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式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529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板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第一导热件,边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及    一第二导热件,呈盖状,且其盖缘延伸出对应于该第一结合部的一第二结合部,在结合该第一导热件与该第二导热件时,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结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蒸发器,应用于散热,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提高产品合格率的平板式蒸发器
技术介绍
如TW463987号文献“可将平板式热管与散热器结合为一体之焊接加工模块”及TW526699号文献“散热装置之制造方法”揭露的近似如图1所示的平板式散热器的结构,此种平板式蒸发器主要包括有铜制的冷凝部11及蒸发部12,两者皆呈盖状,冷凝部11的外部设置有散热鳍片13,内部则设置有补强块15a,以防止冷凝部11在加工过程中变形,蒸发部12的内部设置有毛细结构14及对应于冷凝部11的补强块15a的补强块15b,以防止蒸发部12在加工过程中变形,并在冷凝部11及蒸发部12两者结合后,内部容置有以毛细结构14作动的工作流体16。而这种平板式蒸发器的制作过程,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先设置补强块15a于冷凝部11,且设置毛细结构14及补强块15b于蒸发部12,再将散热鳍片13通过锡焊设于冷凝部11外部,再通过真空硬焊使冷凝部11及蒸发部12两者通过盖缘结合,接着将两者的内部抽真空,并充填工作流体16,但是因为实施真空硬焊的温度较高,所以在真空硬焊的过程中,散热鳍片13之焊锡会被破坏,而使散热鳍片13自冷凝部11掉落,产品合格率不佳。另一种制作过程是先设置补强块15a于冷凝部11,且设置毛细结构14及补强块15b于蒸发部12,并通过真空硬焊使冷凝部11及蒸发部12两者通过盖缘结合,接着将两者的内部抽真空,并充填工作流体16,再将散热鳍片13藉由锡焊设于冷凝部11外部,但是因为锡焊的温度会使得工作流体16膨胀,因而使冷凝部11及蒸发部12翘曲,而无法顺利地供后续使用,产品合格率不佳。基于上述原因,此种平板式蒸发器在加工方面,并不方便,况且其更具有下列缺点(1).在制作的过程中,无法控制毛细结构14的氧化程度,无法确保其品质。(2).在高温焊接的环境下,平板式蒸发器的物理特性会改变,强度会变弱。(3).因为焊接的温度高,所以需要较高的成本。(4).因真空硬焊的温度高达700至800摄氏度,所以多是采用石墨作为制具,但是在真空硬焊的过程中,必须在制具上施加一定的强度,因此会增大制具的损坏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式蒸发器,以提高制作过程中的产品合格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平板式蒸发器包括有一第一导热件,边端具有一第一结合部;及一第二导热件,呈盖状,且其盖缘延伸出对应于该第一结合部的一第二结合部,在结合该第一导热件与该第二导热件时,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的平板式蒸发器,在该第一导热件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所述的平板式蒸发器,该第一导热件可以呈板状。所述的平板式蒸发器,该第一导热件也可以呈盖状,且其盖缘延伸出该第一结合部。所述的平板式蒸发器,该第一导热件的内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第一补强块,而该第二导热件的内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对应于该第一补强块的第二补强块。所述的平板式蒸发器,该第一导热件及该第二导热件在结合后,其间可以充填一工作流体。所述的平板式蒸发器,该第二导热件的内表面上可以设置有一毛细结构。换言之,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平板式蒸发器,主要包括有第一导热件及第二导热件,其中第一导热件边端具有第一结合部,第二导热件呈盖状,且其盖缘延伸出对应于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因此在结合第一导热件与第二导热件时,可使第一结合部对应于第二结合部,再通过焊接的方式,使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所以在焊接时,无需使第一导热件及第二导热件一同处于高温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因仅对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施行焊接,所以温升不大,而不会改变其整体结构的强度,亦不需要用到易损坏的石墨材质的制具,所以成本少,且产品合格率佳。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冷凝部 12-蒸发部 13-散热鳍片 14-毛细结构15a、15b-补强块16-工作流体 21-第一导热件211-散热鳍片212-第一补强块 213-第一结合部22-第二导热件221-第二补强块222-毛细结构 223-第二结合部23-工作流体具体实施方式在图2中,本技术平板式蒸发器的第一实施例主要包括有分别用以提供冷凝及蒸发作用的第一导热件21及第二导热件22,其中第一导热件21呈板状,其外表面通过锡焊而设置有数个散热鳍片211,以作为散热用,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补强块212,以防止第一导热件21在加工过程中变形,而边端则具有第一结合部213。第二导热件22呈盖状,其内表面设置有对应于第一补强块212的第二补强块221,以防止第二导热件22在加工过程中变形,及毛细结构222,且其盖缘延伸出对应于第一结合部213的第二结合部223。在确认毛细结构222的品质无问题后,在结合第一导热件21与第二导热件22时,可使第一结合部213对应于第二结合部223,并使第一补强块212对应于第二补强块221,再通过焊接的方式,使第一结合部213与第二结合部223结合,所以在焊接时,无需使第一导热件21及第二导热件22一同处于高温下,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可控制毛细结构222的氧化程度,以确保其品质,且因本技术仅对第一结合部213及第二结合部223施行焊接,所以温升不大,而不会改变其整体结构的强度,此外,亦不需要用到易损坏的石墨材质的制具,所以成本少,且产品合格率佳。当然,在将第一导热件21及第二导热件22焊接完后,可抽真空,再充填工作流体23至两者的内部,并可以毛细结构222作动。在图3中,本技术平板式蒸发器的第二实施例主要包括有分别用以提供冷凝及蒸发功用的第一导热件21及第二导热件22,其中第一导热件21呈盖状,其外表面通过锡焊而设置有数个散热鳍片211,以作为散热用,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补强块212,以防止第一导热件21在加工过程中变形,而边端的盖缘延伸出第一结合部213。第二导热件22呈盖状,为防止第二导热件22在加工过程中变形,其内表面设置有对应于第一补强块212的第二补强块221,及毛细结构222,且其盖缘延伸出对应于第一结合部213的第二结合部223。在确认毛细结构222的品质无问题后,在结合第一导热件21与第二导热件22时,可使第一结合部213对应于第二结合部223,并使第一补强块212对应于第二补强块221,再通过焊接的方式,使第一结合部213与第二结合部223结合,所以在焊接时,不需使第一导热件21及第二导热件22一同处于高温下,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可控制毛细结构222的氧化程度,以确保其品质,且因本技术仅对第一结合部213及第二结合部223施行焊接,所以温升不大,而不会改变其整体结构的强度,此外,亦不需要用到易损坏的石墨材质的制具,所以成本少,且产品合格率佳。当然,在将第一导热件21及第二导热件22焊接完后,可抽真空,再充填工作流体23至两者的内部,并可以毛细结构222作动。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其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专利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平板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第一导热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书如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