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等便携式设备的开发,作为其电源的电池的需求大大增加。在用于该用途的电池中,作为使离子移动的介质,以往使用作为稀释溶剂采用了可燃性有机溶剂的有机溶剂等液体电解质(电解液)。使用了这种电解液的电池有可能产生电解液漏液、起火、爆炸等问题。为了消除这些问题而从本质上确保安全性,正在开发使用固体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并且将其它要素全部由固体构成的全固体二次电池。全固体二次电池的电解质为固体,因此,起火的可能性低,不漏液,另外,也不易产生因腐蚀而导致电池性能劣化等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6655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高温下具有稳定的充放电特性的全固体二次电池,其具备固体电解质层,该固体电解质层具备:具有包含Li、Al、Ti以及P的NASICON结构的第一层、以及具有包含Li、Al、M(其中,M为Ge或Zr)以及P且不含Ti的NASICON结构的第二层。该文献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制造出正极层的厚度为9μm、负极层的厚度为12μm、固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电池包括:由包含氧化物形态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无机材料构成的厚度25μm以上的正极板、由包含氧化物形态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无机材料构成的厚度25μm以上的负极板、和无机固体电解质层,该二次电池在1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充放电。/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10 JP 2017-217188;20171208 JP 2017-235917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电池包括:由包含氧化物形态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无机材料构成的厚度25μm以上的正极板、由包含氧化物形态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无机材料构成的厚度25μm以上的负极板、和无机固体电解质层,该二次电池在1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充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温度为100℃~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板的厚度为25μm~400μm,且所述负极板的厚度为25μm~4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板的容量C相对于所述负极板的容量A的比率C/A满足1.0<C/A<1.6。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是由LixMO2表示的锂复合氧化物,其中,0.05<x<1.10,M包含选自由Co、Ni、Mn和Al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板中包含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多个粒子彼此物理连结并且电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板为烧结体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板为包含由锂复合氧化物构成的多个一次粒子、且所述多个一次粒子相对于所述正极板的板面以超过0°且为30°以下的平均取向角度进行取向的取向正极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板的气孔率为2%~20%。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板的气孔率为10%~50%。
11.根据权利要求7、8或1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正极板中包含的气孔中填充有无机固体电解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板仅由所述无机固体电解质和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正极板中包含的气孔的70%以上填充有所述无机固体电解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正极板中包含的气孔的85%以上填充有所述无机固体电解质。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板具有1.2以上的平均气孔纵横尺寸比。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板中包含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内幸久,大和田岩,由良幸信,佐藤洋介,吉田俊广,胜田祐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