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野外施工的线缆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30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于野外施工的线缆盘,包括线缆盘,U形线缆盘夹具和轴承总成。所述线缆盘通过轴承总成安装在U形线缆盘夹具上;所述轴承总成包括转轴,弹簧,转轴套、转轴套套筒、固定块。转轴套套筒套入转轴套,对应螺钉对准转轴套滑槽,拧入转轴套套筒,使得转轴套套筒与转轴套连接并可以轴向相互滑动。弹簧穿入转轴细端,转轴细端穿过转轴套,固定块与转轴螺纹端用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线缆盘与U形线缆盘夹具的快速装配和分离,提高操作效率。

A cable tray suitable for field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野外施工的线缆盘
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通信线缆盘。
技术介绍
在户外抢险、户外地质勘察等场合,大多需要铺设较长距离的线缆,这些线缆通常由人力背负。现有的线缆背负支架,多采用一U形金属支架,在U形金属支架两端焊接轴套,将一根长的碳钢制成的轴穿过轴套和线盘孔的方式来固定线缆盘。在装线盘的时候先将轴整体穿过两端轴套及线缆盘,再将末端轴套上的限位螺丝拧紧卡住轴的限位槽。在需要取下线盘的时,先将末端轴套的限位螺杆拧松,将碳钢轴整体抽出,再取下线盘。此种方式所用的碳钢轴重量较大,且取下线缆盘时需要先拧螺丝,再将轴整体抽出,并与线盘支架分离。此种方式存在碳钢制成的轴重量大,安装和取下线盘需要先拧螺丝再抽出轴,步骤较繁琐,且在安装线盘时需要对准孔才能有效实施。抽出线盘轴后轴与线盘架分离,不便于收纳,且分离后容易丢失。综上,对现有的线缆盘安装结构进行改进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于野外施工的线缆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于野外施工的线缆盘,包括线缆盘,U形线缆盘夹具和轴承总成。所述线缆盘通过轴承总成安装在U形线缆盘夹具上;所述轴承总成包括转轴,弹簧,转轴套、转轴套套筒、固定块。转轴套套筒套入转轴套,对应螺钉对准转轴套滑槽,拧入转轴套套筒,使得转轴套套筒与转轴套连接并可以轴向相互滑动。弹簧穿入转轴细端,转轴细端穿过转轴套,固定块与转轴细端用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是,转轴始端中部为圆柱状,其端面倒斜角,在始端未倒角的侧面上,分布1个以上的平键,转轴中部,为一段直径大于始端圆柱的圆柱,转轴末端为圆柱状,端面具螺纹孔。进一步的是,转轴套套筒为L形滑槽。进一步的是,线缆盘两端为圆盘状,中间为圆筒状,其圆盘状端面中心具备圆孔,圆孔上分布1个以上槽口。更进一步的是,线缆盘包括由金属薄板卷制成的圆柱形中筒,圆柱形中筒两端设置螺纹孔,圆柱形中筒两端圆形法兰中部具有圆形孔,圆形孔上对称分布具有键槽的轴套,轴套、圆形法兰、圆柱形中筒,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以螺钉连接,组装成一套线缆盘。优选的是,U形线缆盘夹具上的线缆盘为2个。优选的是,圆柱形中筒材质为0.4-1mm不锈钢网板,圆形法兰由1.5mm~3mm碳纤维板制成。进一步的是,U形线缆盘夹具结构为,左右各一片碳纤维片作为立板,中间横一块碳纤维片作为横板,立板和横板的连接采用具有螺纹孔的三角形加强筋连接。更进一步的是,所述U形线缆盘夹具,两端立板各有一孔,将转轴总承穿过此孔进行固定。优选的是,U形线缆盘夹具由刚性轻质材料制成,厚度为3mm碳纤维板,三角形加强筋材料优选铝合金。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采用分离式线盘转轴,在将缠满线的线盘往支架上装配以及将空线盘拆下时,通过拉动拉环和旋转锁定转轴,可以快速拆装线盘。轴与轴套成套安装在支架上的方式,避免拆装线盘时线盘轴与支架分离,从而避免失误丢失分离的轴以及轴的限位螺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等轴测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轴总承爆炸图。图中:1为线缆盘,1-1-1为圆柱形中筒,1-1-2为圆形法兰,1-1-3为轴套;2为U形线缆盘夹具,2-1-1为立板,2-1-2为横板;3为转轴总承,3-1-1为转轴,3-1-2为弹簧,3-1-3为转轴套,3-1-3-2为轴套滑槽,3-1-4为转轴套套筒,3-1-5为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线缆盘的安装结构,包括线缆盘1,U形线缆盘夹具2,转轴总承3,所述线缆盘1通过转轴总成3安装在U形线缆盘夹具2上。所述线缆盘1两端为圆盘状,中间为圆筒状,其圆盘状端面中心具备圆孔,圆孔上分布1个以上槽口。