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91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包括竹耙本体,所述竹耙本体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外管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耙齿,所述耙齿通过转动轴固定在外管上,所述耙齿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内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销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卡珠,所述卡珠与卡孔相配合,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一,所述开口一与耙齿相配合,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开口二,所述开口二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转动轴相配合,该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设计合理,适合推广。

A kind of folding and shrinking bamboo r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
本技术涉及竹耙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
技术介绍
竹耙就是竹子做的耙子,它的制作方法很烦琐,首先要比较粗的竹子,把它锯成长约60--70厘米,然后用刀劈开,劈成宽约1厘米的条,厚度0.3厘米左右,然后用火烤使之尖部弯曲、冷却后就会固定,在用柳条在底部编制完成,它主要在农村使用,收了麦子晾晒的时候,可以用它来搅动,使之干的快些,现有的竹耙在使用的同时无法根据使用的对象调节耙齿之间的间隙,无法进行调节使用,功能单一,另外,现有的竹耙大多比较庞大,在不使用时占用放置空间,功能单一。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新颖,使用的同时能够内管和外管相配合推动固定板在开槽内进行移动,通过固定销与开槽相配合对耙齿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包括竹耙本体,所述竹耙本体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外管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耙齿,所述耙齿通过转动轴固定在外管上,所述耙齿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内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销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卡珠,所述卡珠与卡孔相配合,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一,所述开口一与耙齿相配合,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开口二,所述开口二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转动轴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管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卡珠固定在弹簧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开口二的长度大于开口一的长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轴通过安装孔固定在外管上,所述耙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孔的数量为3个,所述卡孔之间的距离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内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凸块安装在卡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开槽的长度与卡孔之间的长度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包括外管、内管、卡孔、耙齿、转动轴、固定板、开槽、固定销、开口一、安装孔、卡珠、开口二、滑槽、凸块、卡槽。1.该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固定板通过固定销在开槽内部进行移动,通过固定板为U型结构可随着耙齿进行移动,固定板带动耙齿进行移动,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进行调节耙齿之间的间隙进行使用,使用便捷。2.该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通过不同位置的卡孔与卡珠相配合对耙齿的间距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凸块和卡槽相配合防止内管在外管内部滑动所造成的影响。3.该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通过卡孔与卡珠相配合进行固定的同时,根据不同位置的卡孔对耙齿的展开角度不同,当不使用时,将耙齿之间的间隙收缩到最小,便于收纳,使用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的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内管与外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管、2-内管、3-卡孔、4-耙齿、5-转动轴、6-固定板、7-开槽、8-固定销、9-开口一、10-安装孔、11-卡珠、12-开口二、13-滑槽、14-凸块、15-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包括竹耙本体,所述竹耙本体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1的内部设置有内管2,所述外管1上设置有卡孔3,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置有耙齿4,所述耙齿4通过转动轴5固定在外管1上,所述耙齿4上设置有开槽7,所述开槽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销8,所述内管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销8安装在固定板6上,所述内管2上设置有卡珠11,所述卡珠11与卡孔3相配合,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一9,所述开口一9与耙齿4相配合,所述内管2上设置有开口二12,所述开口二12的顶部设置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与转动轴5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管2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卡珠11固定在弹簧上,通过弹簧产生的弹力使卡珠固定在卡孔的内部,防止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开口二12的长度大于开口一9的长度,通过开口之间与耙齿相配合,有效避免耙齿与外管和内管之间相碰撞从而影响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轴5通过安装孔10固定在外管1上,所述耙齿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10相配合,通过转动轴固定耙齿,在使用时提供便捷力,使用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孔3的数量为3个,所述卡孔3之间的距离相同,通过固定位置的卡孔可以精准控制耙齿的张开大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块14,所述内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15,所述凸块14安装在卡槽15的内部,通过凸块与卡槽相配合避免内管在外管内部发生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开槽7的长度与卡孔3之间的长度相同,通过不同位置的卡孔使固定板通过固定销在开槽的位置相同。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装置时,根据需要使用的物体的大小进行选择调节耙齿4之间的间距大小,通过按压卡珠11,卡珠11通过弹簧在凹槽内部进行收缩,通过卡珠11与卡孔3相分离,通过不同位置的卡孔3与卡珠11相配合使内管2通过固定板6上的固定销8在开槽7内部移动的距离相同,根据需要将内管2上的卡珠11在卡孔3上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耙齿4距离的调整,内管2和外管1分别通过开口一9和开口二12与耙齿4相配合,有效避免因开口的大小对耙齿4的移动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多样,当在使用的同时,内管2在外管1的内部进行前后移动,前后移动的同时通过凸块14和卡槽15相配合避免内管2在外管1内部发生转动所造成的损害,增加使用寿命,将对本装置进行收纳时,通过卡珠11在卡孔3内部进行收缩,使固定板6通过固定销8移动到最顶端,使耙齿4之间收缩到最小间距,从而缩小范围,功能多样。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包括竹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耙本体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1)的内部设置有内管(2),所述外管(1)上设置有卡孔(3),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置有耙齿(4),所述耙齿(4)通过转动轴(5)固定在外管(1)上,所述耙齿(4)上设置有开槽(7),所述开槽(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销(8),所述内管(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销(8)安装在固定板(6)上,所述内管(2)上设置有卡珠(11),所述卡珠(11)与卡孔(3)相配合,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一(9),所述开口一(9)与耙齿(4)相配合,所述内管(2)上设置有开口二(12),所述开口二(12)的顶部设置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与转动轴(5)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包括竹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耙本体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1)的内部设置有内管(2),所述外管(1)上设置有卡孔(3),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置有耙齿(4),所述耙齿(4)通过转动轴(5)固定在外管(1)上,所述耙齿(4)上设置有开槽(7),所述开槽(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销(8),所述内管(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销(8)安装在固定板(6)上,所述内管(2)上设置有卡珠(11),所述卡珠(11)与卡孔(3)相配合,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一(9),所述开口一(9)与耙齿(4)相配合,所述内管(2)上设置有开口二(12),所述开口二(12)的顶部设置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与转动轴(5)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折叠收缩的竹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卡珠(11)固定在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华冯加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知堂竹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