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81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蓄电池收纳装置具备:蓄电池壳体(42);壳体侧连接端子(43),其能够与收纳于蓄电池壳体(42)的蓄电池(62A、62B)的端子部(41)连接;作用轴(164),其作为使壳体侧连接端子(43)能够在与蓄电池(62A、62B)的端子部(41)接触连接的连接位置(P1)和从连接位置(P1)分离的退避位置(P2)之间位移的作用点发挥功能,且位于蓄电池(62A、62B)的前后宽度(W1)内;支轴(162),其作为使壳体侧连接端子(43)能够位移的支点发挥功能,且位于蓄电池(62A、62B)的前后宽度(W1)内;以及操作部(44b),其作为使壳体侧连接端子(43)能够位移的力点发挥功能,且在连接位置(P1)处,位于蓄电池(62A、62B)的前后宽度(W1)内。

Vehicle battery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蓄电池能够拆装地搭载于车辆,在蓄电池的充电时等将蓄电池从车身拆卸的跨骑型电动车辆。然而,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在设置于车身框架的蓄电池壳体的内部突出设置有壳体侧连接端子。在蓄电池的安装时,如果将蓄电池从上方插入到蓄电池壳体内,则蓄电池的端子部与蓄电池壳体内的壳体侧连接端子连接。在这样的车辆中,要求实现蓄电池收纳装置的布局的效率化。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6875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蓄电池收纳装置的布局的效率化的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蓄电池壳体(42),其能够收纳蓄电池(62A、62B);壳体侧连接端子(43),其能够与收纳于所述蓄电池壳体(42)的所述蓄电池(62A、62B)的端子部(41)连接;作用轴(164),其作为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蓄电池壳体(42),其能够收纳蓄电池(62A、62B);/n壳体侧连接端子(43),其能够与收纳于所述蓄电池壳体(42)的所述蓄电池(62A、62B)的端子部(41)连接;/n作用轴(164),其作为使所述壳体侧连接端子(43)能够在与所述蓄电池(62A、62B)的端子部(41)接触连接的连接位置(P1)和从所述连接位置(P1)分离的退避位置(P2)之间位移的作用点发挥功能,且在侧视观察下位于所述蓄电池(62A、62B)的前后宽度(W1)内;/n支轴(162),其作为使所述壳体侧连接端子(43)能够在所述连接位置(P1)与所述退避位置(P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的蓄电池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蓄电池壳体(42),其能够收纳蓄电池(62A、62B);
壳体侧连接端子(43),其能够与收纳于所述蓄电池壳体(42)的所述蓄电池(62A、62B)的端子部(41)连接;
作用轴(164),其作为使所述壳体侧连接端子(43)能够在与所述蓄电池(62A、62B)的端子部(41)接触连接的连接位置(P1)和从所述连接位置(P1)分离的退避位置(P2)之间位移的作用点发挥功能,且在侧视观察下位于所述蓄电池(62A、62B)的前后宽度(W1)内;
支轴(162),其作为使所述壳体侧连接端子(43)能够在所述连接位置(P1)与所述退避位置(P2)之间位移的支点发挥功能,且在侧视观察下位于所述蓄电池(62A、62B)的前后宽度(W1)内;以及
操作部(44b),其作为使所述壳体侧连接端子(43)能够在所述连接位置(P1)与所述退避位置(P2)之间位移的力点发挥功能,且在所述连接位置(P1)处,在侧视观察下位于所述蓄电池(62A、62B)的前后宽度(W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久保克幸仓持亮西田翔吾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