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豪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49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防护结构,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包括:桥梁本体和两个设置在桥梁本体两侧的防护堤,所述桥梁本体一侧搭设在一个所述防护堤上,所述桥梁本体另一侧搭设在另一个所述防护堤上;所述防护堤内设置储物空间,所述防护堤顶面上设置连通所述储物空间的第一漏液槽。车辆事故中喷洒出的液体喷洒在设置在桥梁本体两侧的防护堤上,在防护堤顶面设置的第一漏液槽中流至防护堤内的储物空间中储存,防止液体洒出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
,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是交通路网的关键节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变化较大,有的跨越河流,有的跨越湖泊,还有的跨越峡谷。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不仅要重视行驶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而且要重视车辆事故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跨越水源保护区的桥梁。现有的桥梁上通过设置抗冲击和抗碰撞的护栏保护失控车辆,防止车辆掉落桥下。但对车辆事故中产生的抛洒物并无防护处理,如运输化学药品的车辆发生意外时,化学药品洒出落入桥下即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防护结构,将车辆事故中喷洒出的液体收集起来,防止洒出污染环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桥梁防护结构,包括:桥梁本体和两个设置在桥梁本体两侧的防护堤,所述桥梁本体一侧搭设在一个所述防护堤上,所述桥梁本体另一侧搭设在另一个所述防护堤上;所述防护堤内设置储物空间,所述防护堤顶面上设置连通所述储物空间的第一漏液槽。可选地,所述防护堤的顶面为弧面,所述第一漏液槽设置于所述防护堤的顶面上高度最低的位置,所述防护堤的顶面的高度从两侧向所述第一漏液槽所在位置依次减小。可选地,所述防护堤上还设置多个第二漏液槽,所述第一漏液槽和所述第二漏液槽均为长条状且沿所述桥梁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可选地,所述储物空间内设置浮子开关,所述桥梁本体上设置报警器,所述报警器通过浮子开关控制。可选地,所述桥梁本体包括桥梁和护栏,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护栏上。可选地,所述护栏上还设置报警灯,所述报警灯通过浮子开关控制。可选地,所述防护堤的顶面上涂设第一防腐层。可选地,所述第一防腐层为氟碳防腐涂料。可选地,所述储物空间的内壁涂设第二防腐层。可选地,所述第二防腐层为氟碳防腐涂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桥梁防护结构,桥梁上车辆事故中喷洒出的液体喷洒在设置在桥梁两侧的防护堤上,在防护堤顶面设置的漏液槽中流至防护堤内的储物空间中储存,防止液体洒出污染环境。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桥梁防护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桥梁防护结构的报警器和报警灯连接示意图。图中:1、桥梁本体;101、桥梁;102、护栏;2、防护堤;3、储物空间;4、第一漏液槽;5、浮子开关;6、报警器;7、报警灯;8、第二漏液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防护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桥梁本体1和两个防护堤2,两个防护堤2分别位于桥梁本体1的两侧。其中桥梁本体1的一侧搭设在一个防护堤2上,桥梁本体1的另一侧搭设在另一个防护堤2上。防护堤2设置为中空形成储物空间3,在防护堤2顶面上设置连通储物空间3的第一漏液槽4,使得液体能够通过第一漏液槽4流入储物空间3储存。如此设置,当车辆发生事故造成燃油和运输物等液体泄漏或喷洒时,喷洒或泄漏的液体落在防护堤2的顶面上,从第一漏液槽4流入储物空间3内储存起来,防止泄漏的液体落到桥梁本体1的下方导致环境污染。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将防护堤2的顶面设置为弧面,将第一漏液槽4设置于防护堤2的顶面上高度最低的位置。而且防护堤2的顶面的高度从两侧向第一漏液槽4所在位置依次减小。这样,无论液体喷洒在防护堤2的顶面上的任何位置,均可沿防护堤2的顶面滑落至第一漏液槽4,从第一漏液槽4中流入储物空间3内储存起来,保证液体收集完全,防止液体残留在防护堤2的顶面上。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防护堤2的顶面上设置多个第二漏液槽8,第二漏液槽8连通储物空间3。多个第二漏液槽8沿防护堤2的顶面分布,喷洒在防护堤2的顶面上的液体可以在不同高度的第二漏液槽8中流至储物空间3中,起到分流的作用,同时减少液体在防护堤2的顶面上的流动距离,收集效果更佳。其中第一漏液槽4和第二漏液槽8均为长条状且沿桥梁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收集范围更大,防止喷洒在防护堤2的顶面上的液体无法准确地流至第一漏液槽4和第二漏液槽8。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储物空间3内的指定高度设置浮子开关5,在桥梁本体1上设置报警器6,将报警器6与浮子开关5电连接,使得浮子开关5控制报警器6的开启与关闭。这样设置,当储物空间3内的液体高度超过浮子开关5所在的指定高度时,浮子开关5连通,报警器6启动报警,指示工作人员处理储物空间3内的液体,防止液体溢出。工作人员处理后,液面下降至浮子开关5下方,浮子开关5断开,报警器6关闭。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桥梁本体1包括桥梁101和护栏102,护栏102设置在桥梁101顶面的两侧。将报警器6设置在护栏102上。如此设置,报警器6启动报警时,更加便于声音传播,防止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听到而没有及时清理储物空间3内的液体,造成液体外泄,污染环境。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护栏102上设置报警灯7,将报警灯7与浮子开关5电连接,使得浮子开关5控制报警灯7的开启与关闭。这样设置,当储物空间3内的液体高度超过浮子开关5所在的指定高度时,浮子开关5连通,报警器6启动报警,报警灯7启动闪烁亮起,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察觉。工作人员处理后,液面下降至浮子开关5下方,浮子开关5断开,报警器6关闭,报警灯7关闭。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在防护堤2的顶面上涂设第一防腐层。防止喷洒的液体中含有腐蚀性物质而破坏防护堤2的顶面,影响正常使用。其中,第一防腐层可以为氟碳防腐涂料。氟碳防腐涂料具有超强的耐候性、防腐蚀性和优良的自洁性。其附着力好,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强,保光保色性好,可以耐酸、耐碱、耐水、耐盐以及耐一般化学品。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在储物空间3的内壁涂设第二防腐层。防止流入储物空间3的液体中含有腐蚀性物质而破坏防护堤2的顶面,影响正常使用。其中,第二防腐层为氟碳防腐涂料。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本体(1)和两个设置在桥梁本体(1)两侧的防护堤(2),所述桥梁本体(1)一侧搭设在一个所述防护堤(2)上,所述桥梁本体(1)另一侧搭设在另一个所述防护堤(2)上;所述防护堤(2)内设置储物空间(3),所述防护堤(2)顶面上设置连通所述储物空间(3)的第一漏液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本体(1)和两个设置在桥梁本体(1)两侧的防护堤(2),所述桥梁本体(1)一侧搭设在一个所述防护堤(2)上,所述桥梁本体(1)另一侧搭设在另一个所述防护堤(2)上;所述防护堤(2)内设置储物空间(3),所述防护堤(2)顶面上设置连通所述储物空间(3)的第一漏液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堤(2)的顶面为弧面,所述第一漏液槽(4)设置于所述防护堤(2)的顶面上高度最低的位置,所述防护堤(2)的顶面的高度从两侧向所述第一漏液槽(4)所在位置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堤(2)上还设置多个第二漏液槽(8),所述第一漏液槽(4)和所述第二漏液槽(8)均为长条状且沿所述桥梁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空间(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李明张冉王志豪李亚辉张忆卢豪杰李慧艳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