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豪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饮料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162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饮料杯,包括分别具有容腔的外杯、内杯以及托盘,所述内杯设于外杯内上部,内杯底部与外杯形成第一腔室,所述托盘设于内杯中且托盘底部与内杯形成第二腔室,所述托盘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外沿,第一外沿高于内杯顶部开口,所述托盘外周贴于内杯内壁且与内杯内壁形成至少一从托盘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下方的第一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杯盛有饮品,托盘盛有固体食品,内杯放有干冰,干冰气化成烟,沿着第一通道往托盘第一外沿下方排出,形成烟雾缭绕的视觉效果,同时不影响饮品及固体食品享用。

A multifunctional drink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饮料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杯子,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饮料杯。
技术介绍
传统的饮料杯只具有饮用饮料的单一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本申请人在传统的饮料杯进行了改进,设计一款可饮品及固体食品共同享用且视觉体验好的饮料杯,具有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功能饮料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饮料杯,包括分别具有容腔的外杯、内杯以及托盘,所述内杯设于外杯内上部,内杯底部与外杯形成第一腔室,所述托盘设于内杯中且托盘底部与内杯形成第二腔室,所述托盘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外沿,第一外沿高于内杯顶部开口,所述托盘外周贴于内杯内壁且与内杯内壁形成至少一从托盘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下方的第一通道。优选的,所述内杯外周贴于外杯内壁且与外杯内壁形成至少一从内杯底部通向内杯顶部开口的第二通道,托盘外周设有至少一部分套于第一通道且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上方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出口处的第一外沿位置上设有通孔或缺口。优选的,所述托盘外周上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内杯顶部开口的凸部,所述托盘通过凸部卡于内杯上部。优选的,所述内杯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沿,所述内杯通过所述第二外沿套于所述外杯顶部开口。优选的,所述外杯为具有倾度且杯口外径大于杯底外径的杯体。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由设于托盘外周的第一沟槽与内杯内壁形成的。优选的,所述托盘第一外沿形状为梅花形。优选的,所述外杯、内杯以及托盘均为食品级PP塑料材料制成。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吸管,所述吸管分别经第三通道、第二通道伸至外杯容腔内底部。优选的,还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为球面状,卡扣于所述第一外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外杯盛有饮品,托盘盛有固体食品,内杯放有干冰,干冰气化成烟,沿着第一通道往托盘第一外沿下方排出,形成烟雾缭绕的视觉效果,同时不影响饮品及固体食品享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托盘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内杯的构造示意图;图5为图4A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三托盘的构造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三内杯的构造示意图;图8为盖体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外杯,2-内杯,3-托盘,4-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6-第三通道,7-第一沟槽,8-盖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饮料杯,包括分别具有容腔的外杯1、内杯2以及托盘3,所述内杯2设于外杯1内上部,内杯2底部与外杯形成第一腔室,所述托盘3设于内杯中且托盘3底部与内杯2形成第二腔室,所述托盘3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外沿,第一外沿高于内杯顶部开口,所述托盘3外周贴于内杯2内壁且与内杯2内壁形成8个从托盘3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下方的第一通道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3外周上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内杯2顶部开口的凸部,所述托盘3通过凸部卡于内杯上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杯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沿,所述内杯2通过所述第二外沿套于所述外杯顶部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杯1为具有倾度且杯口外径大于杯底底部的杯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4由设于托盘外周的第一沟槽7与内杯内壁形成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第一外沿形状为梅花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杯、内杯以及托盘均为食品级PP塑料材料制成。实施例二如图2-5所示,一种多功能饮料杯,包括分别具有容腔的外杯1、内杯2以及托盘3,所述内杯2设于外杯1内上部,内杯2底部与外杯形成第一腔室,所述托盘3设于内杯中且托盘3底部与内杯2形成第二腔室,所述托盘3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外沿,第一外沿高于内杯顶部开口,所述托盘3外周贴于内杯2内壁且与内杯2内壁形成7个从托盘3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下方的第一通道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杯2外周贴于外杯1内壁且与外杯1内壁形成1个从内杯2底部通向内杯2顶部开口的第二通道5,托盘3外周设有1个部分套于第一通道4且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上方的第三通道6,所述第三通道出口处的第一外沿位置上设有通孔。另外,还包括1根吸管,所述吸管分别经第三通道6、第二通道5伸至外杯容腔内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3外周上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内杯2顶部开口的凸部,所述托盘3通过凸部卡于内杯2上部,凸部为弧面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杯2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沿,所述内杯2通过所述第二外沿套于所述外杯1顶部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杯1为具有倾度且杯口外径大于杯底外径的杯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4由设于托盘外周的第一沟槽7与内杯内壁形成的,第一沟槽7可以为纵向的,也可以为具有倾度螺旋向上的,不以附图形状为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第一外沿形状为梅花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杯、内杯以及托盘均为食品级PP塑料材料制成。实施例三如图6-7所示,一种多功能饮料杯,包括分别具有容腔的外杯1、内杯2以及托盘3,所述内杯2设于外杯1内上部,内杯2底部与外杯形成第一腔室,所述托盘3设于内杯中且托盘3底部与内杯2形成第二腔室,所述托盘3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外沿,第一外沿高于内杯顶部开口,所述托盘3外周贴于内杯2内壁且与内杯2内壁形成6个从托盘3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下方的第一通道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杯2外周贴于外杯1内壁且与外杯1内壁形成1个从内杯2底部通向内杯2顶部开口的第二通道5,托盘3外周设有2个部分套于第一通道4且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上方的第三通道6,所述第三通道出口处的第一外沿位置上设有通孔。另外,还包括2根吸管,所述吸管分别经第三通道6、第二通道5伸至外杯容腔内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3外周上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内杯2顶部开口的凸部,所述托盘3通过凸部卡于内杯2上部,凸部为弧面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杯2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沿,所述内杯2通过所述第二外沿套于所述外杯1顶部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杯1为具有倾度且杯口外径大于杯底外径的杯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4由设于托盘外周的第一沟槽7与内杯内壁形成的,第一沟槽7可以为纵向的,也可以为具有倾度螺旋向上的,不以附图形状为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第一外沿形状为梅花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杯、内杯以及托盘均为食品级PP塑料材料制成。值得说明的是,实施例一至三的托盘第一外沿形状为梅花形,不仅仅只是为了外观好看,梅花形的花瓣可用于手拎起,缩小第一外沿内圈,节省材料。享用时,实施例一至三的的内杯与托盘形成的地儿腔室中放置干冰生烟,烟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饮料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具有容腔的外杯、内杯以及托盘,所述内杯设于外杯内上部,内杯底部与外杯形成第一腔室,所述托盘设于内杯中且托盘底部与内杯形成第二腔室,所述托盘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外沿,第一外沿高于内杯顶部开口,所述托盘外周贴于内杯内壁且与内杯内壁形成至少一从托盘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下方的第一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饮料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具有容腔的外杯、内杯以及托盘,所述内杯设于外杯内上部,内杯底部与外杯形成第一腔室,所述托盘设于内杯中且托盘底部与内杯形成第二腔室,所述托盘顶部开口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外沿,第一外沿高于内杯顶部开口,所述托盘外周贴于内杯内壁且与内杯内壁形成至少一从托盘底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下方的第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外周贴于外杯内壁且与外杯内壁形成至少一从内杯底部通向内杯顶部开口的第二通道,托盘外周设有至少一部分套于第一通道且延伸至所述第一外沿上方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出口处的第一外沿位置上设有通孔或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饮料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外周上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内杯顶部开口的凸部,所述托盘通过凸部卡于内杯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饮料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