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自行车的电池盒拆装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盒体及与车架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盒体与紧固件之间设置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紧固件的套管、于套管内腔同轴转动的限位件及固定于盒体的连接件,所述套管外壁贯穿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将套管远离紧固件的端面贯穿,所述限位件侧壁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将限位件远离紧固件的端面贯穿,所述连接件穿过连通槽插入燕尾槽内,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套管内壁抵接。在将连接块插入燕尾槽内之后,利用套管对连接块的移动进行限制从而实现盒体的安装,此时盒体的安装和拆卸不再需要拧动螺栓,从而使盒体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A disassembly structure of battery box for road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自行车的电池盒拆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公路自行车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公路自行车的电池盒拆装结构。
技术介绍
公路自行车运动监测系统是安装在公路自行车上用来监测驾驶者心率、公路自行车行进里程、公路自行车行进速度的监测系统,其中包含有多种传感器、用来存储数据的数据储存器以及为传感器供电的电池。在使用时通常将电池、数据存储器置于电池盒内,之后将电池盒通过抱箍安装于公路自行车的车架上。由于电池盒内装有电池以及数据储存器,因此使用者需要频繁的将电池盒从公路自行车上拆下,以对电池进行充电和将数据储存器中的数据导出,但是当前的电池盒拆卸时将螺栓拧松,再将电池盒与抱箍同时从从公路自行车上取下,较为不便。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自行车的电池盒拆装结构,在拆卸和安装电池盒时不再需要转动螺栓,使电池盒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自行车的电池盒拆装结构,包括盒体及与车架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盒体与紧固件之间设置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紧固件的套管、于套管内腔同轴转动的限位件及固定于盒体的连接件,所述套管外壁贯穿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将套管远离紧固件的端面贯穿,所述限位件侧壁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将限位件远离紧固件的端面贯穿,所述连接件穿过连通槽插入燕尾槽内,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套管内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连接件通过连通槽插入限位槽内,之后转动限位件从而利用套管内壁对连接件的移动产生限制,此时在安装和拆卸盒体时不再需要转动螺栓和螺母,从而使盒体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连接有限定限位件转动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定限位件位置的限位杆及驱动限位杆朝向套管轴线移动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件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穿过套管插入限位槽内,且所述燕尾槽与连通槽不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机构对限位件的转动进行限制,在盒体连接的连接件置于燕尾槽内时燕尾槽不会与连通槽连通,从而使连接件不易从燕尾槽内脱离,使盒体的安装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外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套管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置于定位槽内滑动,所述定位块远离连通槽的侧壁与定位槽远离燕尾槽的侧壁抵接,所述连通槽与燕尾槽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块和定位槽的配合对限位件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在使燕尾槽和连通槽对齐时不再需要人工慢慢调整限位件的转动角度,从而使连接块插入限位槽的过程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驱动限位件转动的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与定位块靠近连通槽的侧壁抵接,所述驱动弹簧的另一端与定位槽靠近燕尾槽的侧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弹簧推动限位件转动从而使燕尾槽与连通槽连通,此时转动限位件的过程不在需要人工进行,从而使盒体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燕尾槽靠近连通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导向楔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楔形面增大了燕尾槽于限位件侧壁的开口处的面积,同时利用导向楔形面对连接块的移动进行导向,使连接件更易插入燕尾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远离紧固件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与盒体连接有连接件的侧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垫对盒体施加远离紧固件的力,从而增加连接件与燕尾槽之间的摩擦力,使连接件不易在燕尾槽内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靠近套管轴线的端面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仅与限位槽靠近限位件轴线的端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珠将限位杆与限位件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限位杆和限位