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化荣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1218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及其检测方法。所述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包括运载船,安装在运载船上的运载装置,安装在运载装置上的固定装置,安装在固定装置上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装置上的检测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上且沿Y方向分布的一对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夹紧组件,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底板底部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用于带动夹紧组件运动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向水下运动的升降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第二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水下桥墩的检测结构及检测方法,该结构解决了现有人工下潜检测危险系数高、检测深度有限的问题。

An underwater bridge pier detection structure and its dete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是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行人等跨越河流、海湾、湖泊、山谷、低地或其他交通线路使用的建筑结构。桥梁是各种道路工程的关键节点,是城市立体交通的主要构成,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起巨大作用。桥梁是一种造价较高的人工构造物,桥梁损坏后修复起来比较困难,严重的可能造成交通中断,甚至出现安全事故等,因此,对桥梁进行有效的养护工作,是延长其使用寿命、满足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保持桥梁的良好状态,对公路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桥梁检测中,对上部结构的检测比较重视,作为桥梁重要承重构件的桥墩则经常被忽视。桥墩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较上部结构更为恶劣,例如,水下较高的静态应力和疲劳应力、水流冲刷、船舶碰撞等,均易导致水下桥墩形成裂缝和损伤,所以需要对水下桥墩进行检测。目前对桥墩的检测多采用蛙人下水进行人工摸排,借助水下摄像机进行外观检测,但是存在以下缺点:一是人工摸排,能够到达水下的深度有限;二是水下情况不明时,人工摸排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包括运载船,安装在运载船上的运载装置,安装在运载装置上且位于运载装置上方、用于夹紧桥墩的固定装置,安装在固定装置上且用于围绕桥墩运动的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装置上且用于记录桥墩损伤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装置包括安装在运载船上的底座,垂直安装在底座上且为U形结构的支撑座,安装在支撑座上且位于支撑座两端的真空吸盘;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真空吸盘上的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上且沿Y方向分布的一对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夹紧组件,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底板底部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用于带动夹紧组件运动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向水下运动的升降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第二驱动组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顶部且位于底板远离运载船一端、沿X方向分布的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底板上且位于底板靠近运载船一端、两端伸出底板的主轴,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柱上的第一转板,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柱上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第一转板对称的第二转板,安装在第一转板一端的第一夹紧板,安装在第二转板一端的第二夹紧板,安装在主轴顶部的主转板,一端与主转板铰接且另一端与第一转板铰接的第一杆,一端与主转板铰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转板铰接的第二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固定板上且位于固定板远离运载船一侧、沿Y方向分布的一对滑杆,位于滑杆上方的传动板,传动板上设有一对沿Y方向分布的滑槽,顶部安装在传动板上且移动地安装在滑杆上的传动座,安装在固定板底部且位于两个滑杆之间、伸缩杆安装在传动板上的第一电动推杆,一端安装在主轴底部且另一端通过滑轮移动地安装在滑槽内的一对转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卷扬机,一端安装在卷扬机上且另一端穿过底板的钢丝绳,安装在钢丝绳上且位于底板下方的升降板,安装在升降板内表面且位于升降板三条边上的第二电动推杆,安装在第二电动推杆伸缩杆上的滚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为U形结构;升降板包括主横板,垂直安装在主横板上且分别位于主横板两端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竖板上且位于第一竖板远离主横板一端的电机,安装在第一竖板上且位于第一竖板靠近主横板一端的电磁铁A,一端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副横板,安装在副横板底部的第三电动推杆,移动地安装在副横板底部且一端安装在第三电动推杆伸缩杆上的辅助板A,安装在第一竖板上且位于第一竖板远离主横板一端的电磁铁B。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竖板上且位于第二竖板远离主横板一端的第四电动推杆,移动地安装在第二竖板底部且一端安装在第四电动推杆伸缩杆上的辅助板B,安装在主横板上的第五电动推杆,移动地安装在主横板底部且一端安装在第五电动推杆伸缩杆上的辅助板C。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A、辅助板B、辅助板C上分别安装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摄像机、照明光源。