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掺杂制备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747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17
一种铜掺杂制备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Nb粉、Al粉和Cu粉,按照Nb

A method of preparing niobium aluminum superconducting wire by copper do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掺杂制备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铌三铝(Nb3Al)超导线材具有良好的超导性能,在高场下仍具有较高临界电流密度。其较高的应变允许,在减小超导磁体设计体积和降低失超风险方面具有潜在优势,被认为是替代Nb3Sn的理想材料。另外,Nb3Al超导材料的较低密度和极高熔点,在航空航天等耐高温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Nb3Al超导线材的常用制备方法有:快热快冷法、熔炼法和离子束法。其中快热快冷法制备的超导线材具有较高的超导性能,适于工业的规模生产。而将快热快冷法与粉末装管法相结合制备Nb3Al超导线材,具有工艺成本不高、易于调整原料配比和反应较为充分的特点,是一种简单易行,适用于小规模生产的方法。已有报道称,通过粉末装管法与快热快冷法结合成功制备了Nb3Al超导线材,但其超导性能却并远未达到材料本征:其临界电流密度(Jc)仅为7.2×104A·cm-2(8K,5T),最高设计使用磁场(不可逆场、Hc)为11.3T,转变温度Tc为16.6K;这与产业化程度较高的Nb3Sn的性能与成本相比,并不具有优势,导致其不能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铜掺杂制备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该方法制得的铌三铝超导线材,其临界电流密度大,不可逆场高、转变温度高,超导性能得到全面提升。本专利技术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掺杂制备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Nb粉、Al粉和Cu粉,按照Nb3(Al1-xCux),0.02≤x≤0.03的化学计量比称量,然后在行星球磨罐中充分混合,得混合粉末;B、将步骤A的混合粉末装入直径8-12mm的Nb管中,并用铜块将两端密封,得到线材前驱体;C、将线材前驱体冷拉拔至直径1.5~1.7mm,得到拉拔后的线材前驱体;D、将拉拔后的线材前驱体用真空快热快冷装置进行焦耳热电流为180~182A、升温时间1s,降温时间1s的快热快冷处理,得到超导线材初品;E、将超导线材初品放入石英管中进行温度为800~900℃、时间为8~10h的退火烧结,烧结后随炉冷却,即得到掺杂铜的铌三铝超导线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申请人发现:掺杂化学计量比0.02-0.03的Cu,由于掺杂量少,在快热快冷处理过程中并不会形成抑制超导性能的Nb-Al-Cu三元化合物;却能在真空快热快冷处理过程中,由导热系数高的Cu促进短时间内的热量传导,对铌铝反应产生催化作用,形成更均匀、一致的铌铝超导体,增加了超导相的比例,使最终产物性能提高。而退火处理温度低于Cu的熔点,掺杂的Cu在退火处理过程中从Nb3Al的晶界处析出,增加了Nb3Al的晶界,进而增加了Nb3Al超导体的钉扎中心,进一步提高了Nb3Al的超导性能。总之,本专利技术通过微量的Cu掺杂提高了Nb3Al线材中超导相的比例、增加了Nb3Al的晶界及钉扎中心,从而全面提高了Nb3Al的超导性能。测试表明,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Nb3Al超导线材,其临界电流密度在7.9×104A·cm-2~9.7×105A·cm-2(8K,5T)之间,高于未掺杂的Nb3Al的临界电流密度7.2×104A·cm-2(8K,5T);其不可逆场在25.4~25.7T之间,比未掺杂Nb3Al的11.3T提高了1倍以上;转变温度Tc为18.0K,比未掺杂Nb3Al的16.6K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Nb粉、Al粉和Cu粉的颗粒度均为20-45微米。