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80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外围设置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的内部设置有气腔,所述气腔的一端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的内部固定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塞子,所述塞子与缓冲垫层之间通过固定绳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顶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上均设置有中间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的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下端增设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将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与地面固定连接,避免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在扶植支撑过程中,与地面接触不稳,发生晃动。

A support frame for peach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
本技术属于农林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
技术介绍
水蜜桃属于球形可食用水果类,水蜜桃有美肤、清胃、润肺、祛痰等功效。它的蛋白质含量比苹果、葡萄高一倍,比梨子高七倍,铁的含量比苹果多三倍,比梨子多五倍,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最高。水蜜桃树属于落叶小乔木植物,一般树高3-4米。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在使用扶植架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与地面相抵触,支撑整个装置的重量,但在扶植架使用过程中,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处于张开状态,与地面接触面小,支撑力小,容易造成扶植架不稳;2、现有的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通过顶板及中间杆对桃枝进行支撑扶植,桃枝与顶板及中间杆相接触,容易发生摩擦,造成桃枝损伤,影响桃树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具有固定装置、保护桃树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包括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外围设置有缓冲垫层(15),所述缓冲垫层(15)的内部设置有气腔(16),所述气腔(16)的一端设置有气口(17),所述气口(17)的内部固定有气管(20),所述气管(20)的内部设置有塞子(18),所述塞子(18)与缓冲垫层(15)之间通过固定绳(19)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所述顶板(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上均设置有中间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中间杆(12)及中间杆(12)与第二支撑杆(3)之间通过滑套(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蜜桃种植用扶植架,包括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外围设置有缓冲垫层(15),所述缓冲垫层(15)的内部设置有气腔(16),所述气腔(16)的一端设置有气口(17),所述气口(17)的内部固定有气管(20),所述气管(20)的内部设置有塞子(18),所述塞子(18)与缓冲垫层(15)之间通过固定绳(19)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所述顶板(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上均设置有中间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中间杆(12)及中间杆(12)与第二支撑杆(3)之间通过滑套(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且位于中间杆(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底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3)上且位于中间杆(1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底杆(4),所述第一底杆(4)与第二底杆(1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远离顶板(2)的一端均固定有固定块(6),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3)的下方均设置有圆盘(10),所述圆盘(10)与固定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霞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凤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