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0410 阅读:6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它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3),冷凝器(3)上设有冷却水进出接口(4),冷凝器(3)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过滤器(5)、节流装置(6)、满液式蒸发器(7),满液式蒸发器(7)上设有载冷剂进出接口(8),满液式蒸发器(7)通过低压吸气管(9)与压缩机(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吸气管(9)连接截止阀(13),截止阀(13)连接回油引射泵(14),回油引射泵(14)连接截止阀(15),截止阀(15)连接高压排气管(2),回油引射泵(14)通过设有回油控制阀(11)的回油管路与满液式蒸发器(7)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效率高,提高制冷量,减少能耗,利于环保。(*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属于制冷

技术介绍
制冷系统在低温工况下,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温度很低,进入蒸发器的冷冻机油的粘度增大,不容易被制冷剂带回压缩机,降低了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目前在-25℃~-55℃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多采用干式蒸发器,利用吸气带油将油抽回到压缩机中,但效果不理想,且蒸发器换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提高制冷量,减少能耗,利于环保的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它包括压缩机1,压缩机1通过高压排气管2与冷凝器3相连,冷凝器3上设有冷却水进出接口4,冷凝器3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过滤器5、节流装置6、满液式蒸发器7,满液式蒸发器7上设有载冷剂进出接口8,满液式蒸发器7通过低压吸气管9与压缩机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吸气管9连接截止阀13,截止阀13连接回油引射泵14,回油引射泵14连接截止阀15,截止阀15连接高压排气管2,回油引射泵14通过设有回油控制阀11的回油管路与满液式蒸发器7相连。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回油引射泵14通过回油管路10与满液式蒸发器7相连,回油管路上设一回油控制阀11。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回油管路10的一端位于满液式蒸发器7的液位高度。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回油管路10的一端位于满液式蒸发器7的底部。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7为满液式壳管式蒸发器。本技术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1、本技术在低温工况下采用满液式蒸发器,减小制冷剂与载冷剂的换热温差,满液式蒸发器中的冷冻机油可自动引射回压缩机吸入口,回油效果好,不影响系统的运行。2、蒸发器内不积油,可减少换热管上的油膜热阻,蒸发器换热效率会大大提高。3、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增加COP。4、减少能耗,利于环保。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参见附图),它包括压缩机1,压缩机1通过高压排气管2与冷凝器3相连,冷凝器3上设有冷却水进出接口4,冷凝器3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过滤器5、节流装置6、满液式壳管式蒸发器7,满液式壳管式蒸发器7上设有载冷剂进出接口8,满液式壳管式蒸发器7通过低压吸气管9与压缩机1相连,低压吸气管9连接截止阀13,截止阀13连接回油引射泵14,回油引射泵14连接截止阀15,截止阀15连接高压排气管2,回油引射泵14通过回油管路10与满液式蒸发器7相连,回油管路10上设一回油控制阀11,当使用于冷冻机油浮在上部的制冷系统(如制冷剂为氟利昂)时,回油管路10的一端位于满液式壳管式蒸发器7的液位高度,当使用于冷冻机油在底部的制冷系统(如制冷剂为氨)时,回油管路10的一端位于满液式壳管式蒸发器7的底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制冷剂在蒸发器7的壳程流动,吸收管程由载冷剂进出接口8进出的载冷剂的热量,并不断蒸发。当到达蒸发器7出口时变成气体,经低压吸气管9被吸入压缩机1。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气体经高压排气管2进入冷凝器3冷凝为液体,放出的热量被由冷却水进出接口4进出的冷却水带走。冷凝液体再经过过滤器5除去杂质后,由节流装置6节流变为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8再循环。同时高压气体经截止阀15进入回油引射泵14,进入蒸发器7内的冷冻机油由回油管路10或12经回油控制阀11被回油引射泵14引出,回油引射泵14内的高压气体与吸入的冷冻机油混合后减压增速,经截止阀13进入低压吸气管9,回收至压缩机1,完成冷冻机油的回收。权利要求1.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它包括压缩机(1),压缩机(1)通过高压排气管(2)与冷凝器(3)相连,冷凝(3)上设有冷却水进出接口(4),冷凝器(3)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过滤器(5)、节流装置(6)、满液式蒸发器(7),满液式蒸发器(7)上设有载冷剂进出接口(8),满液式蒸发器(7)通过低压吸气管(9)与压缩机(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吸气管(9)连接截止阀(13),截止阀(13)连接回油引射泵(14),回油引射泵(14)连接截止阀(15),截止阀(15)连接高压排气管(2),回油引射泵(14)通过设有回油控制阀(11)的回油管路与满液式蒸发器(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引射泵(14)通过回油管路(10)与满液式蒸发器(7)相连,回油管路上设一回油控制阀(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管路(10)的一端位于满液式蒸发器(7)的液位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管路(10)的一端位于满液式蒸发器(7)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7)为满液式壳管式蒸发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它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3),冷凝器(3)上设有冷却水进出接口(4),冷凝器(3)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过滤器(5)、节流装置(6)、满液式蒸发器(7),满液式蒸发器(7)上设有载冷剂进出接口(8),满液式蒸发器(7)通过低压吸气管(9)与压缩机(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吸气管(9)连接截止阀(13),截止阀(13)连接回油引射泵(14),回油引射泵(14)连接截止阀(15),截止阀(15)连接高压排气管(2),回油引射泵(14)通过设有回油控制阀(11)的回油管路与满液式蒸发器(7)相连,本技术换热效率高,提高制冷量,减少能耗,利于环保。文档编号F25B43/02GK2814269SQ20052008484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杜英芬, 陈金花, 徐树伍, 罗琼香, 赵英, 陈丰收 申请人: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引射回油的制冷系统,它包括压缩机(1),压缩机(1)通过高压排气管(2)与冷凝器(3)相连,冷凝器(3)上设有冷却水进出接口(4),冷凝器(3)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过滤器(5)、节流装置(6)、满液式蒸发器(7),满液式蒸发器(7)上设有载冷剂进出接口(8),满液式蒸发器(7)通过低压吸气管(9)与压缩机(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吸气管(9)连接截止阀(13),截止阀(13)连接回油引射泵(14),回油引射泵(14)连接截止阀(15),截止阀(15)连接高压排气管(2),回油引射泵(14)通过设有回油控制阀(11)的回油管路与满液式蒸发器(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英芬陈金花徐树伍罗琼香赵英陈丰收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