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77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包括种植地和支撑架,种植地上开设有多个阶梯型种植厢;种植厢上设有内种植行和外种植行;种植厢内侧为排水沟;内种植行和外种植行上分别设有内种植垄和外种植垄;内种植垄和外种植垄的周围分别开设有内施水肥沟和外施水肥沟;内施水肥沟和外施水肥沟的之间连接有汇流沟;种植厢上搭建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固定有喷灌管;喷灌管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喷头;喷灌管连接进水管;汇流沟的正上方固定有滴灌管,滴灌管上连接多个滴灌器;滴灌管连接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管理和成熟后采摘猕猴桃,便于施肥和保肥,并能够实现自动浇水和施水肥,节约劳动成本。

Standardized kiwifruit pla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
本技术涉及猕猴桃种植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
技术介绍
猕猴桃(学名:ActinidiachinensisPlanch),也称奇异果(奇异果是猕猴桃的一个人工选育品种,因使用广泛而成为了猕猴桃的代称)。猕猴桃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黄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果肉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猕猴桃是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藤蔓可长达10米左右,主蔓1根或几根,因此,在猕猴桃生长结实过程中需要搭建棚架。现有的棚架多为T型或者平顶大棚架两种栽培架。前者空间利用率低,并且牢固性不好,遇大风吹容易散架;而后者成本太高且只适合地势平缓的果园,并且通风性不好,不利于授粉。传统的山地种植通过在山坡上开设种植穴,搭建棚架进行,这种种植方式通常根据地形进行,不便于施肥和管理,采摘的时候高低错落的棚架更是不便采摘,并且施肥过程容易造成水肥流失,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规范化种植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管理和减少水肥流失的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包括种植地和支撑架,所述种植地上开设有多个阶梯型种植厢;所述种植厢上设有内种植行和外种植行;所述种植厢内侧为排水沟;所述内种植行和外种植行上分别设有内种植垄和外种植垄;所述内种植垄和外种植垄的周围分别开设有内施水肥沟和外施水肥沟;所述内施水肥沟和外施水肥沟的之间连接有汇流沟;所述种植厢上搭建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喷灌管;所述喷灌管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喷头;所述喷灌管连接进水管;所述汇流沟的正上方固定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上连接多个滴灌器;所述滴灌管连接进水管。优选地,所述内种植垄和外种植垄的均开设有种植穴。优选地,所述种植穴深度为60-100cm,所述种植穴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石块层、保肥层、基肥层和种植土层。优选地,所述种植穴与种植穴之间的距离为1.5-3米。优选地,所述内种植垄和外种植垄均为乌龟背型。优选地,所述滴灌器置于所述汇流沟的正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由于在种植地上开设有多个阶梯型种植厢,相比于传统的坡地种植来说,种植厢较为平坦,便于人工管理走动、采摘猕猴桃等;另外平坦的种植厢能够减少水肥的流失,相对于坡地来说,保肥性较好;2、在种植厢内侧为排水沟,当遇到下雨天的时候,过多的雨水能够通过排水沟排出,避免种植厢内积水;3、通过在种植厢内设有内种植垄和外种植垄,内种植垄和外种植垄均高于种植厢,很好避免了种植穴积水;在内种植垄和外种植垄的周围分别开设有内施水肥沟和外施水肥沟;内施水肥沟和外施水肥沟的之间连接有汇流沟,当施肥液或者水的时候,水和肥液通过汇流沟分别进入内施水肥沟和外施水肥沟,使得种植穴周围均分布有水或者肥液,内施水肥沟和外施水肥沟还能够避免水或者肥液的流失,节约了灌溉用水;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支撑杆,并在支撑杆上固定有喷灌管;喷灌管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喷头;喷头处于中心位置,当喷头喷出雾化水,刚好能够覆盖整个支撑架的藤蔓,喷灌效率好,喷灌能够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避免人工施肥的不均匀和消耗较大劳动力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的单个种植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方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包括种植地1和支撑架2,具体地,种植地1上开设有多个阶梯型种植厢11,种植厢11在种植猕猴桃前开垦;种植厢11上设有内种植行3和外种植行4;种植厢11内侧为排水沟12用于排水,避免种植厢11积水;内种植行3和外种植行4上分别设有内种植垄31和外种植垄41,内种植垄31和外种植垄41均为乌龟背型,这样能够避免种植垄积水;内种植垄31和外种植垄41的周围分别开设有内施水肥沟32和外施水肥沟42,内施水肥沟32和外施水肥沟42均为环形,围绕在内种植垄31和外种植垄41外侧;内施水肥沟32和外施水肥沟42的之间连接有汇流沟34;种植厢11上搭建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部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上固定有喷灌管6;喷灌管6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喷头61;喷灌管6连接进水管;汇流沟34的正上方固定有滴灌管7,滴灌管7上连接多个滴灌器71;滴灌管7连接进水管,滴灌器71置于汇流沟34的正上方,喷出水刚好掉落至两个内施水肥沟32和外施水肥沟42和汇流沟34之间;当需要进行灌溉的时候,通过将进水管接入水肥一体机,利用水泵将水输送至滴灌管7和/或喷灌管7内,即可进行施水肥工作。本技术的内种植垄31和外种植垄41的均开设有种植穴8。种植穴8深度为60-100cm,种植穴8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石块层81、保肥层82、基肥层83和种植土层84。具体地,该石块层81的作用起到沥水透气作用,能够将种植穴8内的水沥过至底部,避免种植穴8积水,保肥层82包括下层的无纺布层和上层的泥土层,能够避免肥力流失,基肥层83主要为有机肥埋在种植土层84底部,后期会逐渐发酵,使得土壤变得疏松,避免种植土层84板结,发酵腐烂过程还释放养分,给幼苗提供一定的营养;种植土层84为腐殖土层。种植穴8与种植穴8之间的距离为1.5-3米。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包括种植地(1)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地(1)上开设有多个阶梯型种植厢(11);所述种植厢(11)上设有内种植行(3)和外种植行(4);所述种植厢(11)内侧为排水沟(12);所述内种植行(3)和外种植行(4)上分别设有内种植垄(31)和外种植垄(41);所述内种植垄(31)和外种植垄(41)的周围分别开设有内施水肥沟(32)和外施水肥沟(42);所述内施水肥沟(32)和外施水肥沟(42)的之间连接有汇流沟(34);所述种植厢(11)上搭建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固定有喷灌管(6);所述喷灌管(6)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喷头(61);所述喷灌管(6)连接进水管;所述汇流沟(34)的正上方固定有滴灌管(7),所述滴灌管(7)上连接多个滴灌器(71);所述滴灌管(7)连接进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桃规范化种植场,包括种植地(1)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地(1)上开设有多个阶梯型种植厢(11);所述种植厢(11)上设有内种植行(3)和外种植行(4);所述种植厢(11)内侧为排水沟(12);所述内种植行(3)和外种植行(4)上分别设有内种植垄(31)和外种植垄(41);所述内种植垄(31)和外种植垄(41)的周围分别开设有内施水肥沟(32)和外施水肥沟(42);所述内施水肥沟(32)和外施水肥沟(42)的之间连接有汇流沟(34);所述种植厢(11)上搭建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固定有喷灌管(6);所述喷灌管(6)上等距连接有若干个喷头(61);所述喷灌管(6)连接进水管;所述汇流沟(34)的正上方固定有滴灌管(7),所述滴灌管(7)上连接多个滴灌器(71);所述滴灌管(7)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华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安州区开创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