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7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具体涉及汽车转运设备领域,包括运输车保护棚,所述运输车保护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防坠落组件,所述防坠落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框,所述第一铰接框固定镶嵌在支撑板的中部,所述第一铰接框为内部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升降板向上移动时意外向下坠落时,使得定位齿的倾斜面与定位块中的第二滑槽接触,并通过定位块中的第二滑槽将定位齿固定以达到固定伸缩杆输出端的目的,防止伸缩杆被拉伸,并通过伸缩杆的固定端配合定位块对升降板起牵引作用,防止升降板继续下坠,从而达到防坠落的目的。

A kind of lifting mechanism with internal buckle for vehicle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转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出行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且需求量仍在持续增长,汽车工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工业,而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来说,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和技术的提升,产量逐年升高,而在这种大批量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对于新车的下线入库的运输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整车完成组装检验完成入库后,所占空间较大,导致好多新车无处放置,只能另建库房,不仅浪费空间而且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在较长的运输过程浪费人力且运输时间较长,针对此种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通过将升降机构分为两部分,将力分散能够较平稳的托起重量较大的汽车,保证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支撑力较大,能够顺利的完成汽车的升降。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1621471440.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包括两个镜像放置的升降机构,每个所述升降机构上分别设有活动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机、减速器、换向器、传动轴和升降机,每个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升降机为两个,分别分布于所述活动板底部的前后两端,且通过传动轴将两个所述升降机连接,且每个所述升降机构上的两个所述升降机的中间为第一电动机,通过所述换向器将两端的所述升降机连接。该技术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通过将升降机构分为两部分,将力分散能够较平稳的托起重量较大的汽车,保证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支撑力较大,能够顺利的完成汽车的升降。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仅仅通过第一电动机实现汽车的升降,不具备防坠落功能,容易发生汽车坠落的问题,并损坏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板向上移动时意外向下坠落时,使得定位齿的倾斜面与定位块中的第二滑槽接触,并通过定位块中的第二滑槽将定位齿固定以达到固定伸缩杆输出端的目的,防止伸缩杆被拉伸,并通过伸缩杆的固定端配合定位块对升降板起牵引作用,防止升降板继续下坠,从而达到防坠落的目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包括运输车保护棚,所述运输车保护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防坠落组件,所述防坠落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框,所述第一铰接框固定镶嵌在支撑板的中部,所述第一铰接框为内部中空结构,且第一铰接框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铰接框的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第一铰接框的内壁通过圆杆铰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伸缩杆靠近第一铰接框一端的表面通过铰接座铰接,且伸缩杆的表面与定位块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固定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与定位块的内壁活动搭接,所述伸缩杆输出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齿,所述定位块远离伸缩杆固定端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内壁与伸缩杆输出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一铰接框的一端通过铰接座铰接有升降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齿靠近电动推杆的一侧面为圆弧面,且定位齿的另一侧面为倾斜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均与定位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圆弧设置,所述第二滑槽的倾斜角度与定位齿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等,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定位块远离电动推杆的表面,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定位块靠近电动推杆的内壁。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减速机和换向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换向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器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涡轮蜗杆副,所述涡轮蜗杆副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顶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二铰接框,所述第二铰接框的内部设有辅助连接杆,所述辅助连接杆与第二铰接框的内壁通过圆杆铰接,所述辅助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座与升降板的顶部铰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辅助连接杆为一组,每组两个所述辅助连接杆的中部通过圆杆相互铰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台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升降台关于支撑板中点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活动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轴的表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升降板向上移动时意外向下坠落时,使得定位齿的倾斜面与定位块中的第二滑槽接触,并通过定位块中的第二滑槽将定位齿固定以达到固定伸缩杆输出端的目的,防止伸缩杆被拉伸,并通过伸缩杆的固定端配合定位块对升降板起牵引作用,防止升降板继续下坠,从而达到防坠落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防坠落的功能;2、通过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两组辅助连接杆,使得每组中的两个辅助连接杆在升降板竖直升降的同时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维持升降板的稳定,从而使得升降板可以稳定的竖直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升降板的竖直上下移动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坠落组件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防坠落组件结构侧剖图。图6为本技术图5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定位块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运输车保护棚;2、底座;3、支撑板;4、防坠落组件;41、第一铰接框;42、伸缩杆;43、定位块;44、定位齿;45、定位槽;46、电动推杆;5、升降板;6、驱动电机;7、减速机;8、换向器;9、传动轴;10、涡轮蜗杆副;11、升降台;12、第二铰接框;13、辅助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包括运输车保护棚1,所述运输车保护棚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设有防坠落组件4,所述防坠落组件4包括第一铰接框41,所述第一铰接框41固定镶嵌在支撑板3的中部,所述第一铰接框41为内部中空结构,且第一铰接框41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铰接框41的内部设有伸缩杆42,所述伸缩杆42与第一铰接框41的内壁通过圆杆铰接,所述伸缩杆42的表面设有定位块43,所述定位块4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包括运输车保护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保护棚(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设有防坠落组件(4),所述防坠落组件(4)包括第一铰接框(41),所述第一铰接框(41)固定镶嵌在支撑板(3)的中部,所述第一铰接框(41)为内部中空结构,且第一铰接框(41)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铰接框(41)的内部设有伸缩杆(42),所述伸缩杆(42)与第一铰接框(41)的内壁通过圆杆铰接,所述伸缩杆(42)的表面设有定位块(43),所述定位块(43)与伸缩杆(42)靠近第一铰接框(41)一端的表面通过铰接座铰接,且伸缩杆(42)的表面与定位块(4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42)固定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6),所述电动推杆(46)的顶部与定位块(43)的内壁活动搭接,所述伸缩杆(42)输出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齿(44),所述定位块(43)远离伸缩杆(42)固定端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45),且定位槽(45)的内壁与伸缩杆(42)输出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42)远离第一铰接框(41)的一端通过铰接座铰接有升降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包括运输车保护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保护棚(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设有防坠落组件(4),所述防坠落组件(4)包括第一铰接框(41),所述第一铰接框(41)固定镶嵌在支撑板(3)的中部,所述第一铰接框(41)为内部中空结构,且第一铰接框(41)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铰接框(41)的内部设有伸缩杆(42),所述伸缩杆(42)与第一铰接框(41)的内壁通过圆杆铰接,所述伸缩杆(42)的表面设有定位块(43),所述定位块(43)与伸缩杆(42)靠近第一铰接框(41)一端的表面通过铰接座铰接,且伸缩杆(42)的表面与定位块(4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42)固定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6),所述电动推杆(46)的顶部与定位块(43)的内壁活动搭接,所述伸缩杆(42)输出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齿(44),所述定位块(43)远离伸缩杆(42)固定端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45),且定位槽(45)的内壁与伸缩杆(42)输出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42)远离第一铰接框(41)的一端通过铰接座铰接有升降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齿(44)靠近电动推杆(46)的一侧面为圆弧面,且定位齿(44)的另一侧面为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扣式整车运输车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43)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均与定位槽(4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圆弧设置,所述第二滑槽的倾斜角度与定位齿(44)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铭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精大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