定连接于防冲板(2)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304)通过双道焊焊接于防冲板(2)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301)的外端面低于PE板(1)的外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PE板的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柱(303)与第一螺母(301)为分体结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崔维国,孙维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天盾海洋护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