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情基确定方法、虚拟形象驱动方法、装置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部模型处理
,尤其是一种表情基确定方法、虚拟形象驱动方法、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面部模型参数化是构建虚拟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特别适用于特效电影和计算机游戏等场景中。在面部模型参数化中,通过确定面部表情基来驱动虚拟形象的这种技术,能够逼真地创建出各种虚拟形象的表情动画,进而极大地增强虚拟形象的真实感,提升了表现力,带给用户更加沉浸式的体验。所述虚拟形象可以是卡通、虚拟人等虚拟形象,也可以是基于真人外形构建的仿真角色,亦或者是虚拟动物角色。在实现对虚拟形象的驱动工作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准确地获取该虚拟形象的面部模型表情基。现有技术只能获取与真实面部粗略近似的模型,然后基于这个模型从标准模型库(例如3DMM库)中导出一组粗略的表情基,该方法得到的表情基无法准确展现面部的细节特征,导致表情基与真实面部之间的误差较大,不够逼真,进而影响虚拟形象的表情驱动效果,降低了虚拟形象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情基确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情基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面部模型的点云数据,确定体现第一面部特征的第一网格模型;/n根据面部模型中第二面部特征对应的点云数据,确定体现第二面部特征的第二网格模型;/n将所述第一网格模型中第一面部特征上点所在的区域与所述第二网格模型中第二面部特征上点所在的区域进行组合,形成第三网格模型;以及/n根据所述第三网格模型从标准模型库中确定第一表情基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情基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面部模型的点云数据,确定体现第一面部特征的第一网格模型;
根据面部模型中第二面部特征对应的点云数据,确定体现第二面部特征的第二网格模型;
将所述第一网格模型中第一面部特征上点所在的区域与所述第二网格模型中第二面部特征上点所在的区域进行组合,形成第三网格模型;以及
根据所述第三网格模型从标准模型库中确定第一表情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形变迁移的形变项和平滑项;以及
根据所述形变项和平滑项,将第一表情基组上的点形变迁移到所述第三网格模型上,得到第二表情基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面部模型的点云数据,确定体现第一面部特征的第一网格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面部模型的点云数据,从所述标准模型库中获取初步网格模型;
根据所述面部模型上的第一关键点和所述初步网格模型中预先标记的第二关键点,将所述面部模型的点云数据与所述初步网格模型的点云数据进行对齐;以及
根据所述面部模型上的点与所述初步网格模型上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初步网格模型上的点变换到所述面部模型的对应点上,得到所述第一网格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面部模型上的第一关键点和所述初步网格模型中预先标记的第二关键点,将所述面部模型的点云数据与所述初步网格模型的点云数据进行对齐,包括:
将所述面部模型上的点划分为第一面部特征区域和第二面部特征区域,根据所述面部模型上的第一关键点和所述初步网格模型中预先标记的第二关键点,将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区域的点云数据与所述初步网格模型的点云数据进行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面部模型中第二面部特征对应的点云数据,确定体现第二面部特征的第二网格模型,包括:
将所述面部模型中第二面部特征对应的点云数据划分为多个拟合区域和第一过渡区域;其中,所述第一过渡区域的点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拟合区域之间;
根据所述各个拟合区域的拟合前的点,在标准模型库上分别拟合得到各个拟合区域对应的第一捏脸基系数和表情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捏脸基系数和表情系数确定各个拟合区域的拟合后的点;
根据所述各个拟合区域的拟合后的点,确定所述第一过渡区域的拟合后的点;以及
将所述各个拟合区域的拟合后的点和所述第一过渡区域的拟合后的点组合,得到所述第二网格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面部模型中第二面部特征对应的点云数据,确定体现第二面部特征的第二网格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面部模型中第二面部特征对应的点云数据,在标准模型库上拟合得到第一捏脸基系数和表情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捏脸基系数和所述表情系数确定所述面部模型中第二面部特征对应的的拟合后的点;以及
根据所述拟合后的点,确定所述第二网格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拟合区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眼部区域、耳部区域、舌头区域、鼻子区域和嘴巴区域;
当拟合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祥凯,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