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577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2:22
一种电缆终端,包括电容型的绝缘套筒,所述绝缘套筒设有用于容纳电缆的空腔,在绝缘套筒与电缆之间设有应力锥,所述应力锥位于远离电缆终端的进线端的另一端,所述绝缘套筒包括多个与绝缘层交替设置的电容屏,其中最内侧的电容屏为接地屏,最外侧的电容屏为高压屏,所述高压屏与电缆的电缆导芯电连接,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在与电缆安装连接时,电缆需剥离到电缆导芯外的主绝缘层的部分减少,当电缆在安装不到位或者需要调整时,需要截取和浪费的长度大大减少;而且,在绝缘套筒与电缆之间能够存在免填充的间隙。

Cable ter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终端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高压电器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电缆的电缆终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缆终端通常包括应力锥、绝缘套筒和充填于内部空间的绝缘介质,其中应力锥(也称应力套)的作用是改善电缆根部电场强度;绝缘套筒的作用是包容应力锥和绝缘介质,并支撑电缆终端头和增加外爬电距离,绝缘套筒端部的上法兰与电缆导体的端部固定,绝缘套筒根部的下法兰固定并连接在电缆外皮的接地部分;绝缘介质的作用是充填电场内的气隙,防止放电的发生。通常,电缆终端施工时应将进入电缆终端的电缆部分的半导电层刮掉,以满足高压对地的绝缘要求。应力锥应套装在这一部位,其导电部分与半导电层接触,其绝缘部分与电缆绝缘层接触。近年来,一种干式电容型电缆终端技术出现(如专利CN2582240Y),有了很大进步。由于绝缘套筒中嵌入了电容屏,改善了内部电场,提高了绝缘水平。特别是专利CN105743053A最内层电容屏与电缆导体形成了高压等位仓,在电缆与绝缘套筒之间则不需填充介质,彻底的解决了介质渗漏问题。但是,它如一般电缆终端一样,电缆端部的半导电层同样需要刮掉,还需打磨的很光滑,而这段距离较长,又必须在现场施工(很多时候在塔上),难度较大。而且,如电缆终端损坏需要更换时,必须锯掉这较长的一段电缆,从新刮掉同样长的一段电缆,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有可能因为预留的电缆不够长而无法施工,甚至需要更换新的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安装及更换方便的电缆终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终端,包括电容型的绝缘套筒7,所述绝缘套筒7设有用于容纳电缆10的空腔,在绝缘套筒7与电缆10之间设有应力锥4,所述应力锥4位于远离电缆终端的进线端的另一端,所述绝缘套筒7包括多个与绝缘层交替设置的电容屏,其中最内侧的电容屏为接地屏6,最外侧的电容屏为高压屏5,所述高压屏5与电缆10的电缆导芯电连接。优选的,在绝缘套筒7与电缆10之间存在免填充的间隙。优选的,在绝缘套筒7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法兰9和上法兰2,电缆10从安装法兰9一端穿入绝缘套筒7内,所述应力锥4位于电缆终端内靠近上法兰2所在的一端,在绝缘套筒7外套设有外护套8。优选的,所述绝缘套筒7内的多个电容屏由内到外逐层缩短,且逐渐向远离电缆终端的进线端的一端偏移。优选的,所述应力锥4包括绝缘部分43和导电部分41,所述的绝缘部分43的一端为与绝缘套筒7配合的锥型端42,锥型端42的外侧面与绝缘套筒7一端的锥型槽内侧面紧密压接配合,所述导电部分41位于所述锥型端42的端部内侧,且导电部分41与接地屏6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电部分41包括由内自外且向远离电缆终端的进线端方向延伸的导电瓣44。优选的,所述电缆终端还设有使应力锥4和绝缘套筒7紧密接触的弹性压紧机构3。优选的,所述上法兰2包括与绝缘套筒7连接的密封罩21和与电缆10的电缆导芯连接的端套22,所述端套22套在电缆10的电缆导芯上,另一端延伸到密封罩21外与接线端子1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端套22通过支架23和支架螺钉与绝缘套筒7固定连接。所述的绝缘套筒7的高压屏5通过支架螺钉和支架23与端套22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电缆终端还设有使应力锥4和绝缘套筒7紧密接触的弹性压紧机构3;所述的弹性压紧机构3设置在上法兰2和绝缘套筒7之间,包括弹簧31和与应力锥4配合的应力锥压紧部32,弹簧31一端顶在支架23上,另一端通过应力锥压紧部32推动应力锥4与绝缘套筒7;所述的接地屏6与安装法兰9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应力锥不设置在电缆进入电缆终端的进线端,而是设置在远离进线端的另一端(高压端);二是电容型绝缘套筒内的电容屏不是传统的高压屏在内,接地屏在外,而是接地屏在内,高压屏在外;使得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在与电缆安装连接时,电缆需刮掉的半导电层长度减小,这样不仅减小了现场施工的难度,提高了施工速度,还使得当电缆安装不到位或者需要更换电缆终端时需要截取和浪费的电缆长度大大减少。