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拖车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59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后拖车钩结构,包括与车辆的车身后纵梁连接的拖车钩支架,其中,该拖车钩支架包括横支架、与该横支架固连的竖支架,所述竖支架上具有拖车孔;所述竖支架与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外侧板固连,所述横支架与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底板固连。通过在车身后纵梁上设置该拖车钩支架,且该拖车钩支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能满足不同国家对后拖车钩的需求,若无需求,则不装配,能减轻车辆重量的同时也降低了车辆成本。

Trailer hitch structure at rear of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拖车钩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后拖车钩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故障,导致车辆无法启动,这时需要拖车来将车辆拖到指定的位置进行维修或其它处理,因此,在汽车上设置拖车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拖车结构有前拖车结构和后拖车结构。申请号为201220543811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拖车钩组件,包括后拖车钩和后拖车钩支架本体;后拖车钩支架本体为“n”型,一侧边上设置有使安装准确、方便的导向孔,另一侧边上设置有螺孔;后拖车通过紧固件穿过螺孔与后拖车钩支架本体连接。后拖车钩支架本体上设置有导向孔,因而后拖车钩安装准确、方便。但在需要进行拖车时,该汽车后拖车钩组件还需要重新将拖车钩安装到该汽车后拖车钩组件的后拖车钩支架本体上,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后拖车钩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后拖车钩结构,包括与车辆的车身后纵梁连接的拖车钩支架,其中,该拖车钩支架包括横支架、与该横支架固连的竖支架,所述竖支架上具有拖车孔;所述竖支架与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外侧板固连,所述横支架与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底板固连。通过在车身后纵梁上设置该拖车钩支架,且该拖车钩支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需要拖车时,只需将拖车绳或其它拖车工具固定在拖车孔上即可施行拖车工序。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支架固接于所述竖支架中部,所述拖车孔设于该竖支架下部,所述竖支架上部与所述车身后纵梁外侧板固连。这样能增加该拖车钩支架的稳固性,同时也能更轻松的拖动车辆。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述竖支架与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外侧板通过第一螺栓固连,所述横支架与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底板通过第二螺栓固连,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外侧板内侧设有防止所述第一螺栓转动的第一防转筋,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底板上侧设有防止所述第二螺栓转动的第二防转筋。这使得拖车钩支架能更加牢固的固定在车身后纵梁上,避免拖车钩支架松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竖支架上开设有竖支架安装孔,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外侧板上开设有与该竖支架安装孔对应的第一车身后纵梁安装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竖支架安装孔和第一车身后纵梁安装孔固定所述竖支架,所述横支架上开设有横支架安装孔,所述车身后纵梁的底板上开设有与该横支架安装孔对应的第二车身后纵梁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横支架安装孔和第二车身后纵梁安装孔固定所述横支架。这提高了该车辆后拖车钩结构的通用性,同时此结构节约了成本和开发费用,提高了该车辆后拖车钩结构的经济性。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车身后纵梁安装孔包括供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栓头从外侧板的外侧伸入外侧板的内侧的第一孔部、处于该第一孔部侧边且与第一孔部组合成所述第一车身后纵梁安装孔的第二孔部,所述第一螺栓定位于所述第二孔部上;所述第二车身后纵梁安装孔包括供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头从底板的下侧伸入底板的上侧的第三孔部、处于该第三孔部侧边且与第三孔部组合成所述第二车身后纵梁安装孔的第四孔部,所述第二螺栓伸入第三孔部并穿过所述横支架安装孔后随所述拖车钩支架同步位移,且该第二螺栓定位于该第四孔部上。由于在整车实际装配时,车身后纵梁与其周围的构件形成了腔体,装配工人无法从车身后纵梁的外侧板的内侧、车身后纵梁的底板的上侧安装螺栓,因此该方案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为整车装配时提供了便利。