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947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步骤包括:基础A施工、排水垫层施工、首层台阶式构件施工、首层回填土施工、最高水位以下锥坡防护施工、最高水位以上锥坡防护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待基础A与排水垫层施工完毕后,在基础上安装首层台阶式构件及转角构件,其后铺筑首层回填土并将土工格栅背水一端反包;参照上述步骤将最高水位以下锥坡防护施工完毕;进一步分层施工最高水位以上锥坡防护,将土工格栅两端反包,并在临水一端用无纺布隔出隔离区。该锥坡生态防护施工便捷、稳定性高、防水性好、生态效应强、占地面积小,综合效益突出,克服了单一生态防护及工程防护存在的缺陷。

Construc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for conical slope of stepped 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ed abu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的施工方法,属于桥梁工程领域,适用于桥台锥坡防护施工,尤其适用于过水桥梁的桥台锥坡防护施工。
技术介绍
锥坡在桥梁工程中因其特殊的部位和结构形态,其土体的防护效果不仅影响自身的稳定性,还影响工程路线的美观。常见的桥台锥坡病害如锥体塌陷、溜坡裂缝、局部脱落等。这种局部病害的出现,当雨水大量进入锥体后,往往导致整个锥体的破坏,使桥台台身、耳背墙裸露在外,当路基受到的车辆的冲击时,由于没有了锥坡来平衡一部分压力,台身裂缝、耳背墙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传统的锥坡防护包含植被防护以及工程防护,其中植被防护是指在坡面上直接洒水种草或者植草皮,工程防护是指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来保证土体安全稳定。然而,单一的植被防护虽然增强了锥坡的生态效应,费用低,经济效益好,但是往往对土体的稳定效果较差;单一的工程防护会使坡体表面呈现单调、缺乏生气,且施工费用高,经济效益差。为了弥补单一植被防护和工程防护的不足,设计一种施工便捷、稳定性高、防水性好、生态效应强、占地面积小的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的施工方法十分关键。基于上述背景,开发形成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实际桥台锥坡防护施工中必将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单一植被防护存在的土体稳定性差、防护效果不良、易出现塌陷、溜坡、裂缝、局部脱落等问题,针对单一工程防护存在的施工费用高、生态效果差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的施工方法,该防护系统施工便捷、稳定性高、防水性好、生态效应强、占地面积小。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础A施工:清理地基表面,依据测放位置线开挖基础A的沟槽,在沟槽底部打入护脚桩,在沟槽中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基础A。步骤二、排水垫层施工:依据测放位置线开挖排水垫层的沟槽,在沟槽底部及两侧铺设防水层,在防水层上部填筑级配碎石形成排水垫层。步骤三、首层台阶式构件施工:在基础A顶部披一层水泥砂浆,将首层台阶式构件及转角构件嵌压在基础A上砌筑固定;通过螺栓将台阶式构件及转角构件连接固定;在台阶式构件中灌入填料。步骤四、首层回填土施工:在地基表面、基础B及首层台阶式构件侧壁铺设防水层;在防水层上薄填一层回填土并铺设土工格栅,使土工格栅在临水一侧水平延伸至台阶式构件,在背水一侧留有余量;在土工格栅上填筑首层回填土;其后将预留的土工格栅反包于首层回填土表面。步骤五、最高水位以下锥坡防护施工:首层回填土施工完毕后,在反包的土工格栅上填筑一层回填土;再参照步骤三~步骤四,循环施工上层锥坡防护,直至最高水位以下锥坡防护施工完毕。步骤六、最高水位以上锥坡防护施工:在已完成的锥坡防护顶部薄填一层回填土并铺设土工格栅,使土工格栅在两侧留有余量;在土工格栅上部填筑回填土,并在临水一侧用无纺布隔出隔离带;将预留的土工格栅反包于回填土及隔离带表面;参照上述步骤,循环施工上层锥坡防护,直至最高水位以上锥坡防护施工完毕。步骤七、后续施工:施工台帽及桥面等桥梁构件。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台阶式构件在最高水位以下垒砌形成锥坡护脚,能够最大化消解水流的冲击荷载,提高护坡稳定性,使得护坡结构不易发生滑动破坏;且对比传统锥坡防护,显著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土方用量。(2)台阶式构件及转角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属于人造石,化学性质稳定,在河水浸泡下不易腐蚀,耐久性较好。(3)利用碎石和砂土作为台阶式构件及转角构件的内部填充物,有利于水中生物筑巢及生长,促进生态环保,且可以利用施工现场的土砂等进行填充,实现了就地取材。(4)台阶式构件在锥坡圆弧部位通过转角构件拼接,解决了锥坡圆弧部位难以防护的问题,施工操作简单、实用性强。(5)土工格栅呈反包状分层铺设于回填土中,提高了回填土的稳定性、减少了压缩变形;且反包处理简化了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速度,土工格栅与桥台分离提高了桥台的安全性,降低了土工格栅对地基沉降的影响。