线缆盘1安装在U形线缆盘夹具2上,可以绕轴转动。优选的,线缆盘1包括由金属薄板卷制成的圆柱形中筒1-1-1,优选的材质为0.4-1mm不锈钢网板。圆柱形中筒1-1-1两端设置螺纹孔,两端圆形法兰1-1-2由1.5mm~3mm碳纤维板制成,优选的厚度为2mm。圆柱形中筒1-1-1两端圆形法兰1-1-2中部具圆形孔,圆形孔上对称分布具有键槽的轴套1-1-3。轴套1-1-3、圆形法兰1-1-2、内筒(圆柱形中筒1-1-1),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以螺钉连接,组装成一套线缆盘1。所述U形线缆盘夹具2由刚性轻质材料制成,优选3mm碳纤维板。其结构为,左右各一片碳纤维片作为立板2-1-1,中间横一块碳纤维片作为横板2-1-2,立板2-1-1和横板2-1-2的连接采用具有螺纹孔的三角形加强筋连接,三角形加强筋材料优选铝合金。所述U形线缆盘夹具2,两端立板2-1-1各有一孔,将转轴总承3穿过此孔进行固定。所述转轴总承3的转轴3-1-1由硬质铝合金制成,外包耐磨锡青铜,转轴套3-1-3由硬质铝合金制成,内嵌耐磨锡青铜。组装时,第一步,将转轴套套筒3-1-4套入转轴套3-1-3,再将相应螺钉对准转轴套滑槽3-1-3-2,拧入转轴套套筒3-1-4,使得转轴套套筒3-1-4与转轴套3-1-3连接并可以轴向相互滑动。第二步,将弹簧3-1-2穿入转轴3-1-1细端,再将转轴3-1-1细端穿过转轴套3-1-4,再将固定块3-1-5与转轴3-1-1螺纹端用螺钉连接;至此,转轴总承3组装完毕。转轴3-1-1始端中部为圆柱状,其端面倒斜角,在始端未倒角的侧面上,分布1个以上的平键,转轴3-1-1中部,为一段直径大于始端圆柱的圆柱,转轴3-1-1末端为圆柱状,端面具螺纹孔。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在使用时,将转轴总承3通过U形线缆盘夹具2两端立板2-1-1孔,安装在U形线缆盘夹具2上,轴向拉动转轴套套筒3-1-4到底,然后顺L形轴套滑槽3-1-3-2转角方向转动转轴套套筒3-1-4,使得转轴3-1-1收到转轴套套筒3-1-4内部并锁定在此位置,此时可以放入线缆盘1,放入线缆盘1后,反顺序重复以上动作,并转动固定块3-1-5,将线缆盘4锁定在U形线缆盘夹具2上并能带动转轴3-1-1自由转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野外施工的线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盘(1),U形线缆盘夹具(2)和轴承总成(3),/n所述线缆盘(1)通过轴承总成(3)安装在U形线缆盘夹具(2)上;所述轴承总成(3)包括转轴(3-1-1)、弹簧(3-1-2)、转轴套(3-1-3)、转轴套套筒(3-1-4)、固定块(3-1-5);/n转轴套套筒(3-1-4)套入转轴套(3-1-3),对应螺钉对准转轴套滑槽(3-1-3-2),拧入转轴套套筒(3-1-4)侧面的螺纹孔,使得转轴套套筒(3-1-4)与转轴套(3-1-3)连接并可以轴向相互滑动;/n弹簧(3-1-2)穿入转轴(3-1-1)细端,转轴(3-1-1)细端穿过转轴套(3-1-3),固定块(3-1-5)与转轴(3-1-1)细端用螺钉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野外施工的线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盘(1),U形线缆盘夹具(2)和轴承总成(3),
所述线缆盘(1)通过轴承总成(3)安装在U形线缆盘夹具(2)上;所述轴承总成(3)包括转轴(3-1-1)、弹簧(3-1-2)、转轴套(3-1-3)、转轴套套筒(3-1-4)、固定块(3-1-5);
转轴套套筒(3-1-4)套入转轴套(3-1-3),对应螺钉对准转轴套滑槽(3-1-3-2),拧入转轴套套筒(3-1-4)侧面的螺纹孔,使得转轴套套筒(3-1-4)与转轴套(3-1-3)连接并可以轴向相互滑动;
弹簧(3-1-2)穿入转轴(3-1-1)细端,转轴(3-1-1)细端穿过转轴套(3-1-3),固定块(3-1-5)与转轴(3-1-1)细端用螺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野外施工的线缆盘,其特征在于,转轴(3-1-1)始端为圆柱状,始端端面倒斜角,在始端未倒角的侧面上,布置有1个以上的平键,转轴(3-1-1)中部为一段直径大于始端的圆柱,转轴(3-1-1)末端为圆柱状,端面具有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野外施工的线缆盘,其特征在于,转轴套滑槽(3-1-3-2)是L形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野外施工的线缆盘,其特征在于,线缆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家德姜珂舒銮强赵长洪周伟邓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六九一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