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平衡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11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态平衡调节阀,包括具有进口、出口和阀座的壳体,与壳体侧壁围合形成压力调节容腔的盖体,流量调节阀门适配于阀座的接近出口一侧;其中,压力平衡组件的膜片将压力调节容腔分隔形成分别连通出口和进口的第一腔和第二腔,其弹性件置于第一腔中,且弹性件的两个工作端分别与壳体和膜片抵接;其压力调节阀门的位于第一腔的端部与膜片固定连接,且压力调节阀门插装于构建第一腔的壳体并形成滑动配合压力调节阀门的插装端置于所述阀座的接近进口的一侧壳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动态平衡调节阀,通过结构优化构建阀门低进高出的水流方向,大大提升了使用可靠性及工作范围,并提高膜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平衡调节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质流量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平衡调节阀。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动态平衡调节阀以其能使系统流量平衡在要求设定值的特点,在空调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从而自动消除系统中因各种因素引起的水力失调现象。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保持用户所需流量,有效提高系统能效,确保运行经济性。然而,受其自身结构的限制,现有动态平衡调节阀存在可靠性不足,结构复杂等缺陷。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动态平衡调节阀进行结构优化,在简化结构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动态平衡调节阀,以通过结构简化提升使用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包括具有进口、出口和阀座的壳体,与所述壳体侧壁围合形成压力调节容腔的盖体,以及流量调节组件和压力平衡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的进口和所述出口沿第一方向同轴设置;至少部分所述流量调节组件置于所述壳体中,其流量调节阀门适配于阀座的接近所述出口的一侧,并相对于所述阀座的开度调节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压力平衡组件的膜片将所述压力调节容腔分隔形成分别连通所述出口和所述进口的第一腔和第二腔;其弹性件置于所述第一腔中,且所述弹性件的两个工作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膜片抵接;其压力调节阀门的位于所述第一腔的端部与所述膜片固定连接,且所述压力调节阀门插装于构建所述第一腔的所述壳体并形成滑动配合副,所述压力调节阀门的插装端置于所述阀座的接近所述进口的一侧所述壳体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腔通过所述壳体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门的筒状本体具有贯通所述插装端的内腔,所述筒状本体的内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具有压力传送通道。优选地,所述膜片的边缘形成有密封凸圈,与所述密封凸圈适配的容纳槽开设在所述壳体、所述盖体或者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的贴合位置处。优选地,所述膜片包括圆形本体和自所述圆形本体周缘轴向延伸形成的外周本体,所述密封凸圈设置在所述外周本体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凸圈适配的所述容纳槽开设在所述壳体上。优选地,所述膜片包括圆形本体、自所述圆形本体外缘朝向所述盖体折弯形成的弯折段,所述密封凸圈设置在所述弯折段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凸圈适配的所述容纳槽开设在所述盖体上。优选地,所述圆形本体与膜片支撑板一体成型,所述压力调节阀门的端部具有与所述筒状本体连接的底壁,所述底壁、所述膜片和所述膜片支撑板通过穿装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圆形本体具有自其穿装孔缘折弯形成的包覆段,所述包覆段穿过所述膜片支撑板的穿装孔并包覆于所述穿装孔边缘处的所述膜片支撑板。优选地,所述螺纹紧固件包括位于所述压力调节阀门的内腔中的螺母,和杆体贯穿所述底壁、所述膜片支撑板和所述膜片的螺栓;所述压力传送通道形成于所述螺栓上,以连通所述第二腔与所述进口;所述压力传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轴向开设在所述螺栓的杆体;第二通道,径向开设在所述螺栓的头部。优选地,所述阀座本体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压力调节阀门与所述流量调节阀门沿第二方向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具有向外延伸形成的止口,所述盖体与所述止口之间螺纹连接;且所述压力传送通道外侧的所述止口的适配面上嵌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壳体的压力调节阀门插装孔壁嵌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优选地,所述流量调节组件为电动比例控制执行器,且其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动态平衡调节阀。并具下述有益技术效果:第一,本方案在壳体外侧利用盖体围合形成压力调节容腔,相应地,压力平衡组件的膜片、弹性件及部分压力调节阀门置于该调节容腔,压力调节阀门插装于构建所述第一腔的所述壳体并形成滑动配合副,盖体与壳体固定后能够同步完成压力平衡组件的组装,如此设置,无需针对压力平衡组件独立设置组装元件,具有整体结构相对简单的特点。