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修复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城镇数量多且分布广,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城镇速度加快,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周边的城镇,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虽然部分村镇已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但是处理设施仍不够齐全,部分生活污水还是会流入至河道中,从而对河道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公告号为CN102863126A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化村镇污染河水净化与水环境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是将村镇污染河段分隔成净水膜过滤段、生物栅过滤段、湿地布置段3个连续的不同区段作为污水处理单元,其中前2个河段为污水收集河段;污水首先进入净水膜过滤段,自流至生物栅过滤段,然后对整个污染河段投放生物底质改良剂对河段进行底质改良,污水再流入湿地布置段,之后再投放螺、蚬、巨牡蛎对整个河段的污染河水实施底栖动物控养。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有机物,这些流入河道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若不及时处理则容易腐化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1)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河道(1)、格栅(2)、植物浮床(3)、分解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格栅(2)沿河道(1)的宽度方向设于河道(1)的上游,所述植物浮床(3)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植物浮床(3)沿河道(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于河道(1)上,且所述植物浮床(3)位于格栅(2)的下游位置;所述分解组件包括第一分解件(4),所述第一分解件(4)设于格栅(2)与植物浮床(3)之间的河道(1)上,所述第一分解件(4)包括第一安装绳(4a)、第二安装绳(4b)和若干根生物绳(4c),所述第一安装绳(4a)和第二安装绳(4b)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1)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河道(1)、格栅(2)、植物浮床(3)、分解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格栅(2)沿河道(1)的宽度方向设于河道(1)的上游,所述植物浮床(3)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植物浮床(3)沿河道(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于河道(1)上,且所述植物浮床(3)位于格栅(2)的下游位置;所述分解组件包括第一分解件(4),所述第一分解件(4)设于格栅(2)与植物浮床(3)之间的河道(1)上,所述第一分解件(4)包括第一安装绳(4a)、第二安装绳(4b)和若干根生物绳(4c),所述第一安装绳(4a)和第二安装绳(4b)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绳(4a)位于第二安装绳(4b)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安装绳(4a)的两端分别固定设于河道(1)的两侧,所述第二安装绳(4b)处于河道(1)的河水中;若干根生物绳(4c)沿第一安装绳(4a)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生物绳(4c)沿竖直方向设于第一安装绳(4a)和第二安装绳(4b)之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摇晃机构(5)和驱动件,所述摇晃机构(5)包括转轴(5a)、转动臂(5b)和连接绳(5c),所述转轴(5a)沿河道(1)的流向转动设于植物浮床(3)的下端面,所述转动臂(5b)垂直于转轴(5a),且所述转动臂(5b)的一端与转轴(5a)靠近河道(1)上游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5c)的一端连接于转动臂(5b)远离转轴(5a)的一端,所述连接绳(5c)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绳(4a)上;所述驱动件连接于转轴(5a),且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转轴(5a)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1)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组件还包括第二分解件(6),所述第二分解件(6)包括若干个多孔陶瓷件(6a),所述多孔陶瓷件(6a)与第二安装绳(4b)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河道(1)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第一叶轮(7),所述第一叶轮(7)固定连接于转轴(5a)远离的转动臂(5b)一端,且所述第一叶轮(7)用于受水流驱动而带动转轴(5a)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1)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上设有水闸(15),所述水闸(15)位于格栅(2)与第一分解件(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1)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氧装置,所述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机(8)和第一电源,所述增氧机(8)设于格栅(2)与第一分解件(4)之间,且所述河道(1)两侧的河岸均设有用于固定增压机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