(6)台阶状的锥坡防护把坡面植物栽植转化为平面植物栽植,由原来单一植草变为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生态植物群,使护坡工程土壤稳定;通过端部隔离带的设置解决了坡面土壤易流失的问题;且能拦蓄降雨、蓄水保墒,节约灌溉用水、保留枯枝落叶,减少了后期管护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纵剖面图;图2是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A-A横剖面图;图3是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B-B横剖面图;图4是台阶式构件详图;图5是转角构件详图;图6是基础A施工示意图;图7是排水垫层施工示意图;图8是首层台阶式构件施工示意图;图9是首层回填土施工示意图;图10是最高水位以下锥坡防护施工示意图;图11是最高水位以上锥坡防护施工示意图;图12是后续施工示意图。图中:1.土工格栅,2.回填土,3.台阶式构件,301.凹槽A,302.凸起A,303.预留孔A,304.螺栓孔A,4.转角构件,401.凹槽B,402.凸起B,403.预留孔B,404.螺栓孔B,5.填料,6.基础A,7.护脚桩,8.防水层,9.地基,10.最高水位,11.螺栓,12.台帽,13.台身,14.基础B,15.桥台桩基,16.台背,17.桥面,18.路面,19.排水垫层,20.无纺布,21.隔离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包括回填土2、土工格栅1、基础A6、台阶式构件3、转角构件4、排水垫层19;回填土2呈台阶状填筑于台身13的临水面一侧,回填土2内部分层铺设土工格栅1,土工格栅1采用复合纤维网或镀锌钢筋网,分层铺设高度为500mm;回填土2在与地基9及基础B14的接触部位铺设防水层8,防水层8采用防水土工布;台阶式构件3底部通过凸起A302与基础A6咬接;台阶式构件3顶面高于最高水位10;基础A6埋置于地基9中,其底部施作护脚桩7、顶部垒砌台阶式构件3;台阶式构件3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凹槽A301与凸起A302咬接;台阶式构件3内部填筑填料5,填料5采用碎石和砂土(优先采用施工现场的碎石和砂土);台阶式构件3在与回填土2的接触部位铺设防水层8;排水垫层19紧邻基础A6设置于地基9中,其底部及两侧铺设防水层8,排水垫层19采用级配碎石。如图2所示,土工格栅1在最高水位10以下一端呈反包状,其反包端靠近台身13、另一端水平延伸至台阶式构件3;台阶式构件3之间在水平方向上通过螺栓11连接固定;转角构件4设置于锥坡圆弧部位,其通过螺栓与两侧的台阶式构件3连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基础A施工:清理地基(9)表面,依据测放位置线开挖基础A(6)的沟槽,在沟槽底部打入护脚桩(7),在沟槽中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基础A(6);/n步骤二、排水垫层施工:依据测放位置线开挖排水垫层(19)的沟槽,在沟槽底部及两侧铺设防水层(8),在防水层(8)上部填筑级配碎石形成排水垫层(19);/n步骤三、首层台阶式构件施工:在基础A(6)顶部披一层水泥砂浆,将首层台阶式构件(3)及转角构件(4)嵌压在基础A(6)上砌筑固定;通过螺栓将台阶式构件(3)及转角构件(4)连接固定;在台阶式构件(3)中灌入填料(5);/n步骤四、首层回填土施工:在地基(9)表面、基础B(14)及首层台阶式构件(3)侧壁铺设防水层(8);在防水层(8)上薄填一层回填土(2)并铺设土工格栅(1),使土工格栅(1)在临水一侧水平延伸至台阶式构件(3),在背水一侧留有余量;在土工格栅(1)上填筑首层回填土(2);其后将预留的土工格栅(1)反包于首层回填土(2)表面;/n步骤五、最高水位以下锥坡防护施工:首层回填土(2)施工完毕后,在反包的土工格栅(1)上填筑一层回填土(2);再参照步骤三~步骤四,循环施工上层锥坡防护,直至最高水位以下锥坡防护施工完毕;/n步骤六、最高水位以上锥坡防护施工:在已完成的锥坡防护顶部薄填一层回填土(2)并铺设土工格栅(1),使土工格栅(1)在两侧留有余量;在土工格栅(1)上部填筑回填土(2),并在临水一侧用无纺布(20)隔出隔离带(21);将预留的土工格栅(1)反包于回填土(2)及隔离带(21)表面;参照上述步骤,循环施工上层锥坡防护,直至最高水位以上锥坡防护施工完毕;/n步骤七、后续施工:施工台帽(12)及桥面(17)等桥梁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础A施工:清理地基(9)表面,依据测放位置线开挖基础A(6)的沟槽,在沟槽底部打入护脚桩(7),在沟槽中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基础A(6);
步骤二、排水垫层施工:依据测放位置线开挖排水垫层(19)的沟槽,在沟槽底部及两侧铺设防水层(8),在防水层(8)上部填筑级配碎石形成排水垫层(19);
步骤三、首层台阶式构件施工:在基础A(6)顶部披一层水泥砂浆,将首层台阶式构件(3)及转角构件(4)嵌压在基础A(6)上砌筑固定;通过螺栓将台阶式构件(3)及转角构件(4)连接固定;在台阶式构件(3)中灌入填料(5);
步骤四、首层回填土施工:在地基(9)表面、基础B(14)及首层台阶式构件(3)侧壁铺设防水层(8);在防水层(8)上薄填一层回填土(2)并铺设土工格栅(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林朱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昂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