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99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安装板和锁紧螺钉,支撑杆竖直设置,安装板固设于支撑杆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板平行于顶梁设置,且安装板背离支撑杆的一侧与顶梁的下表面抵接,并通过锁紧螺钉进行固定,所述安装板垂直于顶梁的方向固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设置的两块竖板,两块竖板置于底板上表面的两端;竖板靠近顶梁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板,底板上表面沿着垂直于顶梁的方向开设有底槽,滑动板的底部置于底槽内;竖板水平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竖板与滑动板转动连接,达到对基坑内顶梁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的效果。

A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建筑物向地下空间发展已成为趋势。建筑物基坑开挖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开挖深度也不断加深,所以基坑支护体系也更受到重视。现有支护体系中包括顶梁以及和支撑顶梁的支撑杆,顶梁水平设置,且顶梁的两端与基坑相对的两侧相抵接,对基坑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杆竖直置于顶梁的下方,且支撑杆的顶端固设有安装板,安装板背离支撑杆的一侧与顶梁的下表相抵接,并使用螺钉对安装板和顶梁进行固定。现有技术在对顶梁进行固定时,仅在顶梁的下表面对顶梁进行固定,连接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以达到对基坑内顶梁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安装板和锁紧螺钉,支撑杆竖直设置,安装板固设于支撑杆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板平行于顶梁设置,且安装板背离支撑杆的一侧与顶梁的下表面抵接,并通过锁紧螺钉进行固定,所述安装板垂直于顶梁的方向固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设置的两块竖板,两块竖板置于底板上表面的两端;竖板靠近顶梁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板,底板上表面沿着垂直于顶梁的方向开设有底槽,滑动板的底部置于底槽内;竖板水平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竖板与滑动板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竖直安装在顶梁的下方,令安装板与顶梁的下表面抵接,并使用锁紧螺钉将安装板和顶梁固定在一起,然后将固定架垂直于顶梁设置,并将固定架的两块竖板置于顶梁的两侧,向着靠近顶梁中心线的方向调节螺纹杆,螺纹杆推动滑动板在底槽内滑动,令滑动板靠近顶梁并与顶梁抵接,滑动板和螺纹杆从顶梁的两侧对顶梁进行固定,相对于只设有安装板的支撑结构,本技术从顶梁的侧面给顶梁增加了固定装置,进一步减少顶梁在垂直于安装板的方向发生晃动,达到对基坑内顶梁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板包括弧形板和平板,弧形板置于平板的上方,且弧形板和平板一体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动板设置为弧形板和平板,平板置于滑槽内,增大平板与滑槽的接触面积,提高滑动板的连接稳定性,弧形板与顶梁接触,使得滑动板与顶梁的接触更紧密,加强弧形板对顶梁的连接,进一步加强滑动板与顶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滑动板对顶梁的稳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与弧形板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杆与平板转动连接,且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与竖板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杆对弧形板进行调节和固定,第二调节板对平板进行调节和固定,且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分别对弧形板、平板起支撑定位作用,从上下两个方向对滑动板进行固定,进一步加强螺纹杆对滑动的固定作用,从而提高滑动板对顶梁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辅助板,辅助板远离底板的一侧沿着靠近支撑杆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且辅助板远离底板的一侧与支撑杆固定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板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且辅助板与底板和支撑杆呈三角形设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加强支撑杆对底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固定架在支撑杆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固定架与顶梁之间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稳定板,稳定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孔,支撑杆竖直插设于连通孔内,稳定板通过锁紧螺钉与地面固定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穿过稳定板的连通孔后再插入到土中,然后将锁紧螺钉穿过稳定板与地面固定,强化了支撑杆底部与地面连接处的硬度,增加支撑杆的稳定效果,提高支撑杆对顶梁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板的上表面固设有两个卡块,且两个卡块置于连通孔的两侧并相对设置;卡块上卡接设置有滑块,滑块靠近支撑杆的一侧固设有加固板,加固板上螺纹连接有加固螺栓,加固螺栓垂直于加固板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