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固化装置液压马达同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494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位固化装置液压马达同步系统,包括比例换向阀组,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的A1、B1分别与左液压马达的A3、B3口连接,其A2、B2分别与右液压马达的A4、B4口连接,所述比例换向阀组、所述左液压马达和所述右液压马达均连接于PLC系统;所述比例换向阀组包括定差溢流阀、第一电液比例阀、第一梭阀、第一定差减压阀、第二电液比例阀、第二梭阀、第二定差减压阀、减压阀和液压阀块,使用比例换向阀组来实现两个液压马达的同步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左右液压马达负载有差异的场合,可以将两个液压马达的转速保持一致。

Synchronous system of hydraulic motor for in situ cur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位固化装置液压马达同步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污泥原位固化装置液压马达的液压同步系统。
技术介绍
多年以来,我国对于淤泥、污泥大多采用简单的堆场处理法,固结时间长,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原位固化处理是较为合理的方法,现在市场应用较多的原位固化装置为挖掘机加装搅拌头,搅拌头的左右滚筒由两个液压马达分别驱动,为了保证左右马达转动的同步性能,通常驱动方法为使用分流集流阀或者左右液压马达串联使用。分流集流阀如果在两个马达负载不同时,则会造成两个出油口的油液流量产生较大差异;左右液压马达串联会导致液压系统的压力过高。针对大连海湾泥筑岛项目固化后承载压力高的特点,对搅拌头的左右马达同步要求高,需对搅原位固化装置液压同步系统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搅拌头的左右马达同步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避免了搅拌死角污泥原位固化装置液压马达同步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原位固化装置液压马达同步系统,包括比例换向阀组、左液压马达、右液压马达和PLC系统,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的A1、B1口分别与左液压马达的A3、B3口连接,其A2、B2口分别与右液压马达的A4、B4口连接,所述比例换向阀组、所述左液压马达的转速传感器和所述右液压马达的转速传感器的控制信号均连接于PLC系统。所述比例换向阀组包括定差溢流阀、第一电液比例阀、第一梭阀、第一定差减压阀、第二电液比例阀、第二梭阀、第二定差减压阀、减压阀和液压阀块,所述定差溢流阀的P1口、所述第一定差减压阀的P3口、所述第二定差减压阀的P5口和所述减压阀通过内部通道与比例换向阀组的P口连通,所述第一电液比例阀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的A1、B1口、所述第一梭阀和所述第一定差减压阀的P4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液比例阀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组A2、B2口、所述第二梭阀和所述第二定差减压阀的P6口连接,所述定差溢流阀的P2口与所述第一梭阀、所述第二梭阀依次连接。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的P口连接挖机的高压油源,其T口与L口与油箱连接。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左液压马达与所述右液压马达为同类型液压马达。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液比例阀与所述第二电液比例阀为同类型器件,所述第一梭阀与所述第二梭阀为同类型器件,所述第一定差减压阀与所述第二定差减压阀为同类型器件。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原位固化装置液压马达同步系统,包括比例换向阀组,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的A1、B1口分别与左液压马达2的A3、B3口连接,其A2、B2口分别与右液压马达的A4、B4口连接,使用比例换向阀组来实现两个液压马达的同步运动。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左右液压马达负载有差异的场合,可以将两个液压马达的转速保持一致。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比例换向阀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在污泥原位固化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原位固化装置液压马达同步系统,包括比例换向阀组1、左液压马达2、右液压马达3和PLC系统4,比例换向阀组1的A1、B1口分别与左液压马达2的A3、B3口连接,其A2、B2口分别与右液压马达3的A4、B4口连接,比例换向阀组1、左液压马达2的转速传感器和右液压马达2的转速传感器的控制信号均连接于PLC系统,通过PLC程序的控制,调节电液比例阀的开口度,从而调节左右液压马达的转速保持一致。