同时,在压力动态调节过程中,压力调节阀门的一端与膜片抵接,相对于壳体滑动配合,沿轴向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压力调节阀门的限位支撑距离,可有效提高阀动作的可靠性;另外,基于压力调节阀门插装于壳体中的设计,为提高阀门的理论工作范围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第二,本方案的流量调节阀门适配于阀座的接近所述出口的一侧,压力调节阀门的插装端置于阀座的接近进口的一侧壳体中,也即构建阀门低进高出的水流方向。由此,可借助水流作用提供阀芯助力,则会将流量调节阀门向上推动,从而开启阀门降低压力,进而避免膜片仅受到高压腔的压力进而破损的风险。第三,由于膜片一侧的高压腔(第二腔)的压力由阀座处的压力导入,膜片另一侧的低压腔(第一腔)由出水口处的压力导入,此种结构设计可使得水流先流经阀门入口处与压力调节阀门后再流入高压腔,从而可以起到稳定压力的效果,能够进一步降低压力不稳对于压力调节元件功能的影响,确保压力调节元件稳定地动作。另外,膜片两侧的压力分别采集阀座处压力与阀门出口处的压力,可以有效减小膜片两侧的压差,避免了膜片两侧压差过大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提高了阀门的可靠性。第四,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膜片的边缘形成有密封凸圈,与该密封凸圈适配的容纳槽开设在壳体或者盖体上,也可开设在壳体与盖体的贴合位置处。由此,建立压力平衡的两腔之间,通过形成于膜片的自体结构实现可靠密封,无需另外增设密封件,由此进一步了简化产品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动态平衡调节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动态平衡调节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止口11、止口11'、插装孔12、流量调节组件2、流量调节阀门21、盖体3、压力平衡组件4、膜片41、膜片41'、膜片支撑板411、膜片支撑板411'、折弯段4111'、密封凸圈412、密封凸圈412'、圆形本体413'、弯折段414'、包覆段415'、弹性件42、压力调节阀门43、筒状本体431、底壁432、螺母441、螺栓442、第一密封件51、第二密封件52、第三密封圈53;进口A、阀座B、出口C、第一腔D、第二腔E、通孔a、第一通道b、第二通道c、内腔d。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图中所示的动态平衡调节阀进行详细说明,组装完成后,该阀的进口、出口分别连通设置用户系统管路中。应当理解,该调节阀的压力控制范围及阀开度大小等与阀机能相关的参数,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动态平衡调节阀未构成实质性限制。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施例所述动态平衡调节阀的整体结构。该动态平衡调节阀的进口A和出口C设置在壳体1两侧,且进口A和出口C沿第一方向X同轴设置,壳体1内设置有与流量调节组件2适配的阀座B,至少部分流量调节组件2位于阀座B的接近出口C的一侧,构建阀门低进高出的水流方向,以通过流量调节阀门21与阀座B间的沿第二方向Y的开度变化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进口、出口和阀座的壳体,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沿第一方向同轴设置;/n盖体,与所述壳体侧壁围合形成压力调节容腔;/n流量调节组件,至少部分所述流量调节组件置于所述壳体中,其流量调节阀门适配于阀座的接近所述出口的一侧,并相对于所述阀座的开度调节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和/n压力平衡组件,其膜片将所述压力调节容腔分隔形成分别连通所述出口和所述进口的第一腔和第二腔;其弹性件置于所述第一腔中,且所述弹性件的两个工作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膜片抵接;其压力调节阀门的位于所述第一腔的端部与所述膜片固定连接,且所述压力调节阀门插装于构建所述第一腔的所述壳体并形成滑动配合副,所述压力调节阀门的插装端置于所述阀座的接近所述进口的一侧所述壳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进口、出口和阀座的壳体,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沿第一方向同轴设置;
盖体,与所述壳体侧壁围合形成压力调节容腔;
流量调节组件,至少部分所述流量调节组件置于所述壳体中,其流量调节阀门适配于阀座的接近所述出口的一侧,并相对于所述阀座的开度调节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和
压力平衡组件,其膜片将所述压力调节容腔分隔形成分别连通所述出口和所述进口的第一腔和第二腔;其弹性件置于所述第一腔中,且所述弹性件的两个工作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膜片抵接;其压力调节阀门的位于所述第一腔的端部与所述膜片固定连接,且所述压力调节阀门插装于构建所述第一腔的所述壳体并形成滑动配合副,所述压力调节阀门的插装端置于所述阀座的接近所述进口的一侧所述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通过所述壳体上开设的通孔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门的筒状本体具有贯通所述插装端的内腔,所述筒状本体的内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具有压力传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的边缘形成有密封凸圈,与所述密封凸圈适配的容纳槽开设在所述壳体、所述盖体或者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的贴合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包括圆形本体和自所述圆形本体周缘轴向延伸形成的外周本体,所述密封凸圈设置在所述外周本体的边缘,与所述密封凸圈适配的所述容纳槽开设在所述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包括圆形本体、自所述圆形本体外缘朝向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翼虎
申请(专利权)人:绥中泰德尔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