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怀鹏专利>正文

一种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23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微波做能源媒体,用溴化锂溶液中的水分子吸收微波的高温发生器,用微波加热溴化锂(LiBr)溶液进行冷热循环。这种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由微波发生器、谐振腔、波导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谐振腔的下方,波导管置于微波发生器与谐振腔之间,通过波导窗口与谐振腔连接;谐振腔上部设置排气口,中部和下部设置溶液进出口,谐振腔内设置微波反射板。微波加热只对溴化锂(LiBr)溶液本身加热,高温发生器的炉体、腔壁几乎不加热,因此热惯性小,有利于精确控制温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属于大型工业空调机组的关键部件

技术介绍
传统溴化锂吸收式水冷机组根据其加热方式不同分为直燃型和蒸汽型,直燃型直接燃烧的是天然气、煤气、轻油等燃料。它的缺点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废气,加剧温室效应,不利于环境保护。2586108Y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的高温发生器,将溴化锂溶液置于换热盘管之内,盘管置于微波谐振腔进行加热,这种设计思路的缺陷是溴化锂溶液接触微波有限,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将溴化锂溶液全部置于微波谐振腔中作为发热源的高温发生器,用微波加热溴化锂(LiBr)溶液进行冷热循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由微波发生器、谐振腔、波导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谐振腔的下方,波导管置于微波发生器与谐振腔之间,通过波导窗口与谐振腔连接;谐振腔上部设置排气口,中部和下部设置溶液进出口,谐振腔内设置微波反射板。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的谐振腔为圆桶形或椭圆桶形,溶液进口沿着桶壁切线方向设置。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谐振腔内的微波反射板设置于溶液上方,留有蒸汽逸出通道。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谐振腔内微波反射板的反射面为粗糙面,反射面局部为凸面镜。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谐振腔内还设置防泄漏反射板。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所述的防泄漏反射板与反射板呈大于10°角度交错设置,覆盖于蒸汽逸出通道的上方。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的微波发生器为多级控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水在微波作用下,水分子会发生剧烈运动,使水温快速升高,水分子是吸收微波的最好介质,因此,水溶液的物质必定吸收微波。对于溴化锂(LiBr)溶液中的溶质溴化锂(LiBr)几乎不吸收微波。本技术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与直燃式高温发生器相比其技术进步效果在于a、能源清洁,无大气污染,不破坏臭氧层,利于环保;b、热惯性小,易于控制微波加热只对溴化锂(LiBr)溶液本身加热,高温发生器的炉体、腔壁几乎不加热,因此热惯性小,有利于精确控制温度。c、热效率高微波加热时,被加热的物体在金属的加热室内,加热室是一个封闭的空腔,微波不外泄,只被溴化锂(LiBr)溶液中的溶剂水本身吸收(溶质溴化锂几乎不吸收微波),因此热效率提高。d、加热速度快常规加热的火焰、蒸汽等加热方式,都是利用热传导原理将热量从被加热物体外部传入内部,逐步使中心温度升高。微波加热是微波深入到溴化锂(LiBr)溶液内部,整体同时均匀加热,不需热传导。e、节约水资源微波发生器的冷却水可反复循环利用。f、适用范围广泛只需提供电力即可制冷制热。g、安全无害微波加热无放射线危害和有害气体排放,无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中1、高温发生器外壳 2、谐振腔 3、排气管 4、进液口5、出液口 6、微波发生器 7、波导管 8、波导窗口 9、反射板10、防泄漏反射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图1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结构示意图和工作过程为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图1中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的谐振腔2体可制成密闭圆桶状或密闭椭圆桶状,稀溶液进口管道4沿桶壁切线方向与桶体连接,如图2所示。其目的是使流入的稀溶液推动高温发生器内的溶液旋转流动.使溶液加热均匀;圆桶状或椭圆桶状可以减小溶液旋转流动的阻力。谐振腔壁内侧应采用导电率高、微波反射效果好的金属材料。为使溴化锂溶液尽可能多地吸收微波,尽量减少蒸汽吸收微波,提高微波加热效率,本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是在溶液液面上方设置金属反射板9,反射板与腔壁预留一定距离的间隙,以便使蒸汽顺利逸出。根据漫反射原理,反射面应尽可能粗糙,局部可作成凸面镜形状,以使上射的微波被均匀反射回溶液。为进一步减少微波从反射板与腔壁的间隙泄漏,在间隙上方设置有一定倾斜角度的防泄露反射板10。该板反射面应光滑、平整,其长度应大于间隙,与反射板9交错设置。在谐振腔壁上,开设波导窗口8,用玻璃、陶瓷、聚丙烯等绝缘材料如微波铁氧体橡胶密封窗口,作为微波入口,连接导波管7,并在连接部位采取防止微波泄露措施(可选用铜等软质地的金属材料做密封垫)。导波管7两端分别连接波导窗口8和微波发生器6。微波发生器的功率可根据制冷量、制热量计算匹配。可采用多组微波发生器多级控制,有利于更好地自动化控制。选择合理的波导模式,以利于更好地调节制冷、制热量,同时可使微波在溴化锂(LiBr)溶液中均匀分布。为了防止微波从谐振腔与外界连通口处泄漏,本技术给出的实施方案是在与谐振腔连接的排气管、进液口和出液口处设置微波密封扼流电路。本技术列举的实施例旨在更进一步地阐明这种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的组合及应用方式,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通过本技术实施例和经由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述均可得到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权利要求1.一种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由微波发生器(6)、谐振腔(2)、波导管(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谐振腔的下方,波导管置于微波发生器与谐振腔之间,通过波导窗口(8)与谐振腔连接;谐振腔上部设置排气口(3),中部和下部设置溶液进出口(4、5),谐振腔内设置微波反射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腔为圆桶形或椭圆桶形,溶液进口(4)沿着桶壁切线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谐振腔内微波反射板(9)设置于溶液上方,留有蒸汽逸出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谐振腔内微波反射板(9)的反射面为粗糙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谐振腔内微波反射板(9)的反射面局部为凸面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谐振腔内还设置防泄漏反射板(1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泄漏反射板(10)与反射板(9)呈大于10°角度交错设置,覆盖于蒸汽逸出通道的上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生器为多级控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谐振腔连接的排气管、进液口和出液口处设置微波密封扼流电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微波做能源媒体,用溴化锂溶液中的水分子吸收微波的高温发生器,用微波加热溴化锂(LiBr)溶液进行冷热循环。这种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由微波发生器、谐振腔、波导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谐振腔的下方,波导管置于微波发生器与谐振腔之间,通过波导窗口与谐振腔连接;谐振腔上部设置排气口,中部和下部设置溶液进出口,谐振腔内设置微波反射板。微波加热只对溴化锂(LiBr)溶液本身加热,高温发生器的炉体、腔壁几乎不加热,因此热惯性小,有利于精确控制温度。文档编号F25B33/00GK2797988SQ20052002395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秦怀鹏, 赵新忠 申请人:秦怀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溴化锂高温发生器,由微波发生器(6)、谐振腔(2)、波导管(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谐振腔的下方,波导管置于微波发生器与谐振腔之间,通过波导窗口(8)与谐振腔连接;谐振腔上部设置排气口(3),中部和下部设置溶液进出口(4、5),谐振腔内设置微波反射板(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怀鹏赵新忠
申请(专利权)人:秦怀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