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精准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859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精准调控方法,选用以下高效药剂:吡唑醚菌酯、己唑醇、胺鲜酯、羟基芸苔素内酯、四水八硼酸钠、螯合铁、螯合锌、螯合铜、糖醇钙镁、戍唑醇、硝酸钾、戍唑醇、氨基酸水溶液,在水稻的生育期合理节点使用,能提高水稻抗病性,预防水稻生育期多种病害,促进水稻全程健壮生长,合理增加水稻的亩穗数、穗粒数、干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还可以提高水稻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精准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提质增产组合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精准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稳产高产对我国的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水稻的产量由亩穗数、穗粒数、干粒重构成,三者的乘积越高,产量越高,要分别根据它们的调控时期和途径进行精准管理,平衡水稻产量的三要素,进而达到提质增产的目的,目前在水稻生产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用药时间随意,农民大都跟风或者是经销商的游说来决定用药时期,对水稻用药节点没有系统思考,营养调节类用药没有用到影响水稻增产要素的最佳时期,造成增产不理想。2、药剂配方及配比不科学,效果不突出,达不到最好的增产效果。3、农民大都根据经验或者经销商的游说来使用一些叶面肥,有的或许不用;不注意根外中微量元素的合理使用,大多数没有达到综合防治的效果,导致水稻的增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产量。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水稻精准调控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精准调控方法,在本方案中将中微量元素等叶面肥,绿色调节剂、高效低毒杀菌剂以合理领先的配方及配比,在合理的节点使用,准确界定了水稻高产管理关键节点,并且易学、易用、易推广普及,形成简便标准化的管理技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三次对水稻叶面进行喷施步骤构成,以亩为单位,包括以下步骤进行:(1)分蘖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2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21%四水八硼酸钠5-30克、13%EDTA螯合铁5-30克、15%EDTA螯合锌5-30克、14.5%EDTA螯合铜1-10克、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ml,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2)抽穗扬花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30克、430g/L戍唑醇悬浮剂10-3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21%四水八硼酸钠5-30克、13%EDTA螯合铁5-30克、15%EDTA螯合锌5-3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ml、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ml,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3)灌浆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3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ml、46%硝酸钾10-50克,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1)将这些高效环保的营养调节剂,精准合理的运用到水稻生长周期的关键节点,影响平衡水稻产量三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干粒重,为水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2)在分蘖期用药,可促进分蘖、弱蘖转壮、促生根、茎秆粗壮、抗倒伏、增加亩穗数、提高大穗率,并且对水稻纹枯病等病害防效好,搭好丰产架子。(3)在抽穗扬花期用药,可促进穗的发育,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4)灌浆期用药,可促进水稻灌浆、提高干粒重、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水稻品质。(5)本专利技术配方先进、配比合理、相互增效,在水稻的生育期合理节点使用,能提高水稻抗病性,预防水稻生育期多种病害,促进水稻全程健壮生长,合理增加水稻的亩穗数、穗粒数、干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还可以提高水稻品质。(6)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是组合配方配比先进合理。相互增效,用药时期界定清晰准确、技术集成、综合管理,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见效快、易于推广普及。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将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施药的精准调控方法,选择药剂组合:根据水稻分蘖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等不同生长周期的营养需要,选用以下药剂:吡唑醚菌酯、己唑醇、胺鲜酯、羟基芸苔素内酯、四水八硼酸钠、螯合铁、螯合锌、螯合铜、糖醇钙镁、戍唑醇、硝酸钾、戍唑醇、氨基酸水溶液;选择用药喷施时期:选择上述药剂进行组合配比,在水稻的整个生长周期中,分别在水稻的蘖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精准选择合理的用药时期,进行合理的营养调控,由三次对水稻叶面进行喷施步骤构成,以亩为单位,分为以下步骤进行;(1)分蘖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2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21%四水八硼酸钠5-30克、13%EDTA螯合铁5-30克、15%EDTA螯合锌5-30克、14.5%EDTA螯合铜1-10克、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ml,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2)抽穗扬花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30克、430g/L戍唑醇悬浮剂10-3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21%四水八硼酸钠5-30克、13%EDTA螯合铁5-30克、15%EDTA螯合锌5-3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ml、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ml,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3)灌浆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3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ml、46%硝酸钾10-50克,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在本专利技术方案中,将中微量元素叶面肥、绿色调节剂以及高效低毒杀菌剂合理的配比,精准的应用到水稻生长周期的关键节点;通过在水稻分蘖期用药,可促进分蘖、弱蘖转壮、促生根、茎秆粗壮、抗倒伏、增加亩穗数、提高大穗率,并且对水稻纹枯病等病害防效好,搭好丰产架子;通过在水稻抽穗扬花期用药,可促进穗的发育,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通过在水稻灌浆期用药,可促进水稻灌浆、提高干粒重、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水稻品质;本专利技术配方先进、配比合理、相互增效,在水稻的生育期合理节点使用,能提高水稻抗病性,预防水稻生育期多种病害,促进水稻全程健壮生长,合理增加水稻的亩穗数、穗粒数、干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还可以提高水稻品质。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药剂如下介绍:戊唑醇:430g/L悬浮剂,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能迅速被植物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动向顶部移动,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从而提高产量,杀菌谱广,可防治水稻的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散黑穗等病害,比农户常用的三唑酮等三唑类的杀菌剂持效期长,内吸性高,是很好的药剂选择。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己唑醇:30%悬浮剂,属于三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三次对水稻叶面进行喷施步骤构成,以亩为单位,包括以下步骤:/n(1)分蘖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2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21%四水八硼酸钠5-30克、13%EDTA螯合铁5-30克、15%EDTA螯合锌5-30克、14.5%EDTA螯合铜1-10克、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ml,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n(2)抽穗扬花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30克、430g/L戍唑醇悬浮剂10-3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21%四水八硼酸钠5-30克、13%EDTA螯合铁5-30克、15%EDTA螯合锌5-3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ml、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ml,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n(3)灌浆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3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100克/L糖醇钙镁10-50ml、46%硝酸钾10-50克,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精准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三次对水稻叶面进行喷施步骤构成,以亩为单位,包括以下步骤:
(1)分蘖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20克、30%己唑醇悬浮剂8-20克、胺鲜酯500-1500ppm、0.001%18羟基芸苔素内酯5-30克、21%四水八硼酸钠5-30克、13%EDTA螯合铁5-30克、15%EDTA螯合锌5-30克、14.5%EDTA螯合铜1-10克、100克/L氨基酸水溶液10-50ml,兑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施;
(2)抽穗扬花期喷施: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30克、430g/L戍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如涛董文召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博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