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362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连接结构,包括小车架本体、侧滑轮和起重机壳体,所述小车架本体左方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转杆,且第一转杆的外侧安装有锥齿组,所述锥齿组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第一丝杆,且第一丝杆的外侧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侧滑轮安装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小车架本体的下侧安装有主滑轮,且主滑轮的下侧设置有主滑轨,所述主滑轨安装在限位滑轨的上侧。该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连接结构设置有侧滑轮和限位滑轨,相邻2个侧滑轮与限位滑轨贴合,在小车架本体移动时,侧滑轮可在限位滑轨内滑动,通过侧滑轮可对小车架本体进行定位,避免小车架本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侧滑,提高小车架本体的稳定性。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inner rot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cran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相关
,具体为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起重机是对重物进行悬吊,对重物进行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的机械设备,在建桥工程中所用的起重机械,根据其构造和性能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的起重机,根据所需场所和所需要求可选择不同类型的起重机进行使用,使得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更高,其中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在市场上使用较为广泛,此类起重机的其中一个主要的零部件就是小车架,通过控制小车架的移动,可控制起吊机构横向移动,对物料进行横向运输。但是,现有的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不能对小车架方便的进行拆装,拆装过程较为繁杂,不便于后期的维修和使用,且小车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侧滑现象,没有对小车架进行运行加固的装置。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连接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内转子永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连接结构,包括小车架本体(1)、侧滑轮(6)和起重机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架本体(1)左方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转杆(2),且第一转杆(2)的外侧安装有锥齿组(3),所述锥齿组(3)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第一丝杆(4),且第一丝杆(4)的外侧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侧滑轮(6)安装在安装板(5)的下方,所述小车架本体(1)的下侧安装有主滑轮(7),且主滑轮(7)的下侧设置有主滑轨(9),所述主滑轨(9)安装在限位滑轨(8)的上侧,所述起重机壳体(10)设置在限位滑轨(8)的下侧,所述小车架本体(1)内部的左后方安装有第三转杆(15),且第三转杆(15)的左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连接结构,包括小车架本体(1)、侧滑轮(6)和起重机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架本体(1)左方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转杆(2),且第一转杆(2)的外侧安装有锥齿组(3),所述锥齿组(3)的左右两侧均贯穿有第一丝杆(4),且第一丝杆(4)的外侧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侧滑轮(6)安装在安装板(5)的下方,所述小车架本体(1)的下侧安装有主滑轮(7),且主滑轮(7)的下侧设置有主滑轨(9),所述主滑轨(9)安装在限位滑轨(8)的上侧,所述起重机壳体(10)设置在限位滑轨(8)的下侧,所述小车架本体(1)内部的左后方安装有第三转杆(15),且第三转杆(1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丝杆(13),所述小车架本体(1)内部的右后方安装有第四转杆(16),所述安装板(5)的上侧安装有限位块(11),且限位块(1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开设在小车架本体(1)的内侧,且小车架本体(1)内部的右前方安装有第二转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转子永磁电机起重机小车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福全张振强杨卫铁王永强吴庆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