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毫米波辐射计的细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40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毫米波辐射计的近地PM

Fin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millimeter wave radi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毫米波辐射计的细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气中PM2.5浓度监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毫米波辐射计的细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有部分行业的发展是以高污染、高能源消耗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环境污染现象。其中PM2.5污染是我国空气污染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对于PM2.5浓度的监测有助于制定更加可靠、详细、有效地污染防治对策,改善地区生态环境。PM2.5又称之为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等于2.5μm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的悬浮于空气中,空气污染越严重的地区,其质量浓度越高,对空气污染的影响也越大。最为明显的是影响空气能见度,同时对于人体呼吸道的损害也给常严重。这些颗粒物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的产生,其中人为的因素危害最大,主要表现在燃烧、化工、石油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于我国北方以燃煤供暖的地区来说,极易产生PM2.5污染。我国环境监测总站在2012年5月下旬所发布的《PM2.5自动监测仪器技术指标与要求(试行)》中确定了三种PM2.5的自动监测方法,分别是β射线吸收法、重量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其中β射线吸收法虽可实现自动、连续监测,不受粉尘粒子大小及颜色的影响,但该方法监测仪器的精度低;重量法虽然具有直接可靠的测度特征,是验证其他方法是否准确地标杆,但自动化程度低,不适合进行远距离监测;微量振荡天平法虽然监测精度较高,但技术较复杂,维护工作量大,且在长期湿度高的地区受较大影响。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测量精度低、监测距离有限、易受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辐射计的细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的方法,测量精度高、监测范围大、受外界影响小。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毫米波辐射计的细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辐射计功率值获取:利用毫米波辐射计对近地大气进行测量,得到辐射计功率值P;(20)近地大气温度确定:根据测得的辐射计功率值P和辐射计功率值与近地大气温度的固有关系式,得到所测近地大气温度T(c);(30)细颗粒物浓度确定:根据近地大气温度与PM2.5浓度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PM2.5浓度c;(40)近地大气监测:通过得到的PM2.5浓度来判断当地的环境指标是否达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测量精度高: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组数据拟合得到辐射计功率值与PM2.5浓度之间的关系式,只需测量该地辐射计功率值,并且计算得出的PM2.5浓度精度较高。2、监测范围大:辐射计监测的范围不受距离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辐射计测量的准确度。3、受外界影响小:辐射计测量时不会受到地区及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后续的拟合产生较小的影响。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毫米波辐射计的细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的主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上海PM2.5浓度和辐射计功率之间的拟合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基于毫米波辐射计的细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辐射计功率值获取:利用毫米波辐射计对大气进行测量,得到辐射计功率值P;所述(10)辐射计功率值获取步骤中,毫米波辐射计的测量是针对某个城市进行采集,从而得到相应的毫米波辐射计的功率值P。(20)近地大气温度确定:根据测得的辐射计功率值P和辐射计功率值与近地大气温度的固有关系式,得到所测近地大气温度T(c);所述(20)近地大气温度的确定步骤具体为:根据下式,计算得到所测近地大气温度T(c):式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τ为检波后积分时间,B为检波电路总带宽,G为总的增益,ΔG为增益起伏。(30)细颗粒物浓度确定:根据近地大气温度与PM2.5浓度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PM2.5浓度c;所述(30)PM2.5浓度确定步骤具体为:通过下述拟合公式,计算得到PM2.5浓度c为:T(c)=ac7+bc6+dc5+ec4+fc3+gc2+hc+i式中,a=1.51×10-5,b=-2.91×10-4,d=-3.02×10-3,e=8.79×10-2,f=1.88×10-1,g=-4.62,h=21.8,i=280。(40)近地大气监测:通过得到的PM2.5浓度来判断当地的环境指标是否达标。优选地,所述(10)辐射计功率值获取步骤中,毫米波辐射计的指标具体设定如下:工作频段为35GHz,工作带宽为B=500MHz,总的增益为G=106(60dB),增益起伏ΔG=1dB,平方律检波器功率灵敏度常数为cd=500V/W,辐射计系统噪声温度Tsys=870K,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5J/K,检波后积分时间t-50ms。如图2所示,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基于毫米波辐射计的PM2.5浓度监测方法,通过对上海市17年06月~18年05月的毫米波辐射计功率值与PM2.5浓度进行拟合验证的结果图。从仿真图中,可以看出PM2.5浓度与辐射计的功率是呈负相关的,与得到辐射计功率值与PM2.5浓度的对应关系基本符合。因此可以通过毫米波辐射计功率的变化来实时监测PM2.5浓度,从而更好地判断城市的环境是否达到相应的指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毫米波辐射的细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0)辐射计功率值获取:利用毫米波辐射计对近地大气进行测量,得到辐射计功率值P;/n(20)近地大气温度确定:根据测得的辐射计功率值P和辐射计功率值与近地大气温度的固有关系式,得到所测近地大气温度T(c);/n(30)细颗粒物浓度确定:根据近地大气温度与P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毫米波辐射的细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辐射计功率值获取:利用毫米波辐射计对近地大气进行测量,得到辐射计功率值P;
(20)近地大气温度确定:根据测得的辐射计功率值P和辐射计功率值与近地大气温度的固有关系式,得到所测近地大气温度T(c);
(30)细颗粒物浓度确定:根据近地大气温度与PM2.5浓度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PM2.5浓度c;
(40)近地大气监测:通过得到的PM2.5浓度来判断当地的环境指标是否达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10)辐射计功率值获取步骤中,毫米波辐射计的测量是针对某个城市进行采集,从而得到相应的毫米波辐射计的功率值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颗粒物浓度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0)近地大气温度确定步骤具体为:
根据下式,计算得到所测近地大气温度T(c):



式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妍王虹沈笛宇吕东张萌毕津慈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