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声装置
本技术属于发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发声装置是电子产品中重要的元器件,用于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而,现有发声装置放置于不同电子产品之中时,由于不同电子产品所提供的用于容纳发声装置的容纳腔不同,发声装置所发出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音色稳定性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音色稳定性的发声装置。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发声装置,其包括外壳与发声机构,发声机构装配于外壳内,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套接于第一壳体的外侧;第一壳体包括相互圆弧过渡连接的第一盖壁与第一侧壁,第一盖壁为圆板,第一侧壁为圆柱壁,第一侧壁与第一盖壁围成第一容腔;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贯穿第一盖壁与第一侧壁,第一盖壁设置有第一调音口,第一盖壁的内壁设置有调音纸,调音纸覆盖第一调音口的内口;第二壳体包括相互同轴设置的第一柱壁、第二柱壁、第一圆环板与第二圆环板,第一圆环板圆弧过渡连接第一柱壁与第二柱壁,第二柱壁圆弧过渡连接第二圆环板,第一柱壁、第一圆环板、第二柱壁与第二圆环板沿第一盖壁的回转轴线依次布置,第一柱壁套接于第一侧壁的外壁,第二圆环板设置有第二调音口,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容腔,第一调音口、第一容腔、第二容腔与第二调音口沿第一盖壁的回转轴线依次布置。由上述方案可见,外壳设置有第一调音口与第二调音口,第一调音口的内口覆盖有调音纸,从而使发声装置放置于不同电子产品之中时,调音纸与第二调音口可调整发声装置内的空气流动,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其包括外壳与发声机构,所述发声机构装配于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n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互圆弧过渡连接的第一盖壁与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盖壁为圆板,所述第一侧壁为圆柱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盖壁围成第一容腔;/n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第一盖壁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盖壁设置有第一调音口,所述第一盖壁的内壁设置有调音纸,所述调音纸覆盖所述第一调音口的内口;/n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互同轴设置的第一柱壁、第二柱壁、第一圆环板与第二圆环板,所述第一圆环板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柱壁与所述第二柱壁,所述第二柱壁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圆环板,所述第一柱壁、所述第一圆环板、所述第二柱壁与所述第二圆环板沿所述第一盖壁的回转轴线依次布置,所述第一柱壁套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壁,所述第二圆环板设置有第二调音口,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一调音口、所述第一容腔、所述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二调音口沿所述第一盖壁的回转轴线依次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其包括外壳与发声机构,所述发声机构装配于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互圆弧过渡连接的第一盖壁与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盖壁为圆板,所述第一侧壁为圆柱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盖壁围成第一容腔;
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第一盖壁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盖壁设置有第一调音口,所述第一盖壁的内壁设置有调音纸,所述调音纸覆盖所述第一调音口的内口;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互同轴设置的第一柱壁、第二柱壁、第一圆环板与第二圆环板,所述第一圆环板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柱壁与所述第二柱壁,所述第二柱壁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圆环板,所述第一柱壁、所述第一圆环板、所述第二柱壁与所述第二圆环板沿所述第一盖壁的回转轴线依次布置,所述第一柱壁套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壁,所述第二圆环板设置有第二调音口,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一调音口、所述第一容腔、所述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二调音口沿所述第一盖壁的回转轴线依次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乐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