此外,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使得安装电缆时绝缘套筒与电缆之间的间隙无需填充,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包括电容型的绝缘套筒7,所述绝缘套筒7设有用于容纳电缆10的空腔,在绝缘套筒7与电缆10之间设有应力锥4,所述应力锥4位于远离电缆终端的进线端的另一端,所述绝缘套筒7包括多个与绝缘层交替设置的电容屏,其中最内侧的电容屏为接地屏6,最外侧的电容屏为高压屏5,所述高压屏5与电缆10的电缆导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应力锥不设置在电缆进入的进线端,而是设置在远离进线端的另一端;二是电容型的绝缘套筒内的电容屏不是传统的高压屏在内,接地屏在外,而是接地屏在内,高压屏在外;使得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在与电缆安装连接时,电缆需刮掉的半导电层长度减小,这样不仅减小了现场施工的难度,提高了施工速度,还使得当电缆安装不到位或者需要更换电缆终端时需要截取和浪费的电缆长度大大减少。传统的电缆终端都是高压屏在内,接地屏在外,应力锥设置在进线端即低压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电缆终端完全打破了传统电缆终端的布局结构,提出了全新的布局结构。而且,在绝缘套筒7与电缆10之间存在免填充的间隙。由于绝缘套筒的内侧是地电位,使得安装电缆时绝缘套筒与电缆之间的间隙无需填充,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成本,防止液体或气体介质渗漏,大大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当然,如果安装中非要填充绝缘介质(如变压器油、SF6气体)等,也是可以的,这仍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系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缆终端包括电容型的绝缘套筒7,所述绝缘套筒7设有用于容纳电缆10的空腔,在绝缘套筒7的两端分别设有下法兰9和上法兰2,在绝缘套筒7与电缆10之间设有应力锥4,在绝缘套筒7外套设有外护套8。所述下法兰9的一端为电缆终端的进线端,电缆10从下法兰9一端穿入绝缘套筒7内,所述应力锥4位于远离电缆终端的进线端的另一端,即位于电缆终端内靠近上法兰2所在的一端,位于远离下法兰9的一端。在所述绝缘套筒7的芯体内设有多个与绝缘层交替设置的电容屏,其中最内侧的电容屏为接地屏6,最外侧的电容屏为高压屏5,高压屏5与电缆10的电缆导芯电连接,接地屏6用于接地。优选的,接地屏6通过安装法兰9接地。进一步,所述绝缘套筒7内的多个电容屏,由内到外逐层缩短,且逐渐向远离电缆终端的进线端的一端偏移,即向设有应力锥4的一侧阶梯型的偏移,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变电场分布。所述应力锥4套在电缆10上,内侧与电缆10紧密压接,外侧与绝缘套筒7紧密压接,改善电缆根部电场强度,减少应力集中。所述应力锥4包括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终端,包括电容型的绝缘套筒(7),所述绝缘套筒(7)设有用于容纳电缆(10)的空腔,在绝缘套筒(7)与电缆(10)之间设有应力锥(4),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锥(4)位于远离电缆终端的进线端的另一端,所述绝缘套筒(7)包括多个与绝缘层交替设置的电容屏,其中最内侧的电容屏为接地屏(6),最外侧的电容屏为高压屏(5),所述高压屏(5)与电缆(10)的电缆导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终端,包括电容型的绝缘套筒(7),所述绝缘套筒(7)设有用于容纳电缆(10)的空腔,在绝缘套筒(7)与电缆(10)之间设有应力锥(4),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锥(4)位于远离电缆终端的进线端的另一端,所述绝缘套筒(7)包括多个与绝缘层交替设置的电容屏,其中最内侧的电容屏为接地屏(6),最外侧的电容屏为高压屏(5),所述高压屏(5)与电缆(10)的电缆导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套筒(7)与电缆(10)之间存在免填充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套筒(7)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法兰(9)和上法兰(2),电缆(10)从安装法兰(9)一端穿入绝缘套筒(7)内,所述应力锥(4)位于电缆终端内靠近上法兰(2)所在的一端,在绝缘套筒(7)外套设有外护套(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7)内的多个电容屏由内到外逐层缩短,且逐渐向远离电缆终端的进线端的一端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锥(4)包括绝缘部分(43)和导电部分(41),所述的绝缘部分(43)的一端为与绝缘套筒(7)配合的锥型端(42),锥型端(42)的外侧面与绝缘套筒(7)一端的锥型槽内侧面紧密压接配合,所述导电部分(41)位于所述锥型端(42)的端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浩岳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