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支架和竖支架一体成型,增加了该拖车钩支架的稳固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车辆后拖车钩结构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易于生产,能满足不同国家对后拖车钩的需求,若无需求,则不装配,能减轻车辆重量的同时也降低了车辆成本,需要拖车时,只需将拖车绳或其它拖车工具固定在拖车孔上即可施行拖车工序,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车辆后拖车钩结构的装配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图1的立体图;图5为一种拖车钩支架的立体图;图6为车身后纵梁结构示意图;图7为车身后纵梁的后视图;图8为车身后纵梁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拖车钩结构,包括与车辆的车身后纵梁1连接的拖车钩支架2,其中,该拖车钩支架2包括横支架22、与该横支架22固连的竖支架21,所述竖支架21上具有拖车孔211,拖车孔211优选但不限于为长形孔。所述竖支架21与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外侧板固连,所述横支架22与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底板固连。这里固连方式有很多,可以焊接固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或其它连接紧固件固连。需要拖车时,将拖车绳或其它拖车工具固定在拖车孔211上即可施行拖车工序。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横支架22固接于所述竖支架21中部,所述拖车孔211设于该竖支架21下部,所述竖支架21上部与所述车身后纵梁1外侧板固连。横支架22可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25焊接在竖支架21上。当以螺栓进行固连时,所述竖支架21上开设有竖支架安装孔24,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外侧板上开设有与该竖支架安装孔24对应的第一车身后纵梁安装孔11,所述竖支架21与车身后纵梁1的外侧板通过穿过所述竖支架安装孔24和第一车身后纵梁安装孔11的第一螺栓3固连,并以螺母紧固。如图7所示,第一车身后纵梁安装孔11包括供第一螺栓3的螺栓头从外侧板的外侧伸入外侧板的内侧的第一孔部111、处于该第一孔部111侧边且与第一孔部111组合成第一车身后纵梁安装孔11的第二孔部112,第一孔部112大于第二孔部122,第一螺栓3定位于第二孔部112上。所述横支架上开设有横支架安装孔23,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底板上开设有与该横支架安装孔23对应的第二车身后纵梁安装孔12,所述横支架22与车身后纵梁1的底板通过穿过所述横支架安装孔23和第二车身后纵梁安装孔12的第二螺栓4固连,并以螺母紧固。如图8所示,第二车身后纵梁安装孔12包括供所述第二螺栓4的螺栓头从底板的下侧伸入底板的上侧的第三孔部122、处于该第三孔部122侧边且与第三孔部122组合成所述第二车身后纵梁安装孔12的第四孔部121,第三孔部122大于第四孔部121,第二螺栓4伸入第三孔部122并穿过横支架安装孔23后随所述拖车钩支架2同步位移,且该第二螺栓4定位于该第四孔部121上。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外侧板内侧设有防止所述第一螺栓3转动的第一防转筋14,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底板上侧设有防止所述第二螺栓4转动的第二防转筋13。安装时,将第一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拖车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辆的车身后纵梁(1)连接的拖车钩支架(2),其中,该拖车钩支架(2)包括横支架(22)、与该横支架(22)固连的竖支架(21),所述竖支架(21)上具有拖车孔(211);/n所述竖支架(21)与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外侧板固连,所述横支架(22)与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底板固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拖车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辆的车身后纵梁(1)连接的拖车钩支架(2),其中,该拖车钩支架(2)包括横支架(22)、与该横支架(22)固连的竖支架(21),所述竖支架(21)上具有拖车孔(211);
所述竖支架(21)与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外侧板固连,所述横支架(22)与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底板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拖车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架(22)固接于所述竖支架(21)中部,所述拖车孔(211)设于该竖支架(21)下部,所述竖支架(21)上部与所述车身后纵梁(1)外侧板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后拖车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架(21)与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外侧板通过第一螺栓(3)固连,所述横支架(22)与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底板通过第二螺栓(4)固连,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外侧板内侧设有防止所述第一螺栓(3)转动的第一防转筋(14),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底板上侧设有防止所述第二螺栓(4)转动的第二防转筋(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拖车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架(21)上开设有竖支架安装孔(24),所述车身后纵梁(1)的外侧板上开设有与该竖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成李纲超刘洪江成红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