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子织物及其构筑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穿戴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子织物及其构筑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可穿戴传感设备由于可以实施监测生理信号及健康参数,保护人体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并为人们提供身体状况反馈而得到广泛关注。目前的可穿戴传感器通常为薄膜器件,容易脱落或破裂,且不具备透气性和舒适性,限制了可穿戴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与之相比,织物电子器件具备轻柔、透气、穿戴贴合度高,且可嵌入纺织面料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等优势,极大地满足各种便携式和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的需求。通过在织物上集成功能化材料制成的多种物理传感器,能够在不影响人们日常舒适的生活下,系统地采集到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理信息,实现疾病的预防和穿着舒适等功能。目前,具有压力传感功能的织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人机交互、动作识别等领域。国外专利WO2017119532A1公开了一种包括织物、纳米线结构以及保护层的电子织物,可用于摩擦发电等。国内专利CN110606981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子织物,其特征在于,由多层功能织物组成,所述多层功能织物包括依次堆叠而成的衬底织物层、加热层和压力传感功能层,所述加热层和压力传感功能层中间放置电绝缘层,加热层和压力传感功能层均包含金属纳米线,所述加热层表面制作电极,通过焦耳效应进行加热,所述压力传感能层由底层织物层、绝缘织物间隔层和顶层织物构成,所述加热层和压力传感层内置柔性薄膜电池,用于产生焦耳热和检测压力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子织物,其特征在于,由多层功能织物组成,所述多层功能织物包括依次堆叠而成的衬底织物层、加热层和压力传感功能层,所述加热层和压力传感功能层中间放置电绝缘层,加热层和压力传感功能层均包含金属纳米线,所述加热层表面制作电极,通过焦耳效应进行加热,所述压力传感能层由底层织物层、绝缘织物间隔层和顶层织物构成,所述加热层和压力传感层内置柔性薄膜电池,用于产生焦耳热和检测压力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子织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衬底织物表面进行清洗,备用;
步骤2、配置不同浓度的分散均匀的金属纳米线分散液;
步骤3、把步骤1处理的衬底织物经过步骤2中得到的金属纳米线分散液处理,使衬底织物表面制备金属纳米线,得到金属纳米线织物;
步骤4、将步骤3中制备的金属纳米线织物两端制作电极,得到压力传感功能层;
步骤5、将步骤3中制备的金属纳米线织物表面制作电极;
步骤6、在步骤1中处理后的单层织物衬底表面制作多孔结构,得到织物隔层;
步骤7、将步骤6中制备的织物隔层放置于步骤5中制备的两层金属纳米线织物中间,得到加热层;
步骤8、步骤4和7中制备的压力传感功能层和加热层堆叠起来,将普通织物置于压力传感功能层和加热层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贺,练芸路,陶光明,欧阳静宇,王明渊,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