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56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选用以下高效药剂:吡唑醚菌酯、己唑醇、胺鲜酯、羟基芸苔素内酯、螯合铜、螯合锌、糖醇钙镁、氨基酸水溶液、丙环嘧菌酯、乙烯利、四水八硼酸钠、螯合铁,在整个玉米生长周期中,分别在苗期(3‑5叶)、大喇叭口期(6‑11叶)对叶面进行喷施,采用多组配方,合理配比,结合玉米的特点在生育周期合理节点使用,能提高玉米的抗病性,预防玉米生育期多种病害,满足生育期多种中微量元素,促进营养平衡,并实现与防病杀菌剂,缩节调节剂,融合增效、使植株健壮生长,抗倒抗病,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并提高品质。

A precise control method of co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综合管理药肥配方及施药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秋作粮食作物,玉米生产对饲料和食品加工行业有重要的意义,玉米大田生产中由于倒伏、病害、施肥技术粗放等原因影响玉米的高产、稳产;目前玉米产区农户,没有系统的防病、营养用药习惯,一般只是在大喇叭口期喷施缩节产品或者根据经销商推荐搭配一些叶面肥、杀虫剂使用,很容易引发秃尖等副作用,造成减产、增产效果不理想,在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没有系统管理理念,防病意识不强;若在玉米后期锈病大爆发,则后果不堪设想,玉米是高杆作物,后期很难防治,造成大面积减产,农民损失严重;2、用药时间随意;防病、营养类用药意识淡漠,没有用到玉米生长周期关键节点或者不用,没有充分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3、混配随意,达不到很好的防病增产效果;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在本方案中将中微量元素、绿色调节剂以及高效低毒持效期长杀菌剂合理的配比,在合理的时期使用,准确界定,融合高产、抗倒、防病管理的关键时期,并且易学、易用、易推广普及,形成简便标准化提质增产管理技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两次对玉米叶面进行喷施步骤构成,以亩为单位,包括以下步骤进行:(1)苗期(3-5叶)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2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13%EDTA螯合铜5-20克、15%EDTA螯合锌5-2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毫升、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毫升,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2)大喇叭口期(6-11叶):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0-3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3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40%乙烯利水剂10-25ml、21%四水八硼酸钠5-30克、13%EDTA螯合铁5-30克、15%EDTA螯合锌5-3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ml、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ml,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1)将这些高效环保的营养调节剂,精准的应用到玉米生长周期的关键节点,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抗倒伏、为玉米高产打下坚实基础;(2)缩节剂与营养调节合理配比,相互增效,防控缩节引起的副作用,实现稳产、高产;(3)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杀菌剂在玉米生长周期的合理节点使用,提高防效,降低农药用量,对防控玉米后期的病害起到很好的作用,为玉米高产提供保障;(4)在苗期使用、促进根系发育,茎秆粗壮、壮苗早发,起到抗倒、抗病的作用,搭好丰产架子;(5)在大喇叭口期使用,茎秆粗壮、缩节抗倒、植株健壮生长、增加光合效率,预防治疗玉米中后期锈病等病害,补充玉米多种中微量元素,促进生殖生长,实现高产、稳产;(6)本专利技术采用两组配方,合理配比,结合玉米的特点在生育周期合理节点使用,能提高玉米的抗病性,预防玉米生育期多种病害,满足生育期多种中微量元素,促进营养平衡,并实现与防病杀菌剂,缩节调节剂,融合增效、使植株健壮生长,抗倒抗病,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并提高品质;(7)本专利技术的关键用药时期准确、用药精准、系统防控、综合管理、侧重预防,形成玉米生育期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见效快,易于推广普及。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将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施药的精准调控方法,选择药剂组合:根据玉米不同生长周期的营养需要,选用以下药剂:吡唑醚菌酯、己唑醇、胺鲜酯、羟基芸苔素内酯、螯合铜、螯合锌、糖醇钙镁、氨基酸水溶液、丙环嘧菌酯、乙烯利、四水八硼酸钠、螯合铁;选择用药喷施时期:选择上述药剂进行组合配比,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周期中,精准选择合理的用药时期,进行合理的营养调控,由两次对玉米叶面进行喷施步骤构成,以亩为单位,分为以下步骤进行;(1)苗期(3-5叶)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2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13%EDTA螯合铜5-20克、15%EDTA螯合锌5-2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毫升、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毫升,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2)大喇叭口期(6-11叶):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0-3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3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40%乙烯利水剂10-25ml、21%四水八硼酸钠5-30克、13%EDTA螯合铁5-30克、15%EDTA螯合锌5-3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ml、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ml,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在本专利技术方案中,将中微量元素、绿色调节剂以及高效低毒杀菌剂合理的配比,精准的应用到玉米生长周期的关键节点;通过在玉米苗期使用:促进玉米根系发育,茎秆粗壮、壮苗早发,起到了抗倒、抗病的作用;通过在大喇叭口期使用:补充玉米多种中微量元素,促进生殖生长能够增加玉米的光效率并且起到预防治疗玉米中后期锈病等病害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两组配方,合理药量配比组合,结合玉米的特点在生育周期合理节点使用,能提高玉米的抗病性,预防玉米生育期多种病害,满足生育期多种中微量元素,促进营养平衡,并实现与防病杀菌剂,绿色调节剂,融合增效、使玉米植株健壮生长,抗倒抗病,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并提高品质。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药剂如下介绍: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己唑醇悬浮剂:30%悬浮剂,属于三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胺鲜酯:具有广谱和突破性效果的高能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提高植物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加快光合速度,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根系的发育,调节体内养分的平衡。四水八硼酸钠:中微量元素,属硼酸盐的一种,具有促进受精结实和提高抗性的作用。丙环嘧菌酯:对真菌病害杀伤力强,并具有内吸保护作用,施药后可促进作物早生快发,茎秆粗壮抗倒伏,改善品质增加产量。乙烯利:调控生长的激素,可降低穗位,增加叶面积,提高光合势,具有矮化、缩节、抗倒、增产等显著效果。下面通过数据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试验分三组处理:A:本方案药剂B:常规施药(常规施药CK2)C:清水对照(CK1)施药时间和施药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两次对玉米叶面进行喷施步骤构成,以亩为单位,包括以下步骤:/n(1)苗期(3-5叶)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2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13%EDTA螯合铜5-20克、15%EDTA螯合锌5-2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毫升、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毫升,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n(2)大喇叭口期(6-11叶):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0-3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3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40%乙烯利水剂10-25ml、21%四水八硼酸钠5-30克、13%EDTA螯合铁5-30克、15%EDTA螯合锌5-3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ml、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ml,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两次对玉米叶面进行喷施步骤构成,以亩为单位,包括以下步骤:
(1)苗期(3-5叶)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2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13%EDTA螯合铜5-20克、15%EDTA螯合锌5-2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毫升、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毫升,兑水混合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如涛董文召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博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