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学业专利>正文

双热源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121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热源制冷装置,特征是:它包括由太阳能装置加热的、且内装有制冷剂溶液的排管式发生器,排管式发生器的上部依次连通有与排管呈垂直布置的气液分离器和精馏器,冷凝器的一端与精馏器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节流阀与蒸发器相连通,蒸发器的气体输出管与气液分离器均通过喷射器接入三通阀的一个阀口,三通阀另外两个阀口:一路经单向阀接入排管式发生器的下部横管,另一路通过加热炉、灶与排管式发生器的下部横管连通。优点在于:节能、不用电,成本低,以太阳光热能或炉、灶及其它余热为动力热源循环制冷,特别适于偏远、缺电地区以及广大农户、城市低收入阶层使用。无压力容器构件,加工方便,制作成本低。制冷剂不含氟离子,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利用太阳光热能及炉、灶余热制冷的双热源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制冷装置,如冷库、空调器、冰箱、冰柜等大多使用电力驱动,也有使用燃油、燃气作为动力的,不但成本较高,还有一定的污染存在,尤其在当前电力日益紧张,油、气价格一路攀升的状态下,节能问题已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无电或缺电,如沙漠、孤岛,电力制冷无法实现,能否使用其他能源的制冷设备,已引起有关技术人员的关注。中国专利已公开的其他制冷技术也有多种,有太阳能制冷、炉灶余热制冷能,等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见到商业化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为能源并加之炉、灶余热来制冷的双热源制冷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本双热源制冷装置包括由太阳能装置加热的、且内装有制冷剂溶液的排管式发生器,在排管式发生器的上部依次连通有与排管呈垂直布置的气液分离器和精馏器,冷凝器的一端与精馏器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节流阀与蒸发器相连通,蒸发器的气体输出管与气液分离器均通过喷射器接入三通阀的一个阀口,三通阀另外两个阀口一路经单向阀接入排管式发生器的下部横管,另一路通过炉、灶加热与排管式发生器的下部横管连通。本技术所述的太阳能装置为一接受太阳光反射的聚焦镜,排管式发生器设置在反光镜的聚焦中心。本技术所用的制冷剂为NH3-H2O(氨水)工质对。本技术中的气液分离器和精馏器内均装有具有分离作用的填料,分离填料的材质为1Cr18Ni9Ti不锈钢丝或陶瓷材料,其作用是更有效的将气液分离器中的气体含有的液体成份过滤分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制冷剂溶液在发生器中,受太阳光反射聚焦镜来的热能作用,制冷剂溶液产生蒸汽进入气液分离器,蒸汽进入精馏器,蒸发温度高的稀溶液回到气液分离器,蒸发温度低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凝结成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再进入蒸发器蒸发成气体;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稀溶液进入喷射器,喷射产生的吸引力将蒸发器蒸发的气体吸引来被稀溶液吸收成制冷浓溶液,经三通阀分为两路一路入炉(灶或其它热源的余热)加热后进入发生器;另一路(在太阳光好的时候)是经单向阀进入发生器。发生器及炉、灶加热制冷剂溶液产生的热虹吸和扩散作用而循环制冷。本技术的优点是1、节能、不用电,成本低,以太阳光热能或炉、灶及其它余热为动力热源循环制冷,特别适于偏远、缺电地区以及广大农户、城市低收入阶层使用。2、无压力容器构件,加工方便,制作成本低。3、无运动零部件,仅有制冷溶液及制冷剂的微弱流动声音,无噪音。4、制冷剂不含氟离子,不破坏大气臭氧层。5、可模块化,用户可以依所需进行组合。6、无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符合国家能源及环境保护政策。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聚焦镜,2为发生器,2a为气液分离器,3为精馏器,4为冷凝器,5为节流阀,6为蒸发器,7为喷射器,8为加热炉、灶,9为单向阀,10为三通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双热源制冷装置包括由太阳能装置加热的、且内装有制冷剂溶液(制冷剂为NH3-H2O<氨水>工质对)溶液的排管式发生器2,太阳能装置为一接受太阳光反射的聚焦镜1,排管式发生器2设置在反光镜的聚焦中心。在排管式发生器的上部依次连通有与排管呈垂直布置的气液分离器2a和精馏器3,气液分离器和精馏器内均装有具有分离作用的填料,分离填料的材质为1Cr18Ni9Ti不锈钢丝或陶瓷材料,其作用是更有效的将气液分离器中的气体含有的液体成份过滤分离;冷凝器4的一端与精馏器3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节流阀5与蒸发器6相连通,蒸发器6的气体输出管与气液分离器2a均通过喷射器7接入三通阀10的一个阀口,三通阀另外两个阀口一路经单向阀9接入排管式发生器1的下部横管,另一路通过加热炉、灶8与排管式发生器1的下部横管连通。权利要求1.一种双热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太阳能装置加热的、且内装有制冷剂溶液的排管式发生器(2),在排管式发生器(2)的上部依次连通有与排管呈垂直布置的气液分离器(2a)和精馏器(3),冷凝器(4)的一端与精馏器(3)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节流阀(5)与蒸发器(6)相连通,蒸发器(6)的气体输出管与气液分离器(2a)均通过喷射器(7)接入三通阀(10)的一个阀口,三通阀(10)另外两个阀口一路经单向阀(9)接入排管式发生器(2)的下部横管,另一路通过炉、灶(8)加热与排管式发生器(2)的下部横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装置为一接受太阳光反射的聚焦镜(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a)内装有由不锈钢丝或陶瓷材料组成的分离填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器(3)内装有由不锈钢丝或陶瓷材料组成的分离填料。专利摘要一种双热源制冷装置,特征是它包括由太阳能装置加热的、且内装有制冷剂溶液的排管式发生器,排管式发生器的上部依次连通有与排管呈垂直布置的气液分离器和精馏器,冷凝器的一端与精馏器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节流阀与蒸发器相连通,蒸发器的气体输出管与气液分离器均通过喷射器接入三通阀的一个阀口,三通阀另外两个阀口一路经单向阀接入排管式发生器的下部横管,另一路通过加热炉、灶与排管式发生器的下部横管连通。优点在于节能、不用电,成本低,以太阳光热能或炉、灶及其它余热为动力热源循环制冷,特别适于偏远、缺电地区以及广大农户、城市低收入阶层使用。无压力容器构件,加工方便,制作成本低。制冷剂不含氟离子,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文档编号F25B27/00GK2837743SQ20052003249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黄喜凤, 杨俊青, 韩丽, 杨俊文, 杨俊蕾, 杨懿 申请人:杨学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热源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太阳能装置加热的、且内装有制冷剂溶液的排管式发生器(2),在排管式发生器(2)的上部依次连通有与排管呈垂直布置的气液分离器(2a)和精馏器(3),冷凝器(4)的一端与精馏器(3)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节流阀(5)与蒸发器(6)相连通,蒸发器(6)的气体输出管与气液分离器(2a)均通过喷射器(7)接入三通阀(10)的一个阀口,三通阀(10)另外两个阀口:一路经单向阀(9)接入排管式发生器(2)的下部横管,另一路通过炉、灶(8)加热与排管式发生器(2)的下部横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喜凤杨俊青韩丽杨俊文杨俊蕾杨懿
申请(专利权)人:杨学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