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限位杆和限位件的磨损,同时限位杆也不易自动从限位槽内脱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件轴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环使限位杆朝向远离限位件轴线的方向移动,此时在移动限位杆时有了可直接施力的位置,使限位杆的移动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将连接块插入燕尾槽内之后,利用套管对连接块的移动进行限制从而实现盒体的安装,此时盒体的安装和拆卸不再需要拧动螺栓,从而使盒体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2、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对限位件的转动进行限制,使限位件不易发生转动从而使盒体的安装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连接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限位件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套环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附图说明:1、盒体;2、紧固件;21、转轴;22、紧固螺母;3、连接机构;31、套管;311、连通槽;312、支架;313、定位块;32、限位件;321、燕尾槽;322、让位槽;323、限位槽;324、定位槽;325、导向楔形面;33、连接件;34、驱动弹簧;35、弹性垫;4、限位机构;41、限位杆;42、限位弹簧;43、滚珠;44、挡板;45、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公路自行车的电池盒拆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容纳电池的盒体1及使用螺栓固定于车架的紧固件2,如图2所示,盒体1与紧固件2之间设置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一体成型于紧固件2的套管31、与套管31内腔同轴转动的限位件32及一体成型于壳体侧壁的连接件33。限位件32侧壁开设有燕尾槽321,燕尾槽321将限位件32远离紧固件2的端面贯穿,且限位件32的外壁与套管31内壁贴合。紧固件2一体成型有与套管31同轴设置的转轴21,转轴21穿过限位件32插入燕尾槽321内且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22,燕尾槽321底面开设有让位槽322,紧固螺母22与让位槽322靠近紧固件2的端面抵接。套管31外壁贯穿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连通槽311,连通槽311将套管31远离紧固件2的端面贯穿,且其与套管31外壁的开口朝上,连接件33呈燕尾型,其通过连通槽311插入燕尾槽321内,连接件33的一端与套管31内壁抵接,且连接件33的侧壁与燕尾槽321的内壁贴合。在安装时将连接件33通过连通槽311插入限位槽323内,之后转动限位件32从而利用套管31内壁对连接件33的移动产生限制,此时在安装和拆卸盒体1时不再需要转动螺栓和螺母,从而使盒体1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限位件32会不断转动,此时会出现燕尾槽321与连通槽311对齐导致连接件33脱出的情况,因此套管31连接有限定限位件32转动的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包括限定限位件32位置的限位杆41及驱动限位杆41朝向套管31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限位弹簧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自行车的电池盒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及与车架连接的紧固件(2),所述盒体(1)与紧固件(2)之间设置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紧固件(2)的套管(31)、于套管(31)内腔同轴转动的限位件(32)及固定于盒体(1)的连接件(33),所述套管(31)外壁贯穿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连通槽(311),所述连通槽(311)将套管(31)远离紧固件(2)的端面贯穿,所述限位件(32)侧壁开设有燕尾槽(321),所述燕尾槽(321)将限位件(32)远离紧固件(2)的端面贯穿,所述连接件(33)穿过连通槽(311)插入燕尾槽(321)内,所述连接件(33)一端与套管(31)内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自行车的电池盒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及与车架连接的紧固件(2),所述盒体(1)与紧固件(2)之间设置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紧固件(2)的套管(31)、于套管(31)内腔同轴转动的限位件(32)及固定于盒体(1)的连接件(33),所述套管(31)外壁贯穿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连通槽(311),所述连通槽(311)将套管(31)远离紧固件(2)的端面贯穿,所述限位件(32)侧壁开设有燕尾槽(321),所述燕尾槽(321)将限位件(32)远离紧固件(2)的端面贯穿,所述连接件(33)穿过连通槽(311)插入燕尾槽(321)内,所述连接件(33)一端与套管(31)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自行车的电池盒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1)连接有限定限位件(32)转动的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限定限位件(32)位置的限位杆(41)及驱动限位杆(41)朝向套管(31)轴线移动的限位弹簧(42),所述限位件(32)外壁开设有限位槽(323),所述限位杆(41)穿过套管(31)插入限位槽(323)内,且所述燕尾槽(321)与连通槽(311)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自行车的电池盒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2)外壁开设有定位槽(324),所述套管(31)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13),所述定位块(3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言,吴昌平,杜果,韦耀山,秦锦华,谢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比亚美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