竖直插设到稳定板的连通孔以后,沿着靠近支撑杆的方向推动滑块,滑块带动加固板向前并与支撑杆的周向面抵接,拧紧加固螺栓,进一步加强支撑杆底部与稳定板之间的连接,提高支撑杆底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的两侧固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稳定板对应定位孔的位置处开设有腰型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固板与支撑杆抵接并用加固螺栓固定后,使用螺栓将滑槽两侧的连接板与稳定板连接,螺栓穿过连接板的定位孔与稳定版上的腰型孔向连接,加强滑槽与稳定板的连接,从而进一步加强加固板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支撑杆底部的稳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加固板相对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两个加固板从支撑杆的两侧对支撑杆进行固定,增大加固板与支撑杆的接触面积,从两个方向对支撑杆进行固定,使得支撑杆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加固板对支撑杆的稳定支撑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固定架,从垂直于安装板的方向对顶梁进行固定,减少顶梁在水平方向发生晃动的可能性,达到对基坑内顶梁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的效果;2、通过在底板和支撑杆的中间倾斜设置辅助板,且辅助板与底板、支撑杆呈三角形设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加强支撑杆对底板的支撑作用,提高固定架与顶梁之间的固定效果;3、通过在稳定板和支撑杆之间设置加固板,增大稳定板和支撑杆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加强支撑杆与稳定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支撑杆底部的稳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固定架、辅助板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卡块和滑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杆;2、安装板;3、锁紧螺钉;4、固定架;41、底板;411、底槽;412、辅助板;42、竖板;5、螺纹杆;51、第一调节杆;52、第二调节杆;6、滑动板;61、弧形板;62、平板;7、稳定板;71、连通孔;72、腰型孔;8、卡块;81、滑块;82、加固板;821、加固螺栓;9、连接板;9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1、安装板2、锁紧螺钉3和固定架4,支撑杆1竖直设置,安装板2固设于支撑杆1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板2平行于顶梁设置,且安装板2背离支撑杆1的一侧与顶梁的下表面抵接,并通过锁紧螺钉3进行固定;固定架4置于安装板2的下方并与支撑杆1的顶部固定相连,且固定架4垂直于安装板2设置,固定架4的两侧与顶梁抵接,相对于只设有安装板2的支撑结构,固定架4从顶梁的侧面对顶梁进行固定,进一步减少顶梁在垂直于安装板2的方向发生晃动,达到对基坑内顶梁形成较为稳定的连接的效果。结合图1和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1)、安装板(2)和锁紧螺钉(3),支撑杆(1)竖直设置,安装板(2)固设于支撑杆(1)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板(2)平行于顶梁设置,且安装板(2)背离支撑杆(1)的一侧与顶梁的下表面抵接,并通过锁紧螺钉(3)进行固定,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垂直于顶梁的方向固设有固定架(4),固定架(4)包括底板(41)和垂直于底板(41)设置的两块竖板(42),两块竖板(42)置于底板(41)上表面的两端;竖板(42)靠近顶梁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板(6),底板(41)上表面沿着垂直于顶梁的方向开设有底槽(411),滑动板(6)的底部置于底槽(411)内;竖板(42)水平设置有螺纹杆(5),螺纹杆(5)穿过竖板(42)与滑动板(6)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1)、安装板(2)和锁紧螺钉(3),支撑杆(1)竖直设置,安装板(2)固设于支撑杆(1)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板(2)平行于顶梁设置,且安装板(2)背离支撑杆(1)的一侧与顶梁的下表面抵接,并通过锁紧螺钉(3)进行固定,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垂直于顶梁的方向固设有固定架(4),固定架(4)包括底板(41)和垂直于底板(41)设置的两块竖板(42),两块竖板(42)置于底板(41)上表面的两端;竖板(42)靠近顶梁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板(6),底板(41)上表面沿着垂直于顶梁的方向开设有底槽(411),滑动板(6)的底部置于底槽(411)内;竖板(42)水平设置有螺纹杆(5),螺纹杆(5)穿过竖板(42)与滑动板(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6)包括弧形板(61)和平板(62),弧形板(61)置于平板(62)的上方,且弧形板(61)和平板(62)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包括第一调节杆(51)和第二调节杆(52),第一调节杆(51)与弧形板(61)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杆(52)与平板(62)转动连接,且第一调节杆(51)、第二调节杆(52)与竖板(4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来王松高欣王童满庆林王汝军王强荣伟张书津杜海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工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