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58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3
本申请涉及钢筋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钢筋除锈装置,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从齿轮,所述主体远离从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从齿轮啮合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外齿轮、内凹槽、圆形孔和螺纹槽,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杆和限位圈,所述旋转结构的内侧螺栓连接有打磨结构;通过设置电机、从齿轮、旋转结构、限位结构和打磨结构,使得装置可以通过电机控制从齿轮和旋转结构转动,并通过旋转结构内侧的打磨结构同时对钢筋本体四周进行打磨,减轻了人力负担,加强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利于产品的推广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钢筋处理,具体为钢筋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时常会因为资金紧张、不可抗力因素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停工,停工期间,建筑的部分钢筋条仍未被混凝土包裹住而裸露在空气中,从而与空气中的水分子接触导致生锈,因此需要钢筋除锈装置对其进行除锈。

2、公告号cn217572351u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刷干净锈迹的钢筋除锈装置,包括柱状的除锈装置本体和截头锥状的摩擦件,除锈装置本体横卧,摩擦件以可绕除锈装置本体的横轴线转动的方式装在除锈装置本体的一端上,除锈装置本体内设有电机,电机驱使摩擦件绕所述横轴线转动。

3、上述案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转动钢筋并对钢筋的四周进行打磨,人工负担重的同时,工作效率过低,仍存在缺陷,不利于产品的推广与实际使用,为此我们提出钢筋除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钢筋除锈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转动钢筋并对钢筋的四周进行打磨,人工负担重的同时,工作效率过低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钢筋除锈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从齿轮,所述主体远离从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从齿轮啮合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外齿轮、内凹槽、圆形孔和螺纹槽,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杆和限位圈,所述旋转结构的内侧螺栓连接有打磨结构,所述打磨结构包括固定圈、螺纹孔和打磨圈,所述打磨结构的内侧套设有钢筋本体。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齿轮啮合于从齿轮的底部,所述内凹槽、圆形孔和螺纹槽开于外齿轮的内部,所述圆形孔位于内凹槽的内侧,所述螺纹槽位于圆形孔的两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从齿轮带动旋转结构进行旋转。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于主体底部的前后端,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于限位圈正面的两端。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使得限位结构分布更为合理。

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开于固定圈的两侧,所述固定圈通过螺纹孔螺栓连接于螺纹槽内侧,所述打磨圈固定安装于固定圈的内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固定圈固定打磨结构。

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圈通过内凹槽滑动连接于外齿轮的内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圈对旋转结构进行限位。

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磨圈的数量为若干个,分别为大小规格不同的打磨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不同大小的打磨圈来对不同粗细的钢筋本体进行打磨。

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电机、从齿轮、旋转结构、限位结构和打磨结构,使得装置可以通过电机控制从齿轮和旋转结构转动,并通过旋转结构内侧的打磨结构同时对钢筋本体四周进行打磨,减轻了人力负担,加强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利于产品的推广与实际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筋除锈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从齿轮(4),所述主体(1)远离从齿轮(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5),所述从齿轮(4)啮合有旋转结构(6),所述旋转结构(6)包括外齿轮(601)、内凹槽(602)、圆形孔(603)和螺纹槽(604),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结构(7),所述限位结构(7)包括连接杆(701)和限位圈(702),所述旋转结构(6)的内侧螺栓连接有打磨结构(8),所述打磨结构(8)包括固定圈(801)、螺纹孔(802)和打磨圈(803),所述打磨结构(8)的内侧套设有钢筋本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601)啮合于从齿轮(4)的底部,所述内凹槽(602)、圆形孔(603)和螺纹槽(604)开于外齿轮(601)的内部,所述圆形孔(603)位于内凹槽(602)的内侧,所述螺纹槽(604)位于圆形孔(60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01)固定安装于主体(1)底部的前后端,所述连接杆(701)固定安装于限位圈(702)正面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802)开于固定圈(801)的两侧,所述固定圈(801)通过螺纹孔(802)螺栓连接于螺纹槽(604)内侧,所述打磨圈(803)固定安装于固定圈(80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702)通过内凹槽(602)滑动连接于外齿轮(60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圈(803)的数量为若干个,分别为大小规格不同的打磨圈(803)。

...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除锈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从齿轮(4),所述主体(1)远离从齿轮(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5),所述从齿轮(4)啮合有旋转结构(6),所述旋转结构(6)包括外齿轮(601)、内凹槽(602)、圆形孔(603)和螺纹槽(604),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结构(7),所述限位结构(7)包括连接杆(701)和限位圈(702),所述旋转结构(6)的内侧螺栓连接有打磨结构(8),所述打磨结构(8)包括固定圈(801)、螺纹孔(802)和打磨圈(803),所述打磨结构(8)的内侧套设有钢筋本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601)啮合于从齿轮(4)的底部,所述内凹槽(602)、圆形孔(603)和螺纹槽(604)开于外齿轮(60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东富华王松苗连斌杨晓龙赵全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工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