这种粒度的Nb粉、Al粉和Cu粉能很好地在快热快冷处理过程形成超导相,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步骤A、步骤B和步骤E的操作,均在氩气保护下进行。这样,在原料的球磨混合和装填过程、及最后的退火烧结中避免了氧气混入产生氧化反应,能够形成高性能的Nb3Al超导体。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铜掺杂制备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氩气保护下:在氩气保护下:将粒度为20微米,纯度99.99%的Nb粉、粒度为20微米,纯度99.95%的Al粉和粒度为45微米,纯度99.999%的Cu粉,按照Nb3(Al1-xCux),x=0.03的化学计量比称量,然后在行星球磨罐中充分混合,得混合粉末;B、在氩气保护下:将步骤A的混合粉末装入直径8mm的Nb管中,并用铜块将两端密封,得到线材前驱体;C、将线材前驱体冷拉拔至直径1.7mm,得到拉拔后的线材前驱体;D、将拉拔后的线材前驱体用真空快热快冷装置进行焦耳热电流为182A、升温时间1s,降温时间1s的快热快冷处理,得到超导线材初品;E、在氩气保护下:将超导线材初品放入石英管中进行温度为900℃、时间为9h的退火烧结,烧结后随炉冷却;即得到掺杂铜的铌三铝超导线材。实施例2一种铜掺杂制备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氩气保护下:在氩气保护下:将粒度为45微米,纯度99.99%的Nb粉、粒度为45微米,纯度99.95%的Al粉和粒度为20微米,纯度99.999%的Cu粉,按照Nb3(Al1-xCux),x=0.02的化学计量比称量,然后在行星球磨罐中充分混合,得混合粉末;B、在氩气保护下:将步骤A的混合粉末装入直径10mm的Nb管中,并用铜块将两端密封,得到线材前驱体;C、将线材前驱体冷拉拔至直径1.6mm,得到拉拔后的线材前驱体;D、将拉拔后的线材前驱体用真空快热快冷装置进行焦耳热电流为180A、升温时间1s,降温时间1s的快热快冷处理,得到超导线材初品;E、在氩气保护下:将超导线材初品放入石英管中进行温度为800℃、时间为10h的退火烧结,烧结后随炉冷却;即得到掺杂铜的铌三铝超导线材。实施例3一种铜掺杂制备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氩气保护下:在氩气保护下:将粒度为30微米,纯度99.99%的Nb粉、粒度为30微米,纯度99.95%的Al粉和粒度为30微米,纯度99.999%的Cu粉,按照Nb3(Al1-xCux),x=0.025的化学计量比称量,然后在行星球磨罐中充分混合,得混合粉末;B、在氩气保护下:将步骤A的混合粉末装入直径12mm的Nb管中,并用铜块将两端密封,得到线材前驱体;C、将线材前驱体冷拉拔至直径1.5mm,得到拉拔后的线材前驱体;D、将拉拔后的线材前驱体用真空快热快冷装置进行焦耳热电流为181A、升温时间1s,降温时间1s的快热快冷处理,得到超导线材初品;E、在氩气保护下:将超导线材初品放入石英管中进行温度为850℃、时间为8h的退火烧结,烧结后随炉冷却;即得到掺杂铜的铌三铝超导线材。对照例:对照例的操作与实施例1的基本操作完全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未掺杂铜,即A步称量的化学计量比由Nb3(Al1-xCux),x=0.03改为Nb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掺杂制备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将Nb粉、Al粉和Cu粉,按照N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掺杂制备铌三铝超导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Nb粉、Al粉和Cu粉,按照Nb3(Al1-xCux),0.02≤x≤0.03的化学计量比称量,然后在行星球磨罐中充分混合,得混合粉末;
B、将步骤A的混合粉末装入直径8-12mm的Nb管中,并用铜块将两端密封,得到线材前驱体;
C、将线材前驱体冷拉拔至直径1.5~1.7mm,得到拉拔后的线材前驱体;
D、将拉拔后的线材前驱体用真空快热快冷装置进行焦耳热电流为180~182A、升温时间1s,降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李国威余炫胡元斌余洲刘连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