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如下:S1:驾驶运载船靠近桥墩,桥墩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S2:传动组件带动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夹紧桥墩;S3:运载装置松开支撑板,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滚轮抵接桥墩,卷扬机带动升降板向水下运动;S4:每到达一个测量点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摄像装置完成检测工作。本专利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水下桥墩的检测结构及检测方法,该结构解决了现有人工下潜检测危险系数高、检测深度有限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滑槽与滚轮配合图。图中标记如下:100-运载船。200-运载装置,201-底座,202-支撑座,203-真空吸盘。300-固定装置,301-支撑板,302-底板,303-夹紧组件,304-固定板,305-传动组件,306-第一固定柱,307-第二固定柱,308-主轴,309-第一转板,310-第二转板,311-第一夹紧板,312-第二夹紧板,313-主转板,314-第一杆,315-第二杆,316-滑杆,317-传动板,318-滑槽,320-第一电动推杆,321-转杆,322-滑柱,323-滑轮。400-驱动装置,402-第一驱动组件,403-第二驱动组件,404-卷扬机,405-钢丝绳,406-升降板,407-第二电动推杆,408-滚轮,409-主横板,410-第一竖板,411-第二竖板,412-电机,413-电磁铁A,414-副横板,415-第三电动推杆,416-辅助板A,417-电磁铁B,418-第四电动推杆,419-辅助板B,420-第五电动推杆,421-辅助板C。500-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及其检测方法,包括运载船100,安装在运载船100上的运载装置200,安装在运载装置200上且位于运载装置200上方、用于夹紧桥墩的固定装置300,安装在固定装置300上且用于围绕桥墩运动的驱动装置400,安装在驱动装置400上且用于记录桥墩损伤的检测装置500。运载装置200包括安装在运载船100上的底座201,垂直安装在底座201上且为U形结构的支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包括运载船(100),安装在运载船(100)上的运载装置(200),安装在运载装置(200)上且位于运载装置(200)上方、用于夹紧桥墩的固定装置(300),安装在固定装置(300)上且用于围绕桥墩运动的驱动装置(400),安装在驱动装置(400)上且用于记录桥墩损伤的检测装置(500),其特征在于:/n所述运载装置(200)包括安装在运载船(100)上的底座(201),垂直安装在底座(201)上且为U形结构的支撑座(202),安装在支撑座(202)上且位于支撑座(202)两端的真空吸盘(203);/n所述固定装置(300)包括安装在真空吸盘(203)上的支撑板(301),安装在支撑板(301)上且沿Y方向分布的一对底板(302),安装在底板(302)上的夹紧组件(303),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底板(302)底部的固定板(304),安装在固定板(304)上且用于带动夹紧组件(303)运动的传动组件(305);/n所述驱动装置(400)包括用于向水下运动的升降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第一驱动组件(402),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第二驱动组件(4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包括运载船(100),安装在运载船(100)上的运载装置(200),安装在运载装置(200)上且位于运载装置(200)上方、用于夹紧桥墩的固定装置(300),安装在固定装置(300)上且用于围绕桥墩运动的驱动装置(400),安装在驱动装置(400)上且用于记录桥墩损伤的检测装置(5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载装置(200)包括安装在运载船(100)上的底座(201),垂直安装在底座(201)上且为U形结构的支撑座(202),安装在支撑座(202)上且位于支撑座(202)两端的真空吸盘(203);
所述固定装置(300)包括安装在真空吸盘(203)上的支撑板(301),安装在支撑板(301)上且沿Y方向分布的一对底板(302),安装在底板(302)上的夹紧组件(303),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底板(302)底部的固定板(304),安装在固定板(304)上且用于带动夹紧组件(303)运动的传动组件(305);
所述驱动装置(400)包括用于向水下运动的升降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第一驱动组件(402),安装在升降组件上的第二驱动组件(4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303)包括安装在底板(302)顶部且位于底板(302)远离运载船(100)一端、沿X方向分布的第一固定柱(306)与第二固定柱(307),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底板(302)上且位于底板(302)靠近运载船(100)一端、两端伸出底板(302)的主轴(308),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柱(306)上的第一转板(309),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柱(307)上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第一转板(309)对称的第二转板(310),安装在第一转板(309)一端的第一夹紧板(311),安装在第二转板(310)一端的第二夹紧板(312),安装在主轴(308)顶部的主转板(313),一端与主转板(313)铰接且另一端与第一转板(309)铰接的第一杆(314),一端与主转板(313)铰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转板(310)铰接的第二杆(3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桥墩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05)包括安装在固定板(304)上且位于固定板(304)远离运载船(100)一侧、沿Y方向分布的一对滑杆(316),位于滑杆(316)上方的传动板(317),传动板(317)上设有一对沿Y方向分布的滑槽(318),顶部安装在传动板(317)上且移动地安装在滑杆(316)上的传动座,安装在固定板(304)底部且位于两个滑杆(316)之间、伸缩杆安装在传动板(317)上的第一电动推杆(320),一端安装在主轴(308)底部且另一端通过滑轮(323)移动地安装在滑槽(318)内的一对转杆(321)。


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化荣
申请(专利权)人:徐化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