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基因检测用微流控芯片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616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基因检测用微流控芯片及检测方法。微流控芯片包括:芯体,其上设有反应腔,反应腔有进口和出口;进液流道,与反应腔的进口相连;排液流道,与反应腔的出口相连;承载体,设于反应腔中,承载体上设有捕获肽,捕获肽可与待测液体中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表面的脂多糖结合,以捕获待测液体中的革兰氏阴性菌;盖体,密封盖装在所述芯体上,并封闭所述反应腔、进液流道和排液流道,盖体和/或芯体包括透光部分,透光部分与所述反应腔对应,以对液体进行透光检测;芯体和/或盖体上设有注液孔,注液孔与所述进液流道相连。微流控芯片能够实现在同一个芯片上实现革兰氏阴性菌的捕获、洗涤、扩增和检测,使用方便。

Microfluidic chip and detection method for gene detection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基因检测用微流控芯片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基因检测用微流控芯片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革兰氏阴性菌是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脂类含量高,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强,使龙胆紫极易溶出而使细胞脱色,再经红色染料复染后革兰氏阴性菌即呈红色。革兰氏阴性菌最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它们感染人体或动物,能产生各种毒素、溶血素等致病因子,是多种传染病的病因。传统的革兰氏阴性菌检测方法包括增菌培养筛选及后续计数检测、生化反应鉴定或血清学鉴定等环节,这些传统方法技术成熟、准确性高,所需设备简单,但实验操作繁琐,检测周期长,准备和收尾工作繁重、特异性不足、灵敏度低,而且需要专业操作人员。申请公布号为CN10348435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提取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核酸的核酸提取芯片,该芯片能够将革兰氏阴性菌中的DNA提取出来,但是还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不适用于临床快速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基因检测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芯体,其上设有反应腔,反应腔有进口和出口;/n进液流道,设于芯体上,与反应腔的进口相连;/n排液流道,设于芯体上,与反应腔的出口相连;/n承载体,设于反应腔中,承载体上设有捕获肽,当待测液体流经反应腔时,捕获肽与待测液体中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表面的脂多糖结合,以捕获待测液体中的革兰氏阴性菌;/n盖体,密封盖装在所述芯体上,并封闭所述反应腔、进液流道和排液流道,盖体和/或芯体包括透光部分,透光部分与所述反应腔对应,以对液体进行透光检测;/n芯体和/或盖体上设有注液孔,注液孔与所述进液流道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基因检测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体,其上设有反应腔,反应腔有进口和出口;
进液流道,设于芯体上,与反应腔的进口相连;
排液流道,设于芯体上,与反应腔的出口相连;
承载体,设于反应腔中,承载体上设有捕获肽,当待测液体流经反应腔时,捕获肽与待测液体中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表面的脂多糖结合,以捕获待测液体中的革兰氏阴性菌;
盖体,密封盖装在所述芯体上,并封闭所述反应腔、进液流道和排液流道,盖体和/或芯体包括透光部分,透光部分与所述反应腔对应,以对液体进行透光检测;
芯体和/或盖体上设有注液孔,注液孔与所述进液流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革兰氏阴性菌基因检测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上具有被等离子体处理过的固化区域,该捕获肽涂抹于承载体的该固化区域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革兰氏阴性菌基因检测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一体成型于所述芯体上;
承载体设有两排,两排承载体的排布方向垂直于反应腔进口、出口的直线排布方向;
两排承载体自反应腔的进口至反应腔的出口依次错位交替布置,以在反应腔内形成弯曲的流道;
两排承载体中相向的一端端面形成所述固化区域,且两排承载体中的各固化区域位于同一直线上;
芯体包括沿该直线分割而成的两部分,两部分拼合形成所述芯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革兰氏阴性菌基因检测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芯体上还设有废液室,排液通道连通反应腔的出口与废液室,所述盖体或芯体上设有与废液室连通的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革兰氏阴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云祖向阳刘晓慧杜喆胡志刚高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