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驶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驶平台
技术介绍
行驶平台要求轻量化、大承载、抗冲击、高通过性、高稳定、高环境适应性和低噪声;以高机动越野性平台来适应国内复杂陆地环境要求;实现现代化战场的遥控、伴随、智能远程监控与诊断和环境感知和自主规避,以及野外地面的快速移动。而目前,行驶平台通常采用发动机、变速箱、轮胎、转向机构的底盘结构导致小型无人车无法布置,且面对复杂的地形通过性也较低。因此,如何提出一种适用于小型行驶平台,且满足复杂地形行驶的行驶平台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行驶平台。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行驶平台,包括:车体;至少一个行走系统,设于车体;其中,全部行走系统中的任一个行走系统均包括:导向机构臂,一端与车体连接;转向支撑臂,其上端与导向机构臂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且转动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转向机构,设于导向机构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n至少一个行走系统,设于所述车体;/n其中,全部所述行走系统中的任一个所述行走系统均包括:/n导向机构臂,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n转向支撑臂,其上端与所述导向机构臂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且转动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n转向机构,设于所述导向机构臂,并与所述转向支撑臂相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向支撑臂转动;/n轮毂电机,设于所述转向支撑臂的下端;/n车轮,设于所述轮毂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至少一个行走系统,设于所述车体;
其中,全部所述行走系统中的任一个所述行走系统均包括:
导向机构臂,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
转向支撑臂,其上端与所述导向机构臂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且转动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
转向机构,设于所述导向机构臂,并与所述转向支撑臂相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向支撑臂转动;
轮毂电机,设于所述转向支撑臂的下端;
车轮,设于所述轮毂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臂、斜梁、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与所述转向支撑臂相连接,所述第二臂与所述车体相连接;
其中,相对于所述车体,所述第一臂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驶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具有上叉臂与下叉臂,所述转向支撑臂具有转向连接部,所述转向连接部位于所述上叉臂与所述下叉臂之间,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转向连接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钰翔,胡青,邓云海,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