如图2所示,比例换向阀组1包括定差溢流阀7、第一电液比例阀11、第一梭阀12、第一定差减压阀13、第二电液比例阀14、第二梭阀15、第二定差减压阀16、减压阀17和液压阀块18。定差溢流阀11的P1口、第一定差减压阀14的P3口、第二定差减压阀17的P5口和减压阀18通过液压阀块18内部通道与比例换向阀组1的P口连通,第一电液比例阀12与比例换向阀组1工作口A1、B1、第一梭阀13和第一定差减压阀14的P4口连接,第二电液比例阀15与比例换向阀组1工作口A2、B2、第二梭阀16和第二定差减压阀17的P6口连接,定差溢流阀11的P2口第一梭阀13连接,第一梭阀13与第二梭阀16连接。液压阀块18既是液压阀17的承装载体,又是它们油路连通的通道体。如图2所示,比例换向阀组1的液压工作原理如下:比例换向阀组1的P口的一部分油液通过减压阀18后为第一电液比例阀12、第二电液比例阀15提供驱动动力;比例换向阀组1的P口的一部分油液通过定差溢流阀11流回液压油箱,一部分油液通过第一定差减压阀14、第二定差减压阀17分别流向第一电液比例阀12、第二电液比例阀15,一部分油液通过第一定差减压阀14、第一电液比例阀12流向左液压马达的A3、B4口,一部分油液通过第二定差减压阀17、第二电液比例阀15流向右液压马达的A4、B4口。比例换向阀组的A1、B1口的压力油经过第一梭阀13与比例换向阀组的A2、B2口的压力油经过第二梭阀16相比较后反馈于定差溢流阀11阀芯的弹簧端P2口,比例换向阀组1的P口压力油连接定差溢流阀11阀芯的P1口,当P2压力变化时,定差溢流阀11的P1口压力随定差溢流阀11的P2口变化,保证压力差保持不变,因而通过第一电液比例阀12、第二电液比例阀15的流量不变。比例换向阀组1的P口压力油连接第一定差减压阀14的油口P3口,经过第一定差减压阀14,接通第一电液比例阀12的压力油口P4,第一电液比例阀12的压力油口P4口压力作用于第一定差减压阀14阀芯的一端,第一电液比例阀12的A1、B1口的压力油接通第一定差减压阀14阀芯的弹簧端。保证通过第一电液比例阀12的压力差为第一定差减压阀14的弹簧力,从而保证通过第一电液比例阀12的流量保持不变。同理得到通过第二电液比例阀15的流量保持不变。进一步地,比例换向阀组1的P口连接挖机的高压油源5,其T口与L口与油箱6连接。进一步地,左液压马达2与右液压马达3为同类型液压马达,图3所示为液压马达同步系统的应用,左液压马达2与右液压马达3安装于污泥固化装置的搅拌支臂的左右滚筒中,为搅拌滚筒提供动力。进一步地,第一电液比例阀12与第二电液比例阀15为同类型器件,第一梭阀13与第二梭阀16为同类型器件,第一定差减压阀14与第二定差减压阀17为同类型器件。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固化装置液压马达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比例换向阀组、左液压马达、右液压马达和PLC系统,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的A1、B1口分别与左液压马达的A3、B3口连接,其A2、B2口分别与右液压马达的A4、B4口连接,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电控制信号、所述左液压马达转速传感器电信号和所述右液压马达转速传感器电信号均连接于PLC系统;/n所述比例换向阀组包括定差溢流阀、第一电液比例阀、第一梭阀、第一定差减压阀、第二电液比例阀、第二梭阀、第二定差减压阀、减压阀和液压阀块,所述定差溢流阀的P1口、所述第一定差减压阀的P3口、所述第二定差减压阀的P5口和所述减压阀通过内部通道与比例换向阀组的P口连通,所述第一电液比例阀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的A1、B1口、所述第一梭阀和所述第一定差减压阀的P4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液比例阀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组A2、B2口、所述第二梭阀和所述第二定差减压阀的P6口连接,所述定差溢流阀的P2口与所述第一梭阀、第二梭阀依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固化装置液压马达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比例换向阀组、左液压马达、右液压马达和PLC系统,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的A1、B1口分别与左液压马达的A3、B3口连接,其A2、B2口分别与右液压马达的A4、B4口连接,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电控制信号、所述左液压马达转速传感器电信号和所述右液压马达转速传感器电信号均连接于PLC系统;
所述比例换向阀组包括定差溢流阀、第一电液比例阀、第一梭阀、第一定差减压阀、第二电液比例阀、第二梭阀、第二定差减压阀、减压阀和液压阀块,所述定差溢流阀的P1口、所述第一定差减压阀的P3口、所述第二定差减压阀的P5口和所述减压阀通过内部通道与比例换向阀组的P口连通,所述第一电液比例阀与所述比例换向阀组的A1、B1口、所述第一梭阀和所述第一定差减压阀的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宗胜刘本森刘汉涛梅邵锋张俊峰刘兆文
申请(专利权)人: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