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999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包括混凝土支撑梁的本体,该本体内设置有若干钢筋,所述钢筋的两端部分别位于本体的外部,所述钢筋的外露端部套装有连接套筒。本支撑梁由多段模块化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构成,通过连接套筒进行连接,连接段之间采用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使两者形成整体,以保证基坑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支撑安全可靠、节约工期,并且拆除后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可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明挖基坑进行支撑保护,防止支撑体系对基坑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节约工期,制作方便,安全可靠,易于实施,支撑安全可靠、而且可循环使用,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A kind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upport beam that can be re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
本技术属于工程建设领域,涉及支撑梁,尤其是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周边环境,基坑周边重要建筑物、城市道路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也可能出现许多不可控情况。例如,在车站建设过程中既需要对既有建(构)筑物进行保护,又要确保工程本身的安全性和进展顺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基坑内支撑大多数采用混凝土支撑梁,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在土方施工过程中需要等支撑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施工,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在主体底板(中板、顶板)结构施工完成后,需对支撑梁进行拆除,传统施工方法对主体结构及围护结构影响较大,容易发生渗漏水现象,并且拆除时间较长,影响整体施工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特专利技术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该支撑梁结构简单、支撑安全可靠、节约工期、可循环使用。本技术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包括混凝土支撑梁的本体,该本体内设置有若干钢筋,所述钢筋的两端部分别位于本体的外部,所述钢筋的外露端部套装有连接套筒。而且,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面制有容纳钢筋的通孔,该连接套筒的外壁设置有进浆口和出浆口。而且,所述进浆口及出浆口与连接套筒一体制成。而且,所述连接套筒的通孔内设置密封圈。而且,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吊装环。而且,所述本体的长度H为4至6m。而且,所述钢筋的外露长度为15cm。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支撑梁由多段模块化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构成,通过连接套筒进行连接,连接段之间采用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使两者形成整体,以保证基坑安全。2、本支撑梁解决了现浇混凝土支撑中工期长、后期拆除难度大、易对围护结构造成伤害、钢筋及混凝土浪费严重的问题,通过提前制作多个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将多段预制混凝土支撑梁拼接成一个支撑体系。3、本技术结构简单、支撑安全可靠、节约工期,并且拆除后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可循环使用。本技术对明挖基坑进行支撑保护,防止支撑体系对基坑造成伤害。本技术有效节约工期,制作方便,安全可靠,易于实施,支撑安全可靠、而且可循环使用,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套筒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1-本体、2-钢筋、3-连接套筒、3A-进浆口、3B-出浆口、3C-通孔、4-冠梁、5-吊装环、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如图1所示,包括混凝土支撑梁的本体1,该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钢筋2,所述钢筋2的两端部分别位于本体1的外部,所述钢筋2的外露端部套装有连接套筒3,所述连接套筒3用于连接冠梁4的钢筋。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筒3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连接套筒3的两端面制有容纳钢筋2的通孔3C,该连接套筒的外壁设置有进浆口3A和出浆口3B,为了便于制作,本实施例中的进浆口3A及出浆口3B与连接套筒一体制成。为了保证钢筋2与连接套筒3之间的密封性,所述连接套筒3的通孔3C内设置密封圈6。为了便于吊装,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吊装环5,本实施例附图中的吊装环数量为两个。所述本体1的长度H为4至6m。所述钢筋2的外露长度为15cm。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1、在地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图纸要求布置预制混凝土支撑梁,预制混凝土支撑梁段的长度以4-6m为宜,可预制较小连接段,保证拼装模数;2、在冠梁或者腰梁对应预埋与预制混凝土支撑梁数量及型号相同钢筋,长度为15cm,预制场根据基坑宽度,提前将准备好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运输至现场,预制混凝土支撑梁长度一般设置为6m,其顶部设置吊装环;3、将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吊起至安装位置,并将冠梁或者腰梁的外露钢筋插入预制混凝土支撑梁的连接套筒内,然后向连接套筒的进浆口内注浆,当连接套筒内注满浆后,多余浆料从出浆口流出。钢筋与连接套筒之间填充高强度微膨胀结构性灌浆料,借助灌浆料的微膨胀特性并受到连接套筒的约束作用,增强与钢筋套筒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钢筋应力传递。4、浇注冠梁或者腰梁与预制混凝土支撑梁之间的连接部位,采用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使两者形成整体,以保证基坑安全。5、在主体底板(中板、顶板)结构施工完成后,只需破除后浇部位混凝土,破除完成后,割除连接部位钢筋,对预制混凝土支撑梁进行吊装、储存。需要强调的是,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技术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支撑梁的本体,该本体内设置有若干钢筋,所述钢筋的两端部分别位于本体的外部,所述钢筋的外露端部套装有连接套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支撑梁的本体,该本体内设置有若干钢筋,所述钢筋的两端部分别位于本体的外部,所述钢筋的外露端部套装有连接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面制有容纳钢筋的通孔,该连接套筒的外壁设置有进浆口和出浆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周转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口及出浆口与连接套筒一体制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生春闫文亮周伟善王贤春张家新王珍李霞张杰胡承桢韩世昌张新明王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