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11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提出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所述出风设备应用所述出风阵列机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包括上下叠置的多层风道层结构;所述风道层可在外力驱动作用下水平转动,转动方式多样,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所述风道层结构水平转动过程中,可实现对所述出风阵列机构的段数和出风方向的调整,使得所述出风阵列机构的出风使用模式更加多样化;所述出风设备应用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后,其出风口数量和出风方向可实现灵活调整,且可实现全方位出风,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An air out array mechanism and its air ou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特别是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出风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器领域具有出风功能的设备种类很多,如风扇、空调、暖风机和空气净化器等等,其中立柱式风扇和空调(室内机)由于其外形整体设计美观,占地空间小,出风性能相对传统出风设备更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中生活中。但是现有的立柱式风扇和空调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由于有圆柱形外壳,内部出风结构固定灵活性不够高,不能同时对多个不同方向或区域实现吹风,只能通过设置可摆动的导风格栅来往复摆动向不同方向实现轮流吹风,这种往复摆动的吹风方式在很多使用场景下根本无法满足用户对出风操作的使用需求。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出现了多种技术方案:如专利号为CN201520561551.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一种具有摆叶的立式空调,该空调的出风口设置有上下多段摆叶,每段摆叶可以独立摆动向不同方向吹风。如专利号为CN201710425073.9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设有三个出风口,出风设有摆动导风板可向不同方向吹风;再如专利号为CN20152069294.6,其公开了一种塔扇,其机身采用多段式设计,每段设有独立的驱动和进出风结构,每段机身能独立转动向不同方向吹风。但是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多段摆叶,多个出风口还是多段机身独立摆动的方案,其只是在传统立柱式风扇或空调的基础上,将传统单一出风口或方向的出风设备从结构上增多到具有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独立出风口或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出风设备实现多个方向独立或同时吹风,但是因为这些出风设备完成组装后,一旦出厂,出风设备的结构已经固定,出风口数量和出风方向已经固定,无法再根据使用场景或用户的实际情况不同实时变换出风口和方向的数量和使用参数。因此在使用结构的灵活性上,现有出风设备的使用模式很有限,而且吹风参数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吹风舒适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所述出风阵列机构中风道层结构可独立转动,使得所述出风设备的出风口数量、出风方向和摆动形态均能实现灵活调整。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状结构,环状结构中部设有镂空的中部区域,所述风道层结构可绕自身的中部区域水平转动。所述风道层结构的具体转动方式很多,能绕自身的中部区域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方式都属于水平转动的范围;其中水平转动包括但不局限于整体式的水平转动和相对独立的水平转动或者二者混合使用的方式。整体式的水平转动具体是指所述出风阵列机构以联动出风段为单位,每个联动出风段内的层风道层结构之间相互连接带动彼此,每个联动出风段以一个整体的形式绕自身中部区域水平转动,每个所述联动出风段内的风道层结构不是独立的,受彼此之间转动的影响,外力驱动可以是人工转动也可以驱动机构驱动;联动出风段在组装结构上能以整体式的水平转动即可。相对独立的水平转动具体是指出风阵列机构内的每层风道层结构之间的水平转动操作,是独立的,不受彼此之间转动的影响,外力驱动可以是人工转动也可以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独立出风段在组装结构上能相对独立水平转动即可。更优的,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单层导风格栅板或多层导风格栅板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更优的,所述导风格栅板包括环形板;所述导风格栅板为平面格栅板或异形格栅板;所述平面格栅板的所述环形板呈平面结构;所述异形格栅板的所述环形板的外环边,向所述环形板的法向方向设置成上下弯折的弯折状结构。更优的,所述弯折状结构呈波浪状裙边结构。更优的,所述导风格栅板还设有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将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与所述环形板的外环外侧的区域连通;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环形板呈环形,所述环形板具有内环边和外环边;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为内环边以内的区域;所述环形板的外环外侧的区域为外环边以外的区域;所述环形板在自身所在平面内将空间分割成内环区域和外环外侧的区域这两个区域;所述风道层结构将这两个区域连通。更优的,所述环形板的内环边呈圆形,其外环边呈椭圆形。更优的,所述平面格栅板的环形板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出风道板,多块所述风道板间隔分布于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更优的,所述异形格栅板的环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风道板,且位于所述环形板同一表面的风道板的断面在同一水平面内平齐。更优的,所述平面格栅板竖向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固定端与相邻的两块所述环形板中任意一者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柱的滑动端与对应的另一块所述环形板滑动接触。一种出风设备,其应用如上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所述出风设备应用所述出风阵列机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包括上下叠置的多层风道层结构;所述风道层可在外力驱动作用下水平转动,转动方式多样,可根据使用需要调整。所述风道层结构水平转动过程中,可实现对所述出风阵列机构段数和出风方向的调整,使得所述出风阵列机构的出风使用模式更加多样化;所述出风设备应用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后,其出风口数量和出风方向可实现灵活调整,且可实现全方位出风,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将图2所示出风设备按照图2中A-A平面方向得到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将图3所示出风设备按照图3中B-B平面方向得到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将图3所示出风设备按照图3中D-D平面方向得到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F虚线圆圈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所示出风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G虚线圆圈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H虚线圆圈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个所述水平限位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个所述水平限位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心出风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与单元驱动装置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8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的截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状结构,环状结构中部设有镂空的中部区域,所述风道层结构可绕自身的中部区域水平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状结构,环状结构中部设有镂空的中部区域,所述风道层结构可绕自身的中部区域水平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单层导风格栅板或多层导风格栅板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格栅板包括环形板;所述导风格栅板为平面格栅板或异形格栅板;所述平面格栅板的所述环形板呈平面结构;所述异形格栅板的所述环形板的外环边,向所述环形板的法向方向设置成上下弯折的弯折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状结构呈波浪状裙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格栅板还设有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